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曆史故事諸葛亮的空城計

曆史故事諸葛亮的空城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5:20:17

諸葛亮的形象經過史書與文藝作品的演繹,逐漸變得神格化。仿佛在世人眼中,他就是一個意志無比堅定、智慧無窮無盡的千古萬人。

然而,這世界上哪有這麼完美的人。但凡有點基本史學操守和智商的人,都不會把諸葛亮當成神仙描寫。

事實上,在離諸葛亮并不十分遙遠的南朝,就有人發現了神化諸葛亮的傾向,并利用他史學家的身份,對諸葛亮的形象作了一定還原。

曆史故事諸葛亮的空城計(南朝史學家裴松之)1

裴松之

一、裴松之補注《三國志》

這個人,姓裴名松之字世期,南朝宋代人。他最為後人熟知的事迹,就是為《三國志》作注。

陳壽作《三國志》,囿于史實的缺乏,許多人物傳記都相當簡略,并沒有很好地反映三國時代的原貌。到了裴松之生活的時代,魏、晉兩朝收集的官方檔案、文書和史料逐漸流出,為補全《三國志》提供了材料基礎。裴松之就在這一形勢下,對《三國志》進行了注解,後世稱他的注解為“裴注”。

名雖為注,實際上裴松之的注甚至超過了《三國志》原文的篇幅,成為原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裴注”大大地補充了三國時代的史料,《三國演義》空城計、草船借箭等許多精彩絕倫的小故事,便是從裴松之搜集的材料中脫胎而來。正是在給《三國志》作注的過程中,裴松之對諸葛亮的史料,進行了大幅度的補充和修正,諸葛亮的形象因而變得更加真實。

二、裴松之不信魏晉史料對諸葛亮的記載

裴松之對諸葛亮人物形象的重塑造,簡直是大師級的帶節奏之作。

在原記載中,由于史料簡略,諸葛亮隻是個枯燥單薄的忠臣形象。

曆史故事諸葛亮的空城計(南朝史學家裴松之)2

在魏晉時代士人的議論和雜史中,諸葛亮則是個集上帝視角、火眼金睛、開啟主角金手指、三國争搶的大咖等身份于一身的妖怪。

例如西晉時有位叫郭沖的,自編了幾條史料美化諸葛亮,其中一條内容大概是:某日魏國派刺客來殺劉備,忽然碰見諸葛亮,二人未交一語,諸葛亮隻憑劉備的轉述,便一眼看出此乃刺客……

三國時留傳的私家史作《魏略》,則讓諸葛亮開了天眼,說根本沒什麼三顧茅廬的事兒,諸葛亮早知他要歸入劉備帳下,主動跑到新野給劉備獻計獻策……

最經典的當屬“空城計”的傳說,這條史料也來自曆史發明家郭沖,說諸葛亮與司馬懿提前遭遇,玩了一出空城退敵的好戲,其經過基本與《三國演義》吻合……

簡略失真的記載和烏七八糟的傳說,如果任其發展,都會毀了諸葛丞相的形象。裴松之不能忍。可是要推翻不實記載、重新塑造形象,确實有些難度,畢竟當時距蜀漢滅亡已有160多年,當事人統統死絕,一手材料也散佚的差不多了。

但這一切都難不倒節奏大師裴松之。懷着對諸葛丞相的狂熱崇敬,裴松之開始了他的表演。

三、裴松之戳穿“空城計”謊言

裴松之把最會胡說八道的郭沖拎出來,對他杜撰的五條史料進行逐一批駁。

比如一眼看穿妖怪本相——對不起沒忍住笑,是刺客身份——的段子,既然諸葛亮通過刺客的不凡談吐看出身份,那麼見識如此高遠之人,曹操怎會屈材料讓他當刺客?

邏輯根本就不通嘛。

曆史故事諸葛亮的空城計(南朝史學家裴松之)3

空城計更好批,諸葛亮首出祁山時,司馬懿還在宛城,兩人根本沒照面,何來打仗一事?而且諸葛亮向來謹慎,怎麼會脫離大軍,讓将軍們随意發揮?

雖然并無有力的史料作證,但萬事擡不過一個理。

裴松之以理度之、以情演之,把那些不實之論挨個扒皮抽筋,令人不得不信、不得不服,諸葛亮的妖怪色彩遂逐漸減退。

四、讓諸葛亮更像一個普通人

裴松之堅信諸葛亮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一邊搜集魏晉諸朝的史料,一邊有針對性地選擇能夠補充、重塑諸葛亮形象的材料。

這種做法一點都不新鮮,現如今在網絡上仍是經久不衰的撕逼套路。

說白了,就是先定結論再找材料,所謂的幹貨打臉、實力裝逼,多半脫不出這路子。

隻不過好在裴松之史學造詣和三觀都比較端正,雖然讀者們被帶了一波節奏,但諸葛亮的真實形象在裴松之的注解中,得到了正确的塑造。

比如諸葛亮的精神氣質方面。傳統認知中,諸葛亮是個十分自信、氣度雍容、從來不懼失敗的千古完人。其實人都是血肉之軀,誰能一直堅強,都會有消沉沮喪的時候。

裴松之在《諸葛亮傳》補充了一篇《後出師表》,這篇表文一反《前出師表》自信恒定的氣度,動辄“況臣驽鈍”“何能必勝”“才弱敵強”,消極悲觀之氣充斥眼目,展示了諸葛亮悲觀消極的一面。

其實有懼有怯乃是正常反應,并不影響諸葛亮的形象,裴松之這個加戲實在高妙。

再比如對待失敗的态度。第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傳》隻幹巴巴地記載了一道諸葛亮的上疏,客觀地描述了一下失敗原因,令人難見其誠懇。

這種事放在現在,高級官員犯了錯,不論解釋什麼大家都是不信的。

裴松之神奇地預見《諸葛亮傳》的不妥之處,在諸葛亮上疏之處補注了一條史料,讓諸葛亮承認自己指揮無方,兵多而不能取勝,還親自公示其失誤于天下,命令部屬多給他提批評意見。坦率、誠實、不文過飾非的作風躍然紙上,立時讓諸葛亮增加幾分親和度。

當然裴松之也不全是補諸葛亮的“黑材料”,否則這節奏豈不是帶到溝裡去了。《諸葛亮傳》誇諸葛亮長于巧思,改進損益連弩,發明木牛流馬。隻是言語過于簡練,又口說無憑,令人難以信服。

裴松之在“木牛流馬”處,直接上了一段幹貨史料,這段史料就是木牛流馬的具體造法(由于原文長達492字,此處不再征引),詳細到了尺寸數字,可以說是諸葛亮當年造木牛流馬的真實記錄,這就令人不能不信了。以至于後來《三國演義》寫到“諸葛亮造木牛流馬”這一回,少有的直接引用《諸葛亮傳》原文。要知道,即便是《草廬對》這種名篇,《演義》也做了不小的改動,以便讀者方便理解。

總而言之,正是得益于“死忠粉”裴松之的精心補充和竭力澄清,諸葛亮的真實形象才得以保留一部分原貌,讓我們于千百年之後,能一窺諸葛丞相的風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