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lution,本意是演變發展,翻譯成學術用詞時,使用了「進化」。
很多人認為「進化」應該翻譯成「演化」。
但實際,單單「演化」這個詞,也無法概括evolution。
evolution的動詞是evolve,源于拉丁語,本意是将卷着的物體展開。
所以,evolution最初的意思,根本就不是「進化」或者「演化」的意思。僅僅是生物學家Albrechtvon Hailer,在200多年前,解釋“先成論”所使用的詞彙。先成論認為萬物有着先天的雛形,發育過程中就像“展開”一樣,成長而成。
幾十年後,生物學家Herbert Spencer,第一次把evolution用在了生物演化上。而這個時候,人們對生物演化的理解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等到高等(是的,就是和題主的理解一樣。)
所以這個時候,人們對生物演化的理解,普遍認為是「進化」的。所以,evolution翻譯成漢語「進化」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後來達爾文沿用evolution時,解釋為:
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
如果翻譯成四個字,那就是:叠代變化。
實際在達爾文的解釋裡,它既不是「進化」也不是「演化」,但它也可能包括「進化」或者「演化」。因為modification的詞意是遠遠寬于「進化」和「演化」的。
其實,對于沒有真正完全弄清楚生物evolution的真理之前,解釋為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無異于是最合适的。
我們知道,基因突變是沒有方向性的。這也是大部分人認為evolution應該翻譯成「演化」的根本原因。然而自然對生命的淘汰,卻是有方向性的。例如,生命起源的無氧環境,以及後來逐漸成為有氧環境,都決定了兩個時期生命演化的不同道路。
所以,在一定的範疇下,認為生命是「進化」的,實際并不是錯誤。
但環境卻又是變化的。往大了說,地質年代往往代表着環境的遽變;往小了說,日升月落,甚至是風吹草動,都可能造成一些生物原本的「進化」成了不能适應環境的“退化”。
「進化」的秘密,如此而已。
生命演化,本身隻是基因突變的一個随機過程。但是,環境卻對突變後的個體,進行了選擇。環境是絕對無情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無論簡單也好,複雜也罷。高等也好,低等也罷,任何不能适應環境的生命,全部滅絕。
然而,在環境變化的過程中,那些更能适應環境的個體,往往具有更強的應變性。這就令他們的生命系統,具有一定的複雜性。而生命演化又隻能叠代,也就是做加法。哪怕某一種形狀的消失,也僅僅隻是基因的屏蔽(外顯子轉變成内含子,成為所謂的廢料DNA)。
這就造成了生物的後代往往比祖輩更加的複雜,如果恰好環境的聚變,令它們能無比的适應環境,甚至往往比早期物種,更加具有競争性,于是就出現了「進化」的實質。
但同時,如果一個物種,從誕生一開始,它們就一直适應環境,它們就會成為所謂的活化石,隻會在同樣的體系下随機的「演化」,不會存在所謂的「進化」。例如,藍藻。
也就是說,生物的「演化」是無定向的,在環境的參與之下,一些生物系統出現一系列的變化,更加的複雜且具有應變性,它們更加的适應後來的環境,于是出現了本質的「進化」。
我在神經系統革命的那個回答裡,有個關于抛硬币的比喻。為了幫助理解生物「進化」的本質,我在這裡進行一個比喻的變形:
生物演化的随機性,就如同我們抛硬币,正反面的随機性。例如,抛硬币10次,就是生物随機演化10次。讓1萬個人來猜硬币,凡是猜錯一律槍斃。那麼抛了10次硬币之後,大概會有幾個人依舊能活下來。
硬币的判斷越往後,越顯得更加的高級、複雜,或者具有「進化」性,但本質上,隻是恰好猜中了而已。
地球環境受到宇宙射線、太陽活動、地殼運動、火山地震、大氣洋流等各種各樣的影響。當生命經曆一場物種大爆發之後,環境淘汰了所有不能适應環境的,于是給人優勢種「進化」了的表象。
參考文獻
顧紅雅. 有關Evolution的中文翻譯[J]. 植物學報, 2015, 050(002):14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