論語經典語錄持之以恒?溫故知新,溫古知今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能從中悟出新的見解,得到新的收獲,這樣的人就可以去做别人的老師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論語經典語錄持之以恒?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溫故知新,溫古知今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能從中悟出新的見解,得到新的收獲,這樣的人就可以去做别人的老師了。”
溫故而知新是一種學習的态度,用到學習上,指的是不斷地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并且有新的發展。學問是在不斷累積過程中豐富起來的,如果僅僅是大腦貯存知識,不會創造新的知識、不會使用知識也不會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一代紅學大師周汝昌這一生緻力于還《紅樓夢》一個本真面貌,誰又能說得清幾十年來,《紅樓夢》他到底溫習過多少次?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更多的人贊歎他堅持不懈的毅力,其實每一次的重複,他一定都有新的收獲,于“溫故”中“知新”,他走向了成功。
溫古知今。當子張問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說:“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十世就是三百年,三百年以後的事情能夠知道嗎?在《論語·為政》中有這樣一句話:“溫故而知新。”“溫故”就是“溫古”,凡是能“溫古”就必定能知今。殷禮是從夏禮傳承過來的,“所損益,可知也”,所增加或減少的内容可以知道。周禮是從殷商繼承過來的,其中所增加或減少的部分,也是可以知道的。雖說“三王異世,不相襲禮”,每一個朝代都有它自己的講究。從禮的形式上來說,有很多的變化,但也有很多不變的部分。隻要人們還生活在一起,就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關懷與和諧,就離不開君臣上下的禮法綱常。“雖百世可知也”,就算過了三百年也是可以知道的。今天我們距離孔子多少年?兩千五百多年啊!可他關于禮的觀點仍然能夠深入人心,又豈是三百年可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