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高溫的炙烤下,很多人回到家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洗澡”。
洗澡的好處主要有兩個,第一就是通過洗澡去除粘附在體表的汗液、油脂,起到清潔的作用。第二,洗澡還能起到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質量的效果,真可謂是好處多多。
但是,洗澡看似是一件簡單、大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洗澡卻有許多學問,特别是需要注意洗澡的時機。在現實生活中,并非所有時間段都适合洗澡。
比如以下四個時間段洗澡,不僅對身體沒有益處,甚至是還可能會成為疾病的突破口:
1、飯後立刻洗澡
有很多人都習慣在晚飯過後立刻洗澡,認為這能起到緩解疲勞、幫助消化的效果,但事實這種做法并不科學。因為在進食之後,為了讓腸胃盡快消化和吸收食物,人體血液主要就供給了腸胃運轉。
如果此時洗熱水澡,在熱水的沖擊之下,人體表血管迅速擴張,血液重新分配給其他器官和組織,這直接降低了消化道的血流量,繼而延緩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速度。同時,供給大腦的血流量也會減少,容易有腦供血不足的問題出現;
2、運動過後
運動過後大量出汗、身體散發出陣陣難聞的異味,同時運動者往往倍感身心疲倦,所以希望通過洗澡的方式緩解。
但事實上,在劇烈運動過後并不能夠立刻洗澡,因為運動後體表的血管處于擴張狀态,如果立刻洗冷水澡,會讓血管瞬間收縮、血壓升高、大腦供血量減少,有一定腦供血不足的風險。
特别是原本就有三高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患者,在這種情況下還可能會突發心腦血管病;
3、酗酒之後
大部分人都錯誤的認為,酒後洗澡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提高酒精代謝。殊不知,飲酒原本就會對血管造成強烈刺激,導緻短時間内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心跳頻率加快。
如果此時洗熱水澡,會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髒的泵血負擔。對有心血管基礎病的患者而言,出現心血管意外的風險相對較大一些;
4、空腹洗澡
人體絕大部分營養物質,都來自于食物的供給,隻有在飲食正常的情況下,體内血糖值才會穩定。如果空腹饑餓的狀态下洗澡,原本體内血糖值就不高。
熱水刺激之下,血流速度加快、組織耗氧量迅速增加,同時體内糖原也在不斷消耗,容易出現低血糖問題。因此,臨床建議最佳的洗澡時機,其實就是飯後1小時左右。
總而言之,雖說洗澡對身體有一定益處,但并非所有時間段都适合洗澡,特别是以上幾個時間段,大家應當盡量避免洗澡。
除此外,在洗澡水溫的把控上,也應當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在臨床看來有心血管基礎病、低血糖、低血壓人群,并不适合洗冷水澡,最佳的水溫其實就是35~40℃左右的溫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