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益生菌,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家長甚至還了解,在我國隻有7個菌種的9株益生菌可以給嬰幼兒使用。不過,這已經是過去式了。
原來,就在2020年五月底,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标準與監測評估司發布了2020年第4号公告,為嬰幼兒可以使用的益生菌名單,又增加了3種3株。
不過,這份名單來得可并不容易,從2011年一直到2020年,有關部門總共才批準了10種12株。那麼,這些種、株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慎重地對待呢?下面我們就探讨一下。
01益生菌盒子上寫的都是啥?拿到一種益生菌産品,包裝上一定會有下圖中這幾個要素,它們代表的都是什麼呢?
這裡先說說菌種,按照微生物專業上的定義,所謂“菌種”指的是細菌最基本的分類單位,通常指表型特征相似、親緣關系接近的一類細菌群體。也有些定義是從基因角度來說的,比如把基因序列97%以上相同的細菌作為同一個菌種。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無需太過深究,知道同一菌種的菌形态特征相似,且菌株是菌種下的更細分類就行了。
接下來說說菌株,想了解菌株,就要從細菌的繁殖方式說起。細菌繁殖起來可不像人類,還要倆人談戀愛結婚買房子,周圍營養夠環境好的話,隻需一個細菌就能像下圖這樣,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就這樣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從單獨一個細菌培養繁殖而來的細菌們,就是一個菌株了。那麼為什麼要分這麼細呢?這是因為即使是同一種細菌,不同菌株的個性也有可能相去甚遠。比如,同樣是大腸杆菌,我們每個人腸道中都有很多,正常情況下并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還有很多大腸杆菌菌株被廣泛用于實驗室,是科研人員的好幫手,但大腸杆菌中的O157菌株,卻能造成嚴重的出血性腹瀉,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菌種和菌株外,可能有的家長還會注意到,含益生菌的産品上,往往會标注一個“CFU”單位,比如“50億CFU/袋”等等,這個CFU,指的是菌落形成單位(colony forming unit)。
具體來說,把含有細菌的培養液稀釋後,均勻塗在平闆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如果稀釋程度合适,那麼細菌将一個個均勻分布在平闆培養基上,每個單獨的細菌(偶爾是粘在一起的數個細菌)都會以自己為中心向四面八方繁殖擴張,這就形成了肉眼可見的一個個小圓點,這就是所謂的“菌落”,1個菌落可以被記做1CFU。容易想到,隻有活菌才能形成菌落,所以CFU其實可以近似等同于活菌數量。
菌落
搞清了菌種、菌株、CFU後,我們再來談談為什麼給寶寶用的益生菌過了這麼多年才有這幾種。
02益生菌,持證上崗不容易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FAO/WHO)發布的《食物中益生菌健康及營養評價指南》,所謂益生菌,指的是能對宿主健康産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雖然隻有看起來很簡單的短短一句話,但想成為在許可名單上擁有名字的益生菌,可決不是件容易的事。具體來說,它們得通過這些考驗:
活下來
想象一下,假如你上班時,需要闖過槍林彈雨刀山火海,那會是個多麼可怕的情況?可益生菌還真就得面對這樣的問題。由于益生菌需要在腸道中發揮作用,從口腔開始,它們得跨越漫漫旅途才能抵達工作崗位,而這一路上危機重重。
第一個大危機來自胃,胃酸裡含有鹽酸,濃度時有變化,pH值通常能保持在3左右,有時能到1.5甚至更低。胃酸能夠激活蛋白酶幫助消化等等,也能讓跟着食物進來的絕大部分細菌在酸液中折戟沉沙。如果益生菌無法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短暫生存,那麼也就不能到達腸道發揮作用了。所以,研究者會測試各種菌株的耐酸性,挑出那些對胃酸抵抗能力較強的菌株。
通過了胃酸的考驗,第二個大危機則來自膽鹽,膽鹽來自肝髒和膽囊,對很多細菌都有殺傷作用,當益生菌通過胃,就将在腸道中遇到膽鹽,如果抵抗力不夠的話,自然也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所以篩選菌株的時候,也需要進行耐膽鹽的實驗。
除此之外,菌株還得繁殖力強,經得住生産過程的折騰才容易被廣泛應用。考慮到隻有足夠多的益生菌進入腸道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就算是對胃酸和膽鹽耐性較高的菌株,也需要拿“菌命”去堆,才能有足夠的數量安全抵達腸道,這也是為什麼益生菌産品動不動就一份含幾十億活菌。
有效果
再頑強的菌株,進入腸道不能發揮有益的作用也是白搭,所以,隻有那些被研究得很深入,有很多證據證明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菌,才能夠入選。
拿益生菌中鼎鼎大名的羅伊氏乳杆菌來說,下圖就是一小部分關于它的研究——的摘要……
名單上的其他菌,也經曆了這樣的過程。像2020年新入選的瑞士乳杆菌R0052、嬰兒雙歧杆菌R0033和兩歧雙歧杆菌R0071,也都經過了多家機構的認證評估,和很多嬰幼兒的臨床研究。
最後總結一下,隻有确定對人體有益,且能耐胃酸和膽鹽,并且容易被生産的菌株,最終才能被納入名單。不過,就是這樣被精挑細選出來的菌中精英,卻常常沒法達成使命,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03使用益生菌,避開這些誤區益生菌吃了沒效果,往往與下面這些因素有關:
無的放矢
補充益生菌并不是随便買一種吃下去就完事,最好在大夫的指導下,了解具體的症狀,選擇對症的菌株。如果有條件的話,能做個腸道菌群檢測,弄清楚腸道菌群的狀态再有針對性地補益生菌,效果就更好了。
數量不夠
前文中一再強調,由于益生菌進入腸道的路上頗多艱難險阻,所以,必須吃得夠多才能保證有足量活菌抵達腸道。而益生菌是比較脆弱的厭氧菌,存放過久,活菌數就容易顯著下降。具體來說,那種小包裝的益生菌,一次要吃一整袋,如果每次隻吃一點的話,抵達腸道的活菌就太少了,另一方面,袋子中剩下的益生菌也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殺死,下次再吃活菌數也不夠了。
吃法不對
有些益生菌産品,是要用水沖服的,但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涼水刺激孩子腸胃,就用熱水來沖。但對益生菌來說,最适合的溫度是體溫,如果水溫太高,益生菌就當場被燙死了。所以沖泡益生菌産品時,水溫要控制在40℃以下。
好了,關于益生菌的選拔和服用方法,就介紹到這裡,大家隻要記住給寶寶選益生菌時,認準前文圖中的10種12株,就沒問題了。
參考資料:
Robert W. Bauman Ph.D,Microbiology with Diseases by Body System Plus Mastering Microbiology(5th Edition)
食品安全标準與監測評估司,解讀《關于瑞士乳杆菌R0052等53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4号)
鄭躍傑主編 《嬰幼兒腸道菌群和益生菌新進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