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寒山拾得講的是什麼

寒山拾得講的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6:47:46

作者:白堅

中國民間傳統結婚儀式上,往往供奉和合二仙之像,為兩個笑容可掬、蓬頭垢面的和尚,一手持荷葉蓮花,諧“和”,一手捧寶盒,諧“合”。和合二仙代表着人們美好的願望,願新郎新娘百年好合、家庭團結和睦。畫中的和合二仙,即是寒山、拾得。寒山、拾得,天台山的兩位高僧。 清朝雍正十一年,世宗雍正帝下诏封天台寒山大士為和聖,拾得大士為合聖,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的身份由官方确認。但可以明确的是,民間奉寒山、拾得為和合二仙,時間隻能更早。雍正帝下诏封此二僧,絕不會是毫無由頭,唯一的可能是對民間信仰的追認。這說明,源于天台的和合文化,早就深入人心,成為民間美好的願景與追求。

寒山拾得講的是什麼(拾得如何成為和合二仙的)1

從寒山、拾得現存文獻來看,兩人的思想傾向于勸世醒世。一是勸人看破塵世,看穿人生:

賢士不貪婪,癡人好爐冶。麥地占他家,竹園皆我者。努膊覓錢财,切齒驅奴馬。須看郭門外,壘壘松柏下。

詩所宣揚的思想就是浮生若夢,生前努力追求财貨名利,貪圖享樂,終不免一死,最終全都冰消瓦解,才知道生前勞心費神追求榮華富貴的種種行徑,是極端愚蠢的。由看透生死,看透人生,進而否定财貨名利、富貴榮華對人生的意義,再到最後否定人生在世追求富貴榮華的種種努力。

二是奉勸世人能忍自安,以忍耐求得平安和諧。最著名的是寒山與拾得問答,見于于《古尊宿語錄》: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寒山雲:還有甚訣可以躲得?拾得雲: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随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隻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世人愛榮華,我卻不待見,名利總成空,我心無足厭,堆金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子貢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謀,樊哙救主難,韓信功勞大,臨死隻一劍,古今多少人,哪個活幾千?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看看兩鬓白,年年容顔變,日月穿梭織,光陰如射箭,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歎,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限,三寸氣斷了,那時哪個辨?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辨,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漢,罵着也不言,問着如啞漢,打着也不理,推着渾身轉,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兒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見,好個争名利,須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幹,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斷,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

這段問答集中反映了寒山、拾得的處世理念:能忍自安,不與人計較是非,對于别人的侮辱、打罵均不放在心上。這一理念比較符合傳統農耕社會以“忍”為消災免禍妙訣的處世之道。與之相呼應的,是“張公百忍”的故事,《舊唐書·孝友傳· 張公藝》:

郓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皇中,大使、邵陽公梁子恭亦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郓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賜以缣帛。

張公藝九代同居,被北齊、隋、唐三個王朝視為家庭團結和睦的典範,甚至得到唐高宗的親自旌表。《舊唐書》将他的事迹載入《孝友傳》,目的是将他數為千秋萬代的典型。他的治家之道就是“忍”字訣,唐高宗為之流涕。可見,在當時“忍”以緻和,是社會公認的。寒山、拾得作為和合二仙,主要是民間家庭供奉,特别在婚姻儀式上,這說明了長輩對新婚夫婦的寄望,希望他們多多相互忍讓、體諒,換取家庭的團結和睦。

其實在在寒山、拾得之前,和合之神本是唐代的張萬回。關于張萬回的事迹,據鄭棨《開天傳信記》記載:“萬回師,阌鄉人也,神用若不足,謂愚而癡無所知,雖父母亦以豚犬畜之。兄被戍役安西,音問隔絕父母謂其誠死,日夕涕泣。萬回忽跪而言曰:‘涕泣豈非憂兄也?某将觀焉’忽一日朝赉所備,夕返其家,告父母曰:‘兄平善矣。’發書視之,乃兄迹也,一家異之。弘農抵安西萬餘裡,以其萬裡而回,故謂之萬回也。”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第二三卷:“宋時,杭城以臘月祀萬回哥哥,其像蓬頭笑面,身著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雲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萬裡外亦能回來,故曰萬回。”因此,尊張萬回為和合之神,實際上代表的是民間希望家庭團圓和睦的美好願望。寒山、拾得被尊為和合二仙,也是出于家庭團結和睦的需要。清翟灏《通俗編》卷十九在談到以寒山、拾得取代張萬回的理由時雲:“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萬回僅一人,不可以當之矣。”如此,則寒山、拾得所以被奉為和合二仙的原因就可明了:他們能忍自安,以忍耐求得平安和諧的思想被民間以至官方廣泛接受,尊為治家的金科玉律;他們二人雖為異姓,但情好無間,又成為和睦團圓的榜樣。家庭都是有來自異姓的男女結合而成,這可能是和合二仙在婚姻儀式上特别受重視的原因,代表着二姓好合,家庭團圓和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