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顔色并置,在比較中呈現色相的差異,稱為色相對比。例如,用湖藍與钴藍相比較,就會感覺钴藍帶紫味,湖藍帶綠味,在對比中,這兩種顔色的特征更明确了。色相對比可以發生在飽和色與非飽和色之間。用未經混合的色環純色對比,可以得到最鮮明的色相對比效果。
鮮明的顔色對比能夠給人們的視覺和心理帶來滿足。當純色以光譜的秩序排序時,色相對比統一在柔和過渡的波長秩序中,無比優美、和諧,呈現着宇宙的光輝。
紅、黃、藍表現了最強烈的色相氣質,它們之間的對比是最強的色相對比。如果一個色場是由兩個原色或三個原色完全統治,就會令人感受到一種極強烈的色彩沖突,這樣的色彩對比很難在自然界的色調中出現,它似乎具有精神的特征。
橙色、綠色、紫色為原色相混所得的間色,其色相對比略顯柔和,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呈
間色的居多,許多果實都為橙色或黃橙色,還經常可以見到各種紫色的花朵。
一對補色并置在一起,可以使對方的色彩更加鮮明,如紅與綠搭配,紅變得更紅,綠變得更綠。補色相混、三原色相混、全色相相混都将産生中性灰色。
通常,在人們的概念中典型的補色是紅與綠、藍與橙、黃與紫。黃紫由于明暗對比強
烈,色相個性懸殊,因此成為三對補色中最沖突的一對:藍橙的明暗對比居中,冷暖對比最強,是最活躍生動的色彩對比:紅綠明暗對比近似,冷暖對比居中,在三對補色中顯得十分優美。
由于明度接近,兩色之間相互強調的作用非常明顯,有炫目的效果。補色對比的對立性促使對立雙方的色相更加鮮明。因此補色對比是最有美感價值的配色。在色相的場性中,要想使一色的特征增強,可以用另一色的刺激來達到這樣的效果。
在色環上順序相鄰的基礎色相,如紅與橙、黃與綠、橙與黃這樣的顔色并置關系,稱為鄰
近色相對比,屬色相弱對比範疇。這是因為在紅橙對比中,橙色已帶紅味,在黃綠對比中,綠色已帶黃味,它們在色相因素上自然有相互滲透之處;但像紅與橙這類的顔色在可見光譜中具有明顯的相貌特征,都為單色光,因此仍具有清晰的對比關系。
鄰近色對比的最大特征是具有明顯的統一協調性,或為暖色調,或為冷暖中調,或為冷色調,同時在統一中仍不失對比的變化。
在色環上非常鄰近的顔色,如藍與綠味
藍、藍與紫味藍這樣的色相對比稱為類似色相對比。類似色相對比是最弱的色相對比效果,在視覺中能感受的色相差很小,常用于突出某一色相的色調,注重色相的微妙變化。
在色相對比中,視覺的色彩補償會使相比
較的各顔色發生一定的色相偏離。例如同一塊黃色,放在藍色中則偏向中黃,在對比色相交界的邊緣部分,這種偏離尤為明顯,如在橙與黃交接的部分,橙向紅偏離,黃向綠偏離。在藍與黃相交的部分,藍向藍紫偏離,黃向橙偏離。來源:微信公衆号 PingMianDesigner(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零基礎自學視頻教程(部分精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