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張九齡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張九齡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31 00:13:29

其實看古代文人筆下的寫景詩,就如同看今天的旅行照片一樣,不僅數量多、風景多,還各有各的特色。以廬山為例,李白喜歡香爐峰上的瀑布,于是有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居易鐘情于春,于是在大林寺見到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而蘇轼卻在廬山思考人生,于是寫下了“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張九齡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張九齡第一次看到廬山瀑布)1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湖口望廬山瀑布泉》,便是與廬山有關的一首寫景詩,确切的說是與廬山瀑布有關。它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之手,是張九齡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寫于張九齡出任洪州都督轉桂州都督時。對于張九齡,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不僅是寫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人,還是唐朝開元年間的名相,有着“嶺南第一人”之稱。

唐玄宗開元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23年,時為宰相的張說很賞析張九齡的才華和能力,便擢任張九齡為中書舍人。但三年後,張說因遭人彈劾被罷相,張九齡也受到牽連被貶冀州刺史。事後張九齡以照顧年邁老母為由上疏奏請固授江南一州,唐玄宗準他“改為洪州都督,俄轉桂州都督”。所以張九齡第一次看到廬山瀑布的興奮,除了自然美景外,還有一層獲得玄宗恩遇的意思在其中。

張九齡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張九齡第一次看到廬山瀑布)2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首先,詩的開篇“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是千古名句,曆來為人所稱道。它的意思是說,瀑布從廬山上落下就如同萬丈洪泉一樣,瀑布飛落而升騰起的缥缈水氣,遠遠望去就如同天的一半正紫氣彌漫。雖然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已為絕唱,但是張九齡這裡亦有着它的特色之處。我們都知道水自地下往上湧出曰之為泉,如屈原《楚辭·天問》:“洪泉極深,何以窴之?”。

張九齡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張九齡第一次看到廬山瀑布)3

而張九齡以泉喻瀑,說廬山瀑布就如同洪泉而落,就仿佛将泉倒置了過來,然後泉水噴湧而下、源源不絕。如此描寫,顯然也極其形象,可與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相媲美。至于“迢迢半紫氛”,則是極寫瀑布之遠,切合題中的“望”字。也就是說,張九齡眼中的廬山萬丈瀑布,就如在天半一樣,所以隻能遠遠地看。

張九齡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張九齡第一次看到廬山瀑布)4

緊接着的“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則是張九齡對廬山瀑布飛瀉而下的動态描寫。即飛瀉而下的瀑布奔騰着流過層層雜樹,穿過重重雲煙。從詩意來看,它緊承的是開篇的“萬丈洪泉落”,描繪出的是一幅能帶來強烈視覺震撼的壯闊景象。如果親眼目睹過的話,勢必會被大自然那磅礴潇灑的超凡手筆所折服,無怪乎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然後,頸聯的兩句“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張九齡繪聲繪色地描繪出了瀑布在亦真亦幻、瑰麗迷人的畫面。即瀑布本身是白色的,但在陽光的照射下,卻幻化出彩虹般七彩缤紛的顔色,天氣晴朗也沒有風雨,但瀑布飛瀉而下時發出的巨大聲響卻就如同在聽急風驟雨一樣。無論是其色,還是其聲,顯然都讓人猶如身臨其境。

張九齡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張九齡第一次看到廬山瀑布)5

尾聯“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則可以看作是張九齡對廬山秀色的總結。即廬山鐘靈毓秀,瀑布霧氣缭繞與晴空漫成一片。這裡的“空水”,由南朝謝靈運的“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化用而來。而氤氲出自《易經·系辭》:“天地氤氲,萬物化醇”。所以張九齡的這兩句詩,其實也就是對廬山“匡廬奇秀甲天下”的形象說明。

張九齡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張九齡第一次看到廬山瀑布)6

縱觀張九齡的這首詩,無論是廬山瀑布飛瀉而下的磅礴氣勢,還是廬山瀑布所幻化出來的瑰麗風姿,都極具藝術感染力,即便在這首詩流傳了1000多年後,它也依然能讓人啧啧稱奇。“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廬山看瀑布的經曆,歡迎将體會寫在留言區交流一二。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