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假日回老家逛了一圈,不少人圍着寶寶瞧,好多老人說我家寶寶能長大個兒,我問從哪看出來的,他們說腳長就長得高。
老話有“立七坐五盤三”的說法,意思就是,站着的時候人的身高是腳長的7倍,坐着的時候是腳長的5倍,雙腿盤着坐時,兩個膝蓋的距離是腳長的3倍。
所以看看寶寶的腳長,就差不多知道身高。
可是這個說法真的準确嗎?孩子的身高與腳長有何關系?和大家想象的可能不一樣。
腳長和身高,并不存在特定的對應關系說實話,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機會發現,生活中遇到過不少跟這個規律不符合的人呢!
比如有的女生身高160cm,有的女生身高170cm,但她們都穿38碼的鞋子。這麼說,古人的“立七坐五盤三”說法,也不是百分之百準确呀!
有人研究了一個公式,成人身高(厘米)=13歲時腳長(厘米)x7±3厘米。
但其實很多孩子在青春期,腳生長突增會早于身高突增,因此這個方法算出來的結果往往也不太靠譜。
盡管從大數據的角度來看,腳長和身高确實有一定的相關性,但通過腳長來推測孩子的未來的身高,其實很不準确。
如果真想知道的話,目前估測孩子身高一般的方法,是遺傳靶身高計算法。
女孩的身高(厘米)=(父親身高-13 母親身高)÷2±8.5
男孩的身高(厘米)=(母親身高 13 父親身高)÷2±8.5
當然,這個結果也不一定是孩子的實際未來身高,因為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除了遺傳因素之外,還有30%會受到後天因素的影響。
下面我們來看看影響身高發育的因素1、先天遺傳
孩子的身高有70%受父母的身高所影響,這就屬于基因遺傳。
很多父母在同齡人中算身高比較高的,那麼孩子不出意外的話,也會比同齡人偏高。
如果父母都是正常身高,孩子突然長高,那麼除了隔代遺傳(家族裡有身高優越的人)之外,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後天因素影響。
2、營養
寶寶生長發育時期需要攝入均衡的營養,來促進骨骼生長,如果攝入不足易造成寶寶營養不良,導緻個子矮小。
比如以前打仗的艱難時期,人們食不果腹,小孩子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的,因此普遍身高都不高。
現代條件好了,孩子們都能吃上營養的食物,國民身高也有所提高,現在的學生很多剛進入青春期就超越了大人的身高。
3、運動
有研究證明,多運動的孩子身高普遍比不運動的孩子高5-10cm。
運動能促進孩子骨骼生長,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精力比較旺盛,多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也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減輕學習壓力。
心情其實也對人體有很大影響,調整好心态有利于生長激素分泌,也有利于營養的吸收!
4、規律作息
從寶寶小的時候就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進行規律作息。
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在白天更高質量的活動,孩子也能在良好的睡眠中分泌生長激素,更好地長高!
由以上可知,想要孩子長高應該怎麼做?首先是要讓他們攝入均衡的營養,比如一餐裡主食 蔬菜 肉蛋,加餐給水果,這樣保證寶寶營養均衡,搭配合理。
同時多吃富含鈣的食物,比如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豆腐、豆幹、豆漿等豆制品。
PS:很多老人會給孩子喝骨湯,其實骨湯裡大部分還是水和脂肪、嘌呤,進入湯中的鈣反而很少很少,多喝隻會催胖。
所以,補鈣不要給骨湯哈!另外,要少讓孩子吃高油、高鹽、高糖的三高食物,比如炸雞、蛋糕等吃多了,不僅對生長發育沒有好處,反而會導緻孩子肥胖和各種疾病。
其次是要讓孩子多運動,像是遊泳、打籃球、跳繩等,跳躍運動對寶寶的四肢發育很有好處,所以别總讓孩子窩在家裡看手機啦!
多去戶外活動、曬太陽能幫助身體吸收維生素D,促進身體中的鈣更好地吸收,這對于長高是非常必要的呀。
還要注意調整孩子的作息,幫助孩子做好睡眠、運動、學習之間的平衡。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把握好睡眠的黃金時間,讓孩子有高質量的睡眠。睡前給孩子一杯溫牛奶,泡泡腳,或者放一些比較舒緩的音樂都是有好處的。
對于大一些的孩子,要格外關注心理發育,良好的心情和情緒也不能忽略,心情積極陽光才能長大個兒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