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減少快遞過度包裝的建議

減少快遞過度包裝的建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5 12:43:16

近年來,電商平台、快遞企業及專業的回收公司都在快遞物流包裝的綠色環保上做了不少文章。比如,有企業采用了物流主動回收的生鮮箱、循環包裝來實現配送;有快遞公司推出可以重複使用的PP材料(聚丙烯)快遞箱;在一些城市,還有鼓勵用戶送回包裝獲得積分、小禮品的活動,以培養新的使用習慣……快遞包裝的循環回收目前發展如何?大面積推廣需要從哪些方面破題?

可循環快遞箱更節能環保

專家:要培育電商與消費者使用習慣

南京市民王先生因為工作原因要經常快遞商品,最近他在家附近的快遞網點發現了一種新的可循環快遞箱。“這個循環箱挺好的,正常收費跟平常用的紙箱一樣,但是這個要比紙箱堅固,而且還可以循環使用,又節能環保。”

減少快遞過度包裝的建議(物流高峰帶來快遞包裝堆積)1

可循環快遞箱與平時的紙箱不太一樣,它的外殼要堅硬許多,開口處用魔術貼粘合,通常可循環使用70次以上。江蘇某速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世裡表示,降本增效的同時,這種箱子也更加安全環保。“它是全PP材料,整箱材料97%以上可回收,覆蓋全國170個城市。2022年預計保有230萬個循環箱,預計循環次數達到3800萬次。”

除可循環快遞箱外,“綠色包裝”正以更多的形式出現在消費者身邊。有用戶發現,近幾年來,一些平台在配送生鮮食品時,不再是通過清一色的白色泡沫箱保溫,而是使用可以回收的保溫周轉箱來實現貨物配送。例如,很多消費者都見過藍色的生鮮保溫周轉箱。如果不能面簽,用戶将貨品取出之後,将空的周轉箱放到原處,之後快遞員會再來取走,以此循環使用。

減少快遞過度包裝的建議(物流高峰帶來快遞包裝堆積)2

△生鮮周轉箱

數據顯示,每個生鮮保溫周轉箱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年半,平均單箱使用次數130次。僅2021年一年,使用循環保溫箱就達6000多萬次,這一過程中,可以減少消耗一次性泡沫箱6000萬個,減少一次性冰袋約6萬噸,減少幹冰使用約3萬噸。

改變快遞箱的材質,推廣循環使用,隻是“綠色包裝”的一個環節。在業内人士及專家看來,培育兩端——即電商與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會長徐勇介紹說,我國的快遞業務結構當中,80%以上是電商快件,由快遞公司提供的包裝箱不到5%,“大部分是電商來提供,還有一些用戶自己提供的包裝箱。它的源頭是在電商。”

減少快遞過度包裝的建議(物流高峰帶來快遞包裝堆積)3

△可循環快遞箱

倡導原箱發貨減少包裝

鼓勵消費者完成包裝的回收利用

目前多個電商平台已嘗試與商家合作,倡導原箱發貨來減少紙箱、填充泡沫等物品的使用。比如,有消費者發現,今年“618”期間,一些類似牛奶、飲料等本身有較為完整和堅固的包裝箱的産品,快遞時不再加用新的包裝了。

減少快遞過度包裝的建議(物流高峰帶來快遞包裝堆積)4

△原箱發貨

某物流公司總經理王昊蘇表示:“我們要帶動商家和企業一起去做,鼓勵商家從倉内發出去商品的時候拿基礎的箱子、包裝盒去發貨,而不用額外再加一個包裝盒或者再添加各種各樣額外的膠帶紙,這是一個很大的減碳或者綠色環保的措施。”

另外,從消費端入手,鼓勵消費者主動完成包裝的回收利用,是破題的另一個關鍵點。一些城市社區中安放了回收櫃、快遞驿站投放回收箱,一位用戶說,主動完成投放,有時還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或小禮品。

減少快遞過度包裝的建議(物流高峰帶來快遞包裝堆積)5

△有用戶展示自己通過回收快遞包裝領取的雞蛋

各個企業目前有不同探索

可以統一包裝打通企業間的循環

當商家及用戶消費習慣逐漸培育之後,就需要探尋一條可執行的循環路徑——如何讓包裝低成本地從用戶手中再次回到快遞企業或商家那裡?某公司物流項目負責人段豔健介紹說:“我們的循環包裝是依托于自建的正逆向物流體系來完成的。比如無法當面簽收,首先可能會進行二次上門回收,造成成本偏高。另外,如果消費者沒有意識幫你去暫存,也有可能存在丢失風險,這是目前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

各個企業目前有不同的探索。例如,有的可以通過識别碼來進行管理,實現對包裝的全流程監控;有的在面對使用可循環包裝的客戶時,通過鼓勵用戶面簽,直接将包裝帶回。

段豔健認為,如果可以統一包裝,或許可以打通企業之間的循環,讓回收的路徑更寬一些。“通過在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之間的流轉循環使用,同時再最大化地将快遞網點和驿站的這些末端資源利用起來,結合社區的回收站模式,能夠實現循環保證的高效回收和流轉。”

這一觀點也被徐勇所認可,“長遠來看,需要政府引導,推出行業标準,以城市為單位來建立快遞包裝的循環與回收體系。”

總台記者/周益帆景明

來源: 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噢組詞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