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聲字,顧名思義是一種象形字,通常由兩個簡單文字構成的複合體,由表示意義的意符和表示聲音類别的聲符構成,其特點是:形聲字的意符用來表示某個字義的範圍或事物的類别,在形聲字中作為高度概括的品類名,不能指代整個字的具體含義。
形聲字的意符一般以象形字或指事字為主。大家可能對指事字的概念比較陌生,這是一種抽象的造字法,當文字的内容不方便用具體的形象畫出來時,用抽象的符号來表示,建立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增簡筆畫或符号。
《說文解字》裡明确指出[上]、[下]二字為指事字,兩個字用橫線[一]為分界線,橫線之上用一點或比較短的線指出上方的位置,就是[上]字;而橫線之下同樣用一點來指出下方的位置,也就是[下]字。
說文解字
形聲字的聲符一般是以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為主。這裡所說的會意字,指兩個或以上的獨立漢字依照各自的含義組成的新漢字,六書當中的會意造字法,為了象形字和指事字的查缺補漏而創造出來的。它可以表示衆多的抽象意義,從而造出許多文字。
拿最簡單的字來分析,兩個[人]可以組合出的文字:從,衆;[人]和衆多其他文字可以組合出文字:夥,們,但,任,儋,你;用[氵]同其他字體組合出各種與水有關的文字:淚、溪、湖、江、海、涓、流。
1、形旁在左,聲旁在右,譬如:誠、訴、訟、溪、流、峥、嵘等等,據統計中國漢字形聲字中80%以上皆為“左形右聲”的結構,人們通常依據右邊的聲旁來判斷拼音讀法。
2、聲旁在左,形旁在右,譬如:戰、功、攻、瓴、郊、放等等,這類形聲字占據漢字形聲字的6%,為第二常見形聲字。(餘下四種所占比例就比較少了)
3、形旁在上,聲旁在下,譬如:雪、霏、霧、霭、菜、花等。
4、聲旁在上,形旁在下,譬如:草、警、裂、煲、犁等。
5、形旁在内,聲旁在外,譬如:聞、問、辨、辯、瓣等。
6、聲旁在内,形旁在外,譬如:園、圓、閣、病、匪等。
此外,在中國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形聲字還演變出了一些常見的規律:譬如單人旁、雙人旁、木字旁、三點水、絞絲旁等形旁基本上都是在字的左邊,為左形右聲字;譬如欠字旁、反字旁、鳥字旁等通常在字的右邊;草字頭、寶蓋頭、戶字頭通常在字的上面,心字底、四點火、皿字底通常在字的下面,已經演變成漢字的基本規律了。
經典電視劇《上錯花轎嫁對郎》中,看見齊三公子帶着新婚妻子逛自個花園時,識字不多的李玉湖錯将“今覺始樂”讀作“今覺台樂”、将“寄暢新苑”讀作“寄聽新花”就是半邊字的笑料。
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曾鬧過這樣的笑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