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表現手法及作用
(1)對比,對比可突出事物的特點,使好的事物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如張可久的《[中呂]賣花聲?懷古》“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将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靈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以英雄美人的窮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對比,表達了對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隻今惟有鹧鸪飛。”(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凄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蘊含着詩人深沉的曆史思考。
(2)虛實結合,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上阕除“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實寫;下阕寫對别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着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緻寫出了離别的依依不舍。
(3)烘托,烘托屬側面描寫,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後用于寫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此種手法常與渲染手法結合起來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等心情。蘇轼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4)襯托,襯托是烘托的一種,指的是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來陪襯或對照。襯托手法又分兩種:一種是正襯(陪襯),一種是反襯。正襯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寫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以美襯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來襯托,有以動襯靜,以美襯醜,以樂襯苦等。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等都是以鬧襯靜。
(5)動靜結合,動靜結合指在詩中詩人、事、景的動靜有機地結合起來描寫的一種手法。如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詩的尾句與第三句動态的飛燕對照,動靜相間,相映成趣。
(6)白描與工筆,白描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指純用線條勾畫,不加色彩渲染,後用于文學創作,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的一種描寫手法。工筆是指對事物注重細部,進行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如蘇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缫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兩個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達,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種别有情趣的美感。
(7)以景結情,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如王勃的《山中》:“長江悲已滞,萬裡念将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最後兩句寫山上望見實景,映襯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風蕭瑟,黃葉飄飛來襯托自己的悲苦。張可久的《〔中呂〕賣花聲?懷古》:“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詩人叙事時隻寫淫樂不寫敗亡,這種以景結情的手法餘味無窮,耐人尋味。
(8)以樂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屬反襯手法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借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如歐陽修的《踏莎行》“草薰風暖搖征辔,離愁漸遠漸無窮”,以散發芳香的青草與和暖的春風這種樂景反襯詞人無窮的離愁别緒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昔日遊上苑時的熱鬧與美好正顯示了今日處境的凄涼。
(9)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曆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态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屬于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于言外。“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過春風十裡,盡荠麥青青”(姜夔《揚州慢》)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曆一層外,全是用事。“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複中原的決心。“春風十裡”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裡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荠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着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0)疊詞,疊詞是指為了表達的需要,把同一詞接二連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辭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聲聲慢》開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十四個字,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凄苦、複雜而深切的心理狀态,為全詩定下了一個孤獨的感情基調。
(11)雙關,為了使某一字、詞,憑借其本身具有的語音或語意的條件,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獲得雙重意義就是雙關。這種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含蓄、風趣。如韋莊的《憶昔》中詩人不把“無忌”作專名看,取其“無所顧忌”“肆無忌憚”之意,這是雙關;詩人言愁卻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諷,這也是雙關。
(12)想象,想象是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現于紙上。
(13)象征,象征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謙的《石灰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