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睡前喝兩口水,就會有尿意,必須去趟廁所才安心上床。也有一些人,喝水幾小時後都不需要去廁所。
從醫學角度,喝水後,間隔多久排尿算正常?
《生命時報》采訪專家,解讀影響尿液生成的機制,告訴你健康的排尿應該什麼樣。
受訪專家
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北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 王建業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楊勇
喝完水,隔多久上廁所正常?
最佳答案:B。水在體内變成尿的時間,最短隻需要6~8分鐘,最長則需要120分鐘左右。不同的人,尿液形成速度不同。
大多數情況下,水在體内正常代謝需要30~45分鐘,相當于學校裡一堂課的時間。
水變成尿之後,會儲藏在膀胱中,排出的是快是慢,還要看膀胱的大小。一些人天生膀胱就比較小,存儲的尿液容量也就比較小。
通常來說,正常成年人的膀胱容量為350~500毫升,女性的膀胱容量一般小于男性;新生兒膀胱容量很小,約為成人的1/10。
排尿間隔取決于6個因素
水在體内停留時間長短,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包括飲食、身體是否缺水、氣溫高低等。
如果一喝完水就特别想排尿,或者喝水多卻無尿意,可以先自測有無以下情況:
1
飲食鹹淡
吃得過鹹時,排尿的時間會長一點,因為鹽會造成水在體内潴留。
體内每潴留1克食鹽,就需111.1克水與之配成“生理鹽水”儲存在組織,血管中的水分會增加。
2
吃得多少
宴會前什麼也沒吃就猛灌啤酒,很快就想上廁所;而吃了東西,尤其是吃主食後再喝酒,就不太容易有尿意。
原因很簡單,食物像海綿一樣吸附了水,延長了它排出的時間。
3
機體是否缺水
運動完出一身汗,身體高度缺水,喝的水全部被吸收,形成的尿液就比較少,所以喝了很多水,也可能難以有尿感。
4
氣溫高低
天氣太冷,水分很難通過汗液揮發,隻能變成尿液,就讓人老想上廁所。
5
情緒因素
精神壓力過大的人排尿次數增多,夜尿頻繁。很多人緊張時,就會有想去廁所的沖動。
6
有無憋尿習慣
如果平時經常憋尿,膀胱的敏感度會有所下降,即使喝很多水,身體也能适應,不會那麼快産生尿意。
健康排尿有個衡量标準
除了看排尿的時間間隔外,健康的排尿還有兩個指标:
很多人以為老想尿,肯定是腎虛。其實,大多數尿頻都和腎無關:
有些人小便次數多,是因為老覺得有尿意,這時可以自查一下:尿意很急,可能是膀胱過度活動症;尿意隐隐的不太急,可能是感覺神經過敏,或泌尿系統感染引起的膀胱慢性炎症。
夏天如何讓排尿順暢?
夏季氣溫高,天熱時出汗多,體内的水會更多地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因此夏天往往喝水多卻排尿少。
但天氣炎熱的盛夏,膀胱和尿道感染高發,為了讓排尿順暢,要注意多喝水、不憋尿等。
1
避免憋尿
憋尿不僅讓膀胱過度充盈,甚至造成排尿困難、尿潴留和腎功能衰竭。
2
減少久坐
男性的前列腺怕久坐,特别是長時間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容易引起前列腺充血。建議每坐1小時,就站起來活動身體。
3
保證每日飲水量
當飲水量減少時,尿液會濃縮;排尿次數減少時,尿液内有害物質會長時間積聚濃縮在後尿道,這都會對前列腺、腎髒、膀胱造成損害。
對健康成年人來說,每日飲水量不應少于1500毫升,盡量保持尿液顔色呈清亮淡黃色。
4
減少煙酒刺激
煙酒等對尿道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會引起會陰部位的充血腫脹和不适,還可能引起前列腺和膀胱頸的充血。
5
做提肛運動
提肛運動可使骨盆底肌肉及周圍神經功能、血液循環活躍,有利于順利排尿。▲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