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闆橋是連接了闆面及軸承輪子的重要部件,它使我們能在地面上滑行,完成基本的轉向,呲道具呲杆子等。如果你對這塊鐵疙瘩一樣的玩意不太了解,不知如何選擇,今天的内容可以幫到你。
滑闆橋的構造
在最底下的橋基上有四個小孔可以用闆釘将闆面和橋連接起來,還有一個副橋支環及主橋釘。主橋釘一般為實心,也有空心的設計,以減輕橋的整體重量。懸軸是滑闆橋中的一個主要部件,是你用來做道具Grind招的部分。懸軸的底部為樞軸(Pivot),裝在副橋支環中,懸軸通過主橋釘及PU墊和橋基連接在一起。
空心主橋釘
PU墊是滑闆橋中起到控制轉向作用的重要部件,在主橋釘上有一個頂部PU墊和一個底部PU墊。PU墊和滑闆輪子一樣由聚亞安酯材料制成,有着不同的形狀、顔色、硬度等。PU硬度的表示和滑闆輪子一樣,PU硬度越高,轉向越不靈敏,越軟則越容易轉向。不過這和你的體重也有關系,越重的滑手應該選擇硬度越大的PU,具體可以參考下表。
一般情況下以一個錐形的PU墊做為頂PU墊,一個圓筒形的PU墊做為底PU墊。有些滑手追求那種可以像浪一樣搖來晃去的感覺,可以考慮兩個錐形PU搭配使用。
滑闆橋可以通過更換、調節PU墊來使其轉向更易或更難。使用專業的滑闆工具擰松(緊)主橋釘螺母調節即可。不要擰得太松或太緊!太緊會将PU墊擠壓壞,太松滑闆橋容易搖擺不穩,提高咬輪的風險。
橋端則是你安裝輪子軸承的部位,橋端螺母需要經常更換,否則容易損傷到橋端螺紋,不易于安裝與拆卸,隻能用攻牙工具修理。
完好的橋端螺紋(上)及損壞的橋端螺紋(下)
主橋釘頂PU墊上的橋釘圈可以幫助滑闆橋在轉向之後回到原本的姿态,還确保了作用在闆面上的壓力均勻地分散開來。也有些PU墊有加強硬塑料層可以替代墊片。橋端螺母和軸承之間以及懸軸與軸承之間也有需要使用墊片防止軸承與其他部件摩擦。
滑闆橋的寬度
你已經選擇好了自己喜歡的闆面,現在你需要找到一個合适寬度的橋來搭配你的闆面。橋的總寬度最好不要寬過闆面太多,否則作用在闆面上的重力會轉移到闆面兩側,這還會影響你做翻招以及你的闆感。闆面比橋稍寬則不成問題。
滑闆橋的寬度一般使用英寸或毫米為單位,1英寸相當于2.54厘米。通常橋的寬度是指懸軸的寬度,但不同滑闆橋即使懸軸寬度一樣,橋端寬度也不一樣,我們最好把注意力放在橋端寬度上。
我們建議選擇橋端寬度和闆面寬度一緻的滑闆橋,最好也在±0.125的誤差之内。也就是說,闆面寬度8.0,滑闆橋的橋端寬度在7.875-8.125之間是最合适的。±0.25的誤差也基本可以正常使用,但并不建議這麼做。
對新手來說相當不幸的是,滑闆橋的尺寸表示并沒有用一個統一的标準。下表列出了一些品牌的滑闆橋的尺寸表,你可以從中選擇正确的尺寸。
滑闆橋的高度
橋的高度大緻分為High高橋,Mid/Standard中橋/标準橋及Low矮橋三種,橋的高度一般由你的個人習慣、體重及所選輪子大小來決定。
矮橋,高度在46-49mm,使用矮橋會使闆面更接近地闆,控闆感覺更穩。矮橋體積相對較小所以也會較輕。使用矮橋時,輪子更容易摩擦到闆面,想象一下,一個不幹淨的落地,導緻輪子咬到闆面,瞬間闆卡人飛。所以建議搭配小直徑的輪子或者橋墊使用。
中橋,高度在50-53mm,如果你無法決定要高橋還是矮橋,那就試試中橋吧。
高橋,高度在53.5-58mm,使用高橋,闆面離地更遠,點闆起跳時要使闆尾移動更長的距離,也會使闆面的傾斜程度更陡峭,所以你可以做出一個更高的Ollie。爆發力強的滑手能更好地發揮高橋的特性。
橋的高度的選擇與輪子的尺寸有關,下表列出了各高度滑闆橋的建議輪子尺寸。
萌新常問的問題
萌新A:我的滑闆放在平地上為什麼不是平的?四個輪子為什麼不能同時觸地?橋身看起來是歪的?
這些情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一般不影響使用。首先檢查PU墊是否安裝到位,與橋基和墊片連接良好。PU墊需要和橋身磨合,你可以稍微擰松一點,使用一段時間,盡量多做一些轉向,PU墊自然就會更貼合橋身了。如果你的橋已經使用過一段時間了,那也有可能是副橋支墊損壞了,将橋拆解開來檢查一下,及時更換副橋支墊。
萌新B:我的滑闆為什麼會吱吱響?
滑起來吱吱響對剛接觸的朋友來說确實很奇怪,但這問題一點也不嚴重,完全不影響使用。如果你實在難以忍受,試着找找聲音的來源,一般都是副橋支墊。給它潤滑一下,聲音就能消除了。矽基潤滑劑最适用于塑料,也可嘗試使用肥皂或凡士林,有闆友發現用嬰兒爽身粉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萌新C:我的滑闆在地上推一下為什麼不能走直線?
這是完!全!正!常!的!在沒有人控制的情況下,幾乎每張滑闆都是不能走直線的,除非你站在滑闆上,利用重心控制其轉向、走直線。是人控制滑闆,不是滑闆控制人。新手應該多練習、熟悉滑行,當你掌握了滑行,能自如地轉彎,想去哪就去哪的時候,誰還會在乎滑闆能不能走直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