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新月異的高州城。王媛 攝 |
12月28日至30日,茂名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大會報告提出以關鍵領域為突破口,努力實現産業發展、城鄉融合、生态文明、融灣強帶、民生社會“五個開新局”,加快建設産業實力雄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新增長極。
會議期間,茂名市委書記袁古潔到高州代表團參加分組讨論,寄語高州要主動融入全市發展大局,找準發展定位和着力點,以更大力度推進産業發展,争做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标兵。
細讀茂名市黨代會報告,“兩軸”發展布局、全國百強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區域醫療高地等關鍵詞與高州未來發展密切相關。
●南方日報記者 楊建雄 通訊員 吳志雲
關鍵詞1
“兩軸”發展布局 提升城市整體發展水平
茂名市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後五年,茂名要堅持“兩軸”發展布局,把城市和産業發展重點布局在“兩軸”。其中,南北中央發展軸以茂名大道為主線,輻射電白、茂南、高州、信宜城區和高新區、共青河新城、高鐵新城,沿軸線重點發展“宜居生活圈”“便利交通圈”和“産業創新圈”。
高州市是茂名市域副中心城市,從定位來看,打造“宜居生活圈”“便利交通圈”和“産業創新圈”,高州重任在肩,責無旁貸。
現下,高州距離打造“三圈”的目标還有多遠?
近些年,高州堅持抓擴容促提質,城東、寶光、城南等片區建設成效明顯,城區建成區面積由32平方公裡拓展到37平方公裡。新建市政道路23.1公裡,改造市政道路45公裡。通川大道、永青大道、桂圓東路、鳳凰西路等道路建成通車,沿江路竹欄街段、寶塔路、潘仙路、桂圓西路、府前南路、光明北路等困擾城市發展多年的斷頭路順利打通。此外,還新建了第二自來水廠、迎陽廣場、檔案館,改造完成筆架山、挂榜嶺、文筆嶺、觀山公園和運動場,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産業發展方面,高州近年可用“提質增效”四個字總結。截至目前,金山農副産品加工産業集聚區、金山金屬制造産業集聚區、石鼓水産品加工集聚區、城東醫藥健康産業集聚區、長坡輕工紡織産業集聚區逐漸形成,全市主導産業發展平台已經搭起,發展思路越發清晰,産業集群效應日漸顯現,初步形成了以農産品加工、醫藥健康、金屬制造和紡織服裝等産業為支撐的主導産業發展格局,四大工業主導産業産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産值的68.4%。
在10月底召開的中國共産黨高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打造“城市發展的高州範例、實體根基越來越厚的實力高州”被列為未來五年發展目标任務。
高州提出,将堅持“新城建設與舊城改造同步推進,設施完善與民生改善同步實施”的原則,推進城市擴容提質,創建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同時,把“一園多區”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來抓,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來建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平台來經營,主動對接“雙區”“兩個合作區”産業溢出,更大範圍整合資源,加快培育和壯大農産品加工、醫藥健康、金屬制品、輕工紡織四大主導産業。
未來,高州将圍繞“兩軸”布局生産力,适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區域内道路快速化建設和路網密度提升,強化規劃管控,完善配套支撐,推動發展要素進一步集聚,着力提升城市整體發展水平。
關鍵詞2
全國百強縣 高州向更高目标發起沖刺
縣域是城市發展的底盤。茂名市黨代會報告提出,高州市要力争進入全國百強縣。這意味着,高州必須帶頭沖鋒,作為其他縣市的标杆沖刺更高的目标。
紮實的經濟發展基礎一直讓高州底氣充足,這也是高州進入全國百強縣的優勢所在。2021年,高州已進入“空明斬”全國百強縣、浙江大學“兩山”發展全國百強縣兩大榜單。從高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來看,高州對自己顯然有更高的目标要求。
高州提出,将深化和完善“1 1 6”工作思路,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邁進更高水平的全國百強縣,争創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全省鄉村振興示範縣,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當前,高州全市地區生産總值633.58億元,實現年均增長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02億元,年均增長4.7%;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61.84億元,年均增長8.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43億元,年均增長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6元,年均增長8.2%。
善弈者謀勢。高州正立足定位謀篇布局,持續聚力産業、交通、城市建設和生态保護等領域,全方位多層次激活發展新動能。
當前,高州把“一園多區”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來抓。廣藥王老吉粵西生産基地、生命一号大健康産業園等一大批項目落地建設,協鑫能源、綠能環保、傲新生物等一大批項目建成投産,京基、溫氏、海大、樂天科技等一大批企業投資高州……
高州明确,金山工業園重點發展金屬制品和新能源,城東園區重點發展醫藥健康和農産品加工,蒲康園區重點發展皮革制品,石鼓園區重點發展輕工紡織和水産品加工,長坡園區重點發展輕工紡織,分界園區重點發展農産品加工。
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方面,高州正加快申報省産業集聚發展區、省高新科技産業開發區、特色産業園,争取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快園區征地擴容,依法處置閑置土地,盤活用地資源,為工業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為全力抓好招商引資,高州将成立專門招商機構,組建高水平的專業招商團隊,創新招商方式,開展精準招商、産業鍊招商、敲門招商、靶向招商。并深入“雙區”“兩個合作區”和各地商會,依托資源禀賦、比較優勢、産業基礎,實施強鍊延鍊補鍊行動,重點招引主導産業中投資強度大、産業鍊長、成長性好的大項目、好項目。
關鍵詞3
農業農村現代化 構建“一心一帶三區多園”總體布局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茂名市黨代會的一大熱點。聚焦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報告提出,高州要率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高州,七山一水兩分田,土壤肥沃,地貌多元,氣候多樣。一江十河編織在田園山水風光中,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溫室大棚,成為四季彌漫着花果魚米香甜的農業天堂。
立足資源禀賦優勢,一直以來高州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大力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體推進,力促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數據顯示,高州農林牧漁總産值272億元,多年位列廣東縣級市第一,形成了以荔枝、龍眼、香蕉等嶺南特色水果為主導,畜禽、水産等為輔的優勢特色産業體系。其中,高州荔枝年産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世界每十顆荔枝就有一顆來自高州。
近年,高州以構建“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為抓手,大力推動農業生産向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轉型。目前,全市有6種農産品種植面積超20萬畝,6種農産品年産量超20萬噸,有國家地理标志農産品5個、國家名特優新農産品11個、省級農産品區域品牌41個,發展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2家。
在農業農村現代化賽道上,高州将如何當好排頭兵?高州提出,将走農業設施化、園區化、融合化、綠色化、數字化的農業現代化之路,着力打造嶺南特色顯著的優勢特色産業農業現代化示範區,集成全國重要的嶺南特色水果現代化示範區、粵西地區重要的外向型漁業創新升級引領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優質菜籃子産品供給基地、粵西地區全面鄉村振興的重要展示窗口。
在推進路徑上,高州将農業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突出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完善、農産品精深加工、新型經營主體壯大、“三品一标”和數字化建設等。
在建設布局上,高州将構建“一心一帶三區多園”總體布局,即農業農村現代化示範中心,嶺南優勢特色産業融合發展帶,南部農業現代化先行區、西北特色農業優化發展區、東北生态旅遊農業提升區,以及荔枝、龍眼、香蕉、蛋雞等多個産業園,形成“一特一園、多園成群”的發展格局。
關鍵詞4
區域醫療高地 支持市人民醫院建設省高水平醫院
茂名市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加快健康茂名建設,積極推進“三醫聯動”改革,強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支持茂名市人民醫院、高州市人民醫院打造區域醫療高地,建設高水平醫院。
作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第二批國家級示範縣,高州是全省“大病不出縣”的樣本,僅人民醫院一家收治跨市住院的疑難危重症患者就是粵西其他三級綜合醫院的2—6倍水平,群衆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就在不久前,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布《2020年廣東省DRG住院醫療服務綜合評價分析報告》,全省三級綜合醫院DRG能力指數排名前三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作為我省“大病不出縣”樣本而備受關注的高州市人民醫院,其DRG能力指數在全省131家三級綜合醫院排名第18,是進入全省前20名的唯一縣域醫院,也是粵西地區進入全省前20名的僅有兩家醫院之一。在醫療服務效率上,高州更是位居全省排名第6,高性價比的優勢凸顯,增強了群衆獲得感。
在這份含金量十足的官方“省考”成績報告中,地處山區縣域的高州市人民醫院,跟資源優越的省部級醫院、地市級醫院比賽,同一标準拼醫療技術難度、收治病種的廣度、學科建設等核心能力。“同台競技”之下,高州市人民醫院綜合服務水平“領跑”大部分地市級醫院,甚至堪比一些省城醫院水平。
近些年,高州順應國家醫改要求,以解決群衆就醫難點痛點為導向,瞄準縣域大病重病的“疾病譜”發力,推動高州市人民醫院本土技術人才的高層次交流與成長,并在政策資金、設備更新、人才配備、技術創新上傾斜扶持品牌專科、特色專科的技術優勢。
目前,高州市人民醫院建成省級專科5個、高校學科2個、省級研究基地6個,通過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資格認定,獲認證為國家标準版胸痛中心、高級卒中中心,可開展237個常見病/疑難病和223個關鍵手術/技術當中97%的項目。在該院強力拉動下,高州縣域内住院率從2016年以來連續保持在95%左右,把國家2020年實現“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标提前4年落地,走出了具有高州特色的分級診療之路。
高州明确,未來将持續鞏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支持市人民醫院建設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縣強、鎮活、村穩、上下聯、信息通”的縣域三級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醫療服務保障水平。
▉聲音
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書記王土瑞:
力争進入更高水平
全國百強縣
“報告政治站位高、成績總結實、發展定位準、工作思路清、重點舉措新,是指導今後五年茂名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茂名市黨代表、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書記王土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黨代會報告描繪了激動人心的藍圖,勉勵高州力争進入更高水平全國百強縣,率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對高州的巨大鼓舞和莫大鞭策。
12月28日,茂名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開幕,王土瑞在會場聆聽了報告。開幕大會後,茂名市委書記袁古潔參加高州代表團分組讨論,要求高州要主動融入全市發展大局,找準發展定位和着力點,以更大力度推進産業發展,争做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标兵。
“這些工作要求既是茂名市委對高州工作的殷切期望,也是高州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王土瑞說,高州進入全國百強縣,率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有基礎的、有優勢的。高州将堅決按照茂名市委的要求,找準發展定位和着力點,切實把基礎打得更牢固、把優勢發揮得更充分、把補短闆工作做得更紮實,邁進更高水平的全國百強縣,率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近些年,高州搶抓機遇、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紮實推進高州高質量發展取得較好成效。202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33.58億元,五年年均增長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6元,年均增長8.2%;建成了一批市政幹道,城區建成區面積由32平方公裡擴展到37平方公裡。成功創建了省衛生城市,23個鎮全部通過省衛生鎮暗訪測評和技術評估。去年,根子元壩村參加省鄉村振興擂台賽奪得冠軍。今年,分界鎮整鎮出征、再次奪得冠軍,并且今年1月高州被确定為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縣,11月入選全國首批創建農業現代化示範區。
成就鼓舞人心,藍圖催人奮進。王土瑞表示,未來高州将從五個方面“抓好藥方”,認真落實這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在茂名發展大局中作出新的高州貢獻——
一是着力加強産業發展,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推動高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一園多區”建設,強化精準招商、強鍊延鍊補鍊招商,加快培育和壯大農産品加工、醫藥健康、金屬制品、輕工紡織四大工業主導産業。尤其是加快廣藥王老吉項目建設,推動高州荔枝産業升級,推進高州産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着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投資穩定增長,改善發展條件。積極配合上級建設高速公路,加快縣道鄉道建設和改造。完善城市路網,形成主城區新“外環”,推動城市擴容。推進5G網絡、新能源充電樁、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創建。
三是着力加強“三農”工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振興高州樣闆。抓好“縣一片、鎮一村、村一組”,引領和推進全域全面鄉村振興。全面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确保“村村過關”。推進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發展“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民宿。鞏固提升省衛生鎮創建成果,推動鎮村同建、同治、同美。加大耕地保護力度,确保糧食種植面積和産量隻增不減。
四是着力加強民生保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水平。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鞏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争創國家健康促進縣;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加大生态保護力度;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
五是着力加強黨的領導和建設,旗幟鮮明講政治抓政治,為高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五化”一線工作法,尤其是抓好“清單式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基層抓落實的能力。同時,形成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抓好黨建綜合考核,推動黨員幹部擔當作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