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7:13:36

在門診上,經常會接診到足跟痛的患者,很多病人來時直接就問:“醫生,我的足跟骨刺怎麼治?吃藥老是不好,還需要手術嗎?”說實話,“跟骨刺”這鍋背的真是有點大,那足跟痛與跟骨骨刺到底有多大關系呢?足跟痛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今天我們來說道說道!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且看跟痛診療攻略篇)1

看似簡單的足跟痛,病因其實不簡單!

大約15年前,那時我在基層醫院工作,還兼職麻醉醫生,參與過跟骨骨刺的骨科手術治療,在當時,一部分骨科醫生的觀念認為,足跟痛絕大多數是由于足跟骨質增生引起來的,用骨科手術的方法,解決了增生的骨刺,這種疼痛就可以根治。手術的方式就是,從足跟側面把皮拉開,翻轉暴露跟骨前緣的骨刺,一頓铿锵有力的骨鑿操作,将骨刺剔除,縫合休養三個月,而且期間患足是不能負重的,現在回想,這種手術方式不免有些孟浪,不過,随着認識水平的提高,這種鑿骨刺的方法逐漸銷聲匿迹了!

足跟痛也叫“跟痛症”,科普一下什麼是跟痛症,跟痛症是指一側或兩側足跟部的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多種疾病的總稱,很多病人下床時不敢足跟直接着地,初着地時疼痛難忍,行走一會兒反而減輕,局部不紅不腫,還有一些病人自覺足跟部疼痛,但是在局部卻按不到明确的壓痛點,醫院行常規X片檢查,往往會在足跟骨前方發現一個類似于鳥嘴的骨刺,那這個骨刺真的就是足跟痛的唯一原因嗎?我們試着來分析下!

時光回轉,回到剛畢業那會兒,那時接診到跟痛症患者,從診斷到治療,全都圍着腳跟轉,确實治好了一部分病人,但是,仍有很多病人,病情總是反複,甚至無效,随着經驗的積累與學識的提高,逐漸認識到,這個貌似簡單的足跟痛其實并不簡單,從跟骨骨刺、足底筋膜、脂肪墊、跟腱下滑囊,到小腿三頭肌群、股後側肌群、髂外三肌肌群,再到頸腰背肌群、椎管内因素,引起足跟痛的原因林林總總,我們從局部因素到整體因素逐次理順下!

從局部因素來看,常見的病理病因有足底脂肪墊炎、跖筋膜炎、跟腱炎、跟骨内高壓、跟骨骨刺等,解剖知識太過專業,見圖片或查閱資料,不作詳細贅述!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且看跟痛診療攻略篇)2

治病先求因,沒有診斷就沒有治療!

足底脂肪墊炎多半與足跟部的創傷性損傷有關,最常見的就是足底硬物的咯傷,足跟脂肪墊損傷後,局部軟組織修複不良,就會産生一些無菌性炎症和小的瘢痕粘連,刺激卡壓穿行的末梢神經而出現疼痛,夜間靜卧,局部酸性代謝産物積聚,所以晨起初下地時疼痛較劇烈,活動一會兒,血液流通了,酸性代謝産物被帶走了,疼痛也就緩解了,這也是此類疼痛的病理基礎之所在,在治療上,局部的藥物或臭氧注射消除無菌性炎症,針刀松解解除局部瘢痕粘連卡壓,或者兩者聯用,都有不錯的效果。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且看跟痛診療攻略篇)3

足底解剖圖片

跖筋膜炎、跟腱炎則往往與過度行走、奔跑等牽拉因素有關,人體足底有足橫弓和足縱弓,我們重點關注足縱弓,在人體行走或奔跑時,足縱弓像一個彈簧,緩沖着人體所帶來的壓力,這根彈簧就是跖筋膜和足底韌帶,處于外層的跖筋膜很容易随着足底的牽拉很容易出現損傷,處于跟骨後上方的跟腱也是一樣,同時,跖筋膜與跟腱的附着點部位滑囊的炎性病變和滑囊液分泌不足也可能加重局部的炎性反應,跖筋膜炎的針刀減張減壓治療效果很好,但是跟腱炎就要小心了,不恰當的針刀操作甚至可以造成跟腱斷裂,局部的注射也要謹慎而為,隻能将藥物注射到跟腱周圍,絕對不允許注射到跟腱上,以免引起跟腱的崩裂,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屢見不鮮,尤其是年老的女性患者!曾經接診過一位接受過兩次足跟藥物注射而疼痛未緩解的患者,伸手一摸,跟腱纖細,順着跟腱往上端一捋,部分斷裂的跟腱斷段清晰明顯,病人還不相信,我這走的還好好的,跟腱怎麼就斷了呢?還别不信,手術視野下的跟腱如麻繩樣的部分斷裂,還好,手術修補後恢複的還不錯!過度的運動也是跟腱斷裂的一個重要原因,劉翔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們這邊一場籃球賽斷了兩根跟腱,讓主辦方叫苦不叠!話題扯遠了,繼續回歸正題。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且看跟痛診療攻略篇)4

跟骨内高壓症臨床中很容易疏漏!

還有一種足跟痛的原因就是跟骨内高壓症了,什麼是跟骨内高壓症呢?這種足跟痛局部沒有什麼壓痛點,也不紅不腫,相關檢查也沒有什麼異常,其發病機理要歸因于跟骨内血液循環不暢、靜脈血瘀滞,代謝産物積聚,繼而造成跟骨骨内壓增高。治療上就需要骨減壓針或克氏針的刺骨減張減壓了,骨内的壓力釋放了,足跟痛就緩解了!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且看跟痛診療攻略篇)5

跟骨骨刺幾乎無一例外的尖端向前!

說了這麼多足跟痛,重回主題,再談跟骨骨刺,在足跟痛的患者中,很多人都有足跟骨刺的存在,那骨刺到底會不會引起足跟痛呢?我的回答是,一部分人的跟骨刺,是可以引起足跟痛的,但僅僅是一部分而已!

曾經有人做過調查,大約30%的人從三十歲開始就會出現跟骨骨刺,随着年齡的增長,跟骨骨刺的檢出率逐年提高,到七十歲時,跟骨骨刺的檢出率就幾乎百分之百了,但事實上,七十歲的人并不是百分百出現足跟痛,真正跟骨骨刺引起的疼痛隻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群而已。從X片上,大家可以觀察到,幾乎所有的跟骨骨刺都是尖端向前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就要談到足跟骨刺的産生機理了!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且看跟痛診療攻略篇)6

針刀治療足跟痛,相當靠譜!

針刀創始人朱漢章教授是最早否認骨質增生退變學說的專家之一了,他把骨質增生的原因歸責于三種力,壓應力、漲應力和拉應力,而跟骨骨刺就是“拉出來的”,前面說過,足底肌腱就像一根彈簧,維持着足弓的穩定,而足跟骨前側是拉應力最集中的地方,随着足底韌帶的反複牽拉,難免會在跟骨附着點處出現韌帶損傷,人體為了修複這種損傷,就會調集大量的鈣離子沉積在足底韌帶跟骨附着點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尖端向前的跟骨骨刺,所以說,跟骨骨刺隻不過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修複、加強防禦罷了,極少數人群修複過程中,會造成對穿行其中的末梢神經的卡壓,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無菌性炎症,而出現足跟痛,這種足跟痛是最好解決的,我們隻需要一枚小針刀,在骨刺尖端切斷幾根緊張的韌帶纖維,卸掉過大的拉應力,足跟疼痛就會立馬消失!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跖筋膜炎、跟骨脂肪墊炎、跟骨骨刺的引起的疼痛都是并存的,如果按疼痛部位詳加區分,跖筋膜炎多位于跟骨前内側,脂肪墊炎多位于跟骨正中,跟骨骨刺多位于跟骨正前方位置!在筆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好有一對老夫妻都是因為足跟痛來診,筆者就幾種臨床常見證型做了簡單分析,同時錄制視頻一篇,感興趣的親們可以關注下!

今天提到過很多針刀操作,擇日單篇論述,必須提醒的是,針刀“入易而精難”,要想做好針刀,沒有夯實的精細解剖基礎是走不遠的,全球号稱30萬針刀人,魚目混珠者居多,毫不客氣的說,真正的針刀明白人,能有幾百就很不錯了!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且看跟痛診療攻略篇)7

足跟痛不要忘記檢查小腿三頭肌!

說完局部,再說外周因素,足底筋膜是小腿三頭肌筋膜的延續,久站久立的勞動者,小腿三頭肌持續緊張,往往會牽拉足底筋膜而引起足跟痛表現,像這種情況,單純足跟局部的治療效果就會有限,而針對小腿三頭肌的治療,才是重點!同樣道理,股後肌群、髂外三肌甚至腰背肌群肌筋膜緊張,都有可能逐次牽拉而出現足跟痛,這也就是今年興起的筋膜鍊理論!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我們學解剖,肌肉都是很清晰,一塊一塊的,但實際上,你買豬後肘肉,都是從一整塊肉上切下來的,沒法分辨哪是臀大肌,哪是臀中肌,為什麼呢?它們全都靠肌筋膜連在一起了,人體也是一樣,整個肌肉組織都是依次續鍊的,就像穿了件連體衣,腰部縫緊了,褲腿就會受牽拉感到難受,就是這個道理!

足跟痛到底怎麼治啊(且看跟痛診療攻略篇)8

人體的肌肉群通過筋膜鍊連成了一套連體衣!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小腿及足跟的神經支配大多來自于腰椎的腰骶叢神經,下腰段的腰椎間盤突出等椎管内因素,或者整個神經叢的循行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卡壓,從而刺激刺激相關神經而出現足跟痛,或者誘發小腿三頭肌的痙攣而引起牽拉痛,在常規治療無效的情況下,這種因素是我們尤其不能忽略的!不過在治療上,這種因素的處理相對麻煩些,除了外周治療,椎管内的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詳見于之後的“腰痛”治療篇!

在治療上,除了上述提到的局部藥物及臭氧注射、針刀松解、骨減壓外,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内服,火針的痛點點刺,針灸的缪刺針法,中藥的内服熏洗外敷都是不錯的選擇,在中醫辯證理論體系中,足跟痛離不開“腎虛”“風寒濕”“瘀血”三大病因及辨證治療,篇幅太長,另篇論述!

最後以詩文形式總結一下,雖有有狗尾續貂之嫌,不妨酷拽一下!

衆說紛纭足跟痛,骨刺忍辱又負重;

無奈當背鍋俠,奈何真兇匿行蹤;

足底筋膜脂肪墊,骨内高壓作亂中;

跟腱勞損易崩裂,滑囊炎症是幫兇;

小腿三頭拉足底,腰背臀股筋鍊從;

跟痛也有脊柱因,間盤突出占比重,

椎管分出坐骨支,支配神經腰骶叢;

循行部位有卡壓,極易表現足跟痛;

朱老創立針刀術,跟痛治療效力宏;

中醫治療足跟痛,内服外敷力不慫;

缪刺大陵止痛快,火針速刺能溫通;

中西皆是救人術,合璧協力建奇功!

“把看病故事化,将治療通俗化”,我是中醫全科醫生宋國政,結合臨床生動的案例,用中西醫兩種思維來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描述,希望能夠在中西醫融合、學術交流、養生保健等方面,為同行、朋友、民衆提供一點點力所能及的幫助!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關注或點贊,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謝謝了

“全科醫生講醫事”,下回繼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