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它的故事
有典故有文化内涵的更是不少
有一些可能不熟悉的人都念不對!
在江蘇,這30個地方經常被人讀錯,
這一錯,就錯了那麼多年。
1、盱眙
正确讀音:xū yí
淮安的一個縣,小龍蝦很出名!不讀yú tái哦
2、六合
正确讀音:lù hé
南京市北部,與浦口區共同構成南京江北新區。
3、石湫
正确讀音:shí qiū
南京溧水區的一個鎮。讀對的童鞋是讀半邊猜的麼?
4、秣陵
正确讀音:mò líng
南京江甯區的一個街道。
5、鼋頭渚
正确讀音:yuán tóu zhǔ
橫卧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去無錫不得不去的景點。
6、蠡園
正确讀音:lǐ yuán
地處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範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
7、沙文丼
正确讀音:shā wén dàng
無錫市中心的一條小弄堂。
8、東土夅
正确讀音:dōng gàng
無錫一個常用的地名,但因為電腦裡打不出“(土夅)”字,常常被寫作“東绛”。
9、垞城街道
正确讀音:chá chéng
徐州市的一個街道。
10、泇口
正确讀音:jiā kǒu
邳州的一個鎮。
11、睢甯
正确讀音:suī níng
徐州的一個縣。
12、栟茶
正确讀音:bēn chá
如東的一個鎮。
13、朐陽
正确讀音:qú yáng
連雲港的一個街道。
14、龍苴
正确讀音:lóng jū
灌雲縣的一個鎮。
15、弶港
正确讀音:jiàng gǎng
東台市黃海之濱,是個著名的漁港。
16、溱東
正确讀音:qín dōng
有東台市“金三角”之稱。
17、潘丿鎮
正确讀音:pān piě zhèn
大豐的一個鎮。
18、氾水
正确讀音:fàn shuǐ
揚州市寶應縣西南部的一個鎮。
19、龍虬
正确讀音:lóng qiú
因境内擁有代表江淮地區東部史前文化的“國保”單位龍虬莊遺址而得名,位于高郵城區東北部。
20、珥陵
正确讀音:ěr líng
丹陽市四大古鎮之一。
21、大埨鄉
正确讀音:dà lǔn xiāng
姜堰區轄鎮。
蘇州9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滄浪亭
不知有多少人都念cānglàngtíng。
然而這裡的浪,其實讀陽平而不是去聲。
即,滄浪亭的正确讀音應該是cānglángtíng。
這裡面是有說法的,“滄浪”一詞因楚辭《漁父》篇的“滄浪之水”而得名,大家都知道它指的是水流。按照辭書解釋,“滄”是水青綠顔色的樣子,“浪(陽平)”是水流動的樣子,都是用來修飾“之”後面的“水”的。
其實,不管這個“浪”是第幾聲,用蘇州話讀的時候就沒差别了,所以我們裝作一直沒讀錯的樣子。
幹将路
古城區東西向的交通主幹道,很多剛到蘇州不久的人會讀成gànjiàng。
于是本地小夥伴就會笑着糾正:錯啦,這個讀gānjiāng,這是古代鑄劍大師的名字。
後半句對了,前半句錯了,這位大師的名字其實讀作gān jiàng。因為“将”發去聲時,才能用于人名,而且也符合發音習慣,你把這位大師的名字試着用蘇州話讀讀看就明白了。但是蘇州話的發音又比較特殊,當後面加“路”時,不管你把“将”發陰平還是去聲,聽起來都是陰平。不過到普通話裡,你就要分清楚了。
和幹将路一起被念錯的,還有一條路叫莫邪(mò yé)路。
藏書
一看就知道,這個是藏書羊肉。據說不少小夥伴搞不清楚到底是“cángshū”還是“zàngshū”。
這就要從這個地名的得來說起了。這裡面有個故事,說的是漢代名臣朱買臣,沒錯,就是故事“覆水難收”裡的那位,他是吳縣人穹窿山這邊的人。他四十歲以前都很貧困,一邊砍柴維持生計,一邊大聲讀書,整日“之乎者也”。這副窮酸模樣很受鄉鄰鄙視,他也知趣,于是雖然依舊是邊打柴邊讀書,但看到有人來了,就把書藏到一塊大石頭下面。
五十歲的時候,經人引薦,他終于發迹做官了。于是就有人用“藏書”一事做了地名,以紀念他貧賤不移的精神。
(這就是朱買臣當初藏書的大石頭)
說到這裡,你也明白了,“藏書”的“藏”當然讀cáng了。
飲馬橋
把yìn mǎ讀成yǐn mǎ的,語文課一定沒學好,這是現成的詞語啊,你以為給馬喂水嘛?
當然這個橋的得名也有故事:
東晉高僧支遁,騎着一匹叫“頻伽”的馬來到這裡時,放馬到橋下飲水。結果,馬飲水的地方居然生出了蓮花,人們感到驚奇,所以取名為“飲馬橋”。以前在飲馬橋的南面有條小巷叫做蓮花巷,也是和這個傳說有關。
浒墅關
在大衆的說法裡,“浒”字隻有在這個地名時才讀xǔ,大家也都聽說過,是乾隆皇帝“金口讀白字”,才造成的改音。在常熟還有個地方叫“浒浦”,這個“浒”也讀xǔ。巧的是,這個得名的傳說跟浒墅關的如出一轍,難道乾隆皇帝讀了一路白字過去的……
然而并沒有,其實乾隆皇帝是被冤枉的!
真相是這樣的,浒墅關這地方也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最早叫虎疁關。
南唐時諱“虎”,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忌“疁”,遂改名“許墅”,也有叫“許市”,宋代的《吳郡圖經續記》就稱“許市”了。至于現在的“浒墅”,則是在這千年歲月裡演變而成的,文人用“浒”來還原舊時的“虎”,但老百姓早就叫慣了“許”音,結果就變成現在的樣子。
因果巷
蘇州話裡讀成“鹦哥巷”。這個就有很多本地小夥伴知道了,沒錯,它本來就叫“鹦哥巷”,是後來的地方政府為了求雅,把地名改成了“因果巷”。同樣的,老百姓還是叫原來的讀法,習慣了。
與此類似的還有不少,像養育巷成了“羊肉巷”,勾玉巷讀成“狗肉巷”,謝衙前成了“象牙前”,都亭橋成“都林橋”,泰讓橋成 “太陽橋”。還有糜都兵巷先訛為“耳朵餅巷”,後來也雅化為“宜多賓巷”,但老百姓還是按自己的習慣來讀。
北厍
正确讀音:běi shè
北厍鎮,位于吳江東面,屬于蘇州工業區的一部分。風景秀麗,加工業發達,這裡是中國出口女鞋的集散地,也是全國銅字标牌的主要生産基地。離同裡和周莊約15鐘的車程。現在已經改為屬于汾湖經濟開發區下轄的一個社區。
太監弄
太監弄位于蘇州最繁華的步行街觀前街中段南側,是觀前街的一條内街。也是蘇州著名的美食一條街,素有“吃煞太監弄”之稱。這裡有很多人會讀錯,弄在蘇州話的發音為nòng,見得最多的就是弄堂。
今日太監弄,一家家餐廳、飯店鱗次栉比,就像把人帶進了美食天堂。經過改造,太監弄變身為一條時尚街區,大部分老字号退居“二線”,而樓下卻多了好幾張洋面孔,為美食街增添了幾分“年輕”生氣。
甪直
正确讀音:lù zhí
你讀對了嗎?蘇州一座具有2500多年曆史的水鄉文化古鎮。
你還知道泰州哪些易錯的地名嗎?分享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