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7 05:49:16

文/李明蔚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1

生平簡介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2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鄒(今山東)人。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于子思。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緻力于富國強兵,争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作《孟子》七篇。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孫醜》《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各篇又都分上、下兩篇。《孟子》是《論語》之後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漢文帝時列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到南宋時,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成為讀書人的必讀書。明清科舉考試八股文,題目都來自《四書》。

胡适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說:“若用西方政治學說的名詞,我們可以說孔子的,是‘爸爸政策’;孟子的,是‘媽媽政策’。爸爸政策要人正經規矩,要人有道德;媽媽政策要人快活安樂,要人享受幸福……這是孔子、孟子不同之處。後人不知道這個區别代表一百多年儒家政治學說的進化,所以爸爸媽媽的分不清楚:一面說仁民愛物,一面又隻知道正心誠意。這就是沒有曆史觀念的大害了。”胡适所說的“媽媽政策”,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民本思想”。

先秦儒家最可貴的民主性精髓是民本思想。這點在孟子的學說中表現得最為突出,最為精彩,甚至可以說是孟子學說的核心。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3

(一)民本思想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4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學中的核心思想。 重民思想是孟子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 孟子總結以往曆代各朝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和教訓,結合當時實際,更深切地認識到民的巨大力量及其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5

他看到民與民心是天下得失的決定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纣也。”(《孟子·離婁上》)民是國家的根本,得到民的支持和擁護,國家才能穩定和發展,反之則不能逃脫覆滅的命運。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6

孟子還認為民心的向背決定着戰争的勝敗。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醜下》)所謂“人和”,即得到廣大百姓的依賴和擁護,同心同德、團結一緻。 在上位者得民心,則“人和”“多助”; 不得民心,則不和、“寡助”。 以“ 人和”“多助”攻不和、“寡助”,必勝無疑。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包含着許多民主因素的,但何以并沒有最終發展為民主主義或民主政治呢?除了民主政治的物質基礎尚未具備外,至少還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孟子的民本思想隻強調君主的義務,而不提倡人民的權利。用梁啟超的話就是:“民本思想的最大缺點,在于專為君說法,而不為民說法。”《孟子》一書多是孟子對諸侯王的說教,勸告諸侯要“為民做主”,而不是倡導人民“當家作主”。2、民本主義總是企圖假借天威或道德的說教來使專制君主向曆史上的聖君看齊,卻很少乃至從未考慮通過法律制度的約束以避免政治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雖然天威使人畏懼,但畢竟遙遠;雖然道德可以“格君心之非”,但畢竟軟弱無力。

(二)仁政思想

仁政學說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征,推而廣之,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儒家政治思想的标志。《孟子》一書總共不過三萬五千字,但光“仁”字就出現了150次,可見孟子對“仁”的重視程度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現在養民、教民兩個方面。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7

1、養民

一要制民之産。

“是故明君必制民之産,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民之為也,有恒産者有恒心,無恒産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決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問題,“仁政必自經界始。”(《孟子·滕文公上》)

二要使民以時,休養生息。孟子認為統治者在征 用勞役時就以“不違農時”

為前提,同時也反對濫捕亂伐。“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孟子·梁惠王上》)當時戰争不斷,而農業生産的季節性強,頻繁的戰争必然贻誤農時,影響農業生産。其“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則反映了注重保護自然資源的可貴思想。

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張薄稅輕斂,“取民有制。”“省刑罰,薄稅斂。”

即不能濫征,不能搞苛捐雜稅。他把這看作是富民之道,說:“易(治)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他把“什一之稅”描繪為最理想的稅制,認為這種十分抽一的稅率不能再提高,而且還須根據實際收成情況而減征或緩征。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屢屢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梁惠王上》)他認為教化是保證社會和諧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倫”。

3、法先王。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三)王道思想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國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認為民本與仁政能否實

現,關系到能否實現“王道”這一目标。孟子所謂“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他列舉商湯、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裡,文王以百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在孟子看來,實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正因為孟子把實現王道作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國者,便都被他視為“罪人”,視為“獨夫民賊”,遭到他的猛烈抨擊。

(四)性善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論是其倫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吾養吾浩然之氣”。孟子認為,人的本性與動物本性的不同之處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義、禮、智等道德品質,人們都有一種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能”:為了使人們确信人性本善的結論,孟子進行了論證,提出人皆有恻隐、羞惡、辭讓、是非四種心向。此四種心向乃是仁、義、禮、智發生的根源。

恻隐之心是仁發生的根源,羞惡之心是義發生的根源,辭讓之心是禮發生的根源,是非之心是智發生的根源。而四人的四種心向所産生的仁、義、禮、智四種品德是屬于善的品德。因此,人的四種心向是向善之心向,而人之向善之心向是根源于人性的,由此可知,人性當是善的。

孟子認為:“無恻隐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醜上》)

在孟子看來,沒有同情、羞恥、辭讓、是非之心的人,簡直不是個人。人有這種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樣,是自然而然的。因此 “仁義禮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仁義禮智這些美德,不是由外面給予或施加的,而是人本身就生而具有的,隻不過人們不去想它罷了。

(五)教育思想

在教育思想方面,孟子非常重視培養賢才,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盡心上》)作為人生最大的樂事。 他認為“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孟子·滕文公上》),“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孟子·公孫醜上》)是國家富強的根本。 他繼承和 發揚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了“明人倫”的教育目的,特别強調學習過程中要有獨立思考和見解。

1、教育目的

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倫”,并且通過“明人倫”來服務于一定的政治。所謂“人倫”就是關于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對關系,孟子要求做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重視孝悌之道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的基礎建立在血緣宗法關系之上,這顯然具有很強的道德至上主義。孟子希望通過理順人倫關系來固定國家關系,使統治者以善教輔善政“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就是希望通過教育實現“明人倫”“王天下”的目的。

2、教育方法

孔子倡言的是“啟發式”,那麼孟子主張的就是“存養式”。包括深造自得、專心有恒、循序漸進、重思存疑、因材施教等。

由于人的善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教育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客觀實際,而是人的主觀差異。這種内發教育作用論強調:教育必須從“本心”做起。孟子認為人性本來就是善的,在人的心性中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德之端,那麼教育就應該保持并發展這一善性。人後來之所以會變得邪惡,是因為失去了原本存在的“良心”。要培養和擴充本性之善,首先要把失散的良心找回來。由此可見,保存“良心”和擴展“善端”,這一教育宗旨決定了孟子的教育方式是“存養式”的 。

3、教育内容

孟子以培養具備“浩然之氣”的大丈夫為己任。而“養氣”又是基于先天的良知,所以孟子不以規範、成形的六藝、六經為具體教育内容,而是以天地間一切事物為“養氣”的原料。他認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要求人們不被文獻典籍束縛心靈,用敞開的胸懷來涵括天地間的萬事萬物。

4、教育的作用

孟子強調内心的道德修養,但他同時也并不否認後天環境對人性的影響。他認為後天的環境可以改變先天的心性和後天的惡習。教育對人的培養與發展,對國家和社會都有重要作用。他認為:“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注意道德教育的培養和道德意志的鍛煉。包括有尚志養氣,反求諸己,改過遷善,意志鍛煉等。他很注意一個人的“養心”即主觀修養,其最高境界即是自己道德達于正義感,這樣就可以理直氣壯,一身充滿了“浩然之氣”。

孟子的家國情懷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3

(一)何謂家國情懷

成龍演唱的著名歌曲《國家》中有一句:“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言簡意赅的诠釋了國與家的關系。中國人重視家,忠于國,家國情懷自古便深深紮根在每一個國人内心深處。

無論身處什麼時代,家和國是緊密相連,融為一體的。家,是國的細胞,國,是家的彙集。“家國情懷”,是一種宏大而細膩的民族情感,是對自己的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表達着一個人對自己國家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

無論是《禮記》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文理想,還是《嶽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任擔當,家國情懷從來都不隻是攝人心魄的文學書寫,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歸屬。那種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壯懷,那種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就來自那個叫作“家”的人生開始的地方。

幾千年時光悠悠流轉,無論是王侯将相,抑或英雄才子,俱都化作煙塵,湮滅在曆史長河中。然而那深入骨髓的家國情懷卻如一條綿綿不休的情感河流,始終流淌在每一個文人士子的筆底心頭,流淌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中,氤氲在中華大地每一寸山河間,成為國人不滅的精神圖騰,創造出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支撐起華夏兒女不彎的脊梁。

(二)孟子的家國情懷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孟子教育學生的一句名言,也可以看作是儒家傳統知識分子遵從的信條。它出自《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可見早在孟子之前我們中國人就已樹立起這一家國情懷。所謂修身,就是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君子之道,行為光明磊落,無愧于良心。而齊家是指要就是管理好一個家族、成為宗族的楷模,效仿學習的樣闆。治國是指治理好一個小小的諸侯國,而不是我們現代意義的國家。平天下就是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使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這是很古老而又樸素的一種中國人的家國觀念,影響了後世無數中國人。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9

孟子還有一句名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語出《孟子·盡心上》。它的含義是不得志時追求善,得志時推廣善。這裡的善是指儒家的價值觀與行為規範,從孔子、曽子、孟子到董仲舒、朱熹等無數儒家門人他們畢生所追求的就是把儒家的思想體系傳播出去,使每個中國人都按照儒家的價值觀來為人處世。當然董仲舒成功地說服了漢武帝以儒道治國,後世的皇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也需要董仲舒“天人感應”“天地君親師”那一套。因此可以說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國人多半個人格,所以說中國人的家國觀念很大程度上就是儒家的家國觀念再糅合其他一些學說的内容,但儒家的内容毫無疑問是占主要地位的。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在中國人的精神譜系裡,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小家”同“大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命相依。正因為感念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的同頻共振,所以我們主動融家庭情感與愛國情感為一體,從孝親敬老、興家樂業的義務走向濟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擔當。家國情懷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統,滋潤着每個人的精神家園。

孟子思想的當代價值

孟子思想在當代的意義和表現(孟子的主要思想與家國情懷)3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距今已經兩千多年,他的思想的某些方面對于當今社會來說不但不過時,相反,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例如,“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學中的核心思想。目的是勸告統治者重視人民,君與民同憂、同樂。在現實社會中,孟子的“民本”思想仍閃耀着智慧的光芒。

《寡人之于國也》是他論述“王道”思想的一篇文章,集中體現了他的治國思想。

(一)環保立國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污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針對動物、植物生長發育受時間限制的特點,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張。“不違農時”,“以時”不錯過農作物的生長時令,不妨礙樹木的正常生長。尊重自然規律,不打破自然規律,不正體現了環保思想嗎?順應了自然規律,自然界回報給人的就會是不勝食不勝用。人作為活生生的生命體,第一必需就是能滿足人的動物性需要,就是滿足填飽肚子的願望。隻有用來填飽肚子的東西足夠多,人才能不必為食物你争我奪,才消除和去掉為争奪食物而造成的血淋淋的場面和血腥的氣息。也就是說保證國民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前提。沒有充足的物資供應做保障,不用敵國侵略,其内部也會發生争奪食物的戰争,一旦戰争發生,那麼穩定的社會局面必定蕩然無存。孟子早在二千年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會說:“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推行“王道”必然是安定的社會局面下才能進行。如果提到對今天的現實意義,隻要看一下我們國家的扶貧政策就明白了。

(二)生産富國

在初步解決了人的吃飽肚子問題之後,就應該考慮如何使國家富裕起來,要想使國家富裕就要有國家政策扶植,并且由國家機器保證政令暢通。孟子主張“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百畝之田,無奪其時。”中國曆來是農業大國,曆來重農輕商、忽視手工業,所以孟子主張發展農業。住宅周圍種植桑樹,表面上是發展農業,實際種桑是為了養蠶,養蠶為了缫絲、缫絲為了織布,織布就已經是手工業了。宅院種桑是發展庭院經濟。蓄養雞豚狗彘就已經是畜牧業了。百畝之田,已經是大田農業。所以孟子的主張已經涉及到古代社會生産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主張工農并舉,多層次、多方面發展社會生産,雖然孟子沒有明确提出國家的政治幹預問題,但結合前文,便會明白。孟子提出的是“王道”,由誰推行“王道”,自然是國君了,那麼這些措施自然由國君推行了。有了國家政策的明确指導,再加上國家機器的保證實行,國家就能夠富裕繁榮。

(三)尊老穩國

“五十者衣帛矣,七十者食肉矣,頒白着不負戴于道路。”在醫藥落後的古代,能活到五十者就很不錯了,七十者就鳳毛麟角了,所以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之語。讓踏入人生黃昏階段的老年人吃好、穿好,不從事體力勞動,充分體現了孟子對老年人的關注。而關不關注老年人的生活是一個國家能否保持長期穩定的關鍵。老年人的現在就是青年人的未來,如果老年人生活境遇差,青年人就會對自己的未來産生恐懼心理,從而産生消極影響。他們可能在生産時消極怠工,在打仗時消極作戰。那這個國家還有什麼前途可言。所以對待老年人問題是關乎國家穩定發展的問題。從當今社會來說,也能證實這一點。隻有未雨綢缪,才能在問題到來時圓滿地解決。孟子能夠認識到這點,足以表現孟子的先見之明。

(四)教育興國

自從孔子開辦私學,到戰國時期開辦私學的人越來越多,受教育的社會人口越來越多。教育問題已經是不得不提上國君的奏案,辦什麼樣的教育,為哪些人辦教育是統治者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果任憑私學泛濫,任憑各種思想通行而不加以幹涉,那麼可能就是為國君培養掘墓人。作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雖然沒有涉及到教育的階級性問題,但他已經認識到了教育與國家發展之間的關系,他明确提出“謹庠序之教”。庠序即公學,培養貴族子弟的學校,使公辦學校教育嚴謹,即提出了教風學風問題,即态度要嚴謹。接着,孟子還提出了教育内容“申之以孝悌之義”用孝、悌作為教育内容。“孝”就是孝敬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子曰:“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孝經》)推而廣之,自然會忠于國君。“悌”就是兄弟之間互敬互愛,兄弟和睦就是家族和睦,家族和睦就會社會穩定。辦好教育,不僅為國君培養了應聲蟲,還穩定了社會。社會保持長治久安,國家昌盛就指日可待了。

參考材料: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鐘嶽文.《孟子》:講述内聖外王之道的儒家經典[J].  月讀,2015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