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秋分節氣養肺養胃

秋分節氣養肺養胃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03 21:39:48

2022年9月23日,節氣進入秋分。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6個節氣,是秋季90日的一半,此時太陽到達赤道,晝夜平分,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晝夜溫差越來越大,氣溫下降明顯,進入深秋。

秋分節氣養肺養胃(24節氣飲食養生秋分)1

秋分養生也應遵循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狀态。秋分養生,首要避涼燥。深秋氣溫低,燥而涼,人們易鼻咽幹燥、口舌幹燥、聲音嘶啞、幹咳少痰、皮膚粗糙及發癢、便秘。

燥則潤之”,預防秋燥應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如香蕉、梨子、葡萄,及銀耳、百合、核桃、芝麻、紅棗、蜂蜜等滋潤之品。

使用滋潤一些的護膚品,外出穿着長袖,避免陽光直射皮膚。及時添衣防寒,避免感冒。堅持冷水洗臉可增強顔面抗寒能力,腳要注意保暖,保持“頭冷腳熱”。

秋季情志調理,要培養樂觀情緒,适度增加戶外鍛煉,也能讓人神清氣爽。登高遠眺很容易趕走憂郁、惆怅等不良情緒。

秋分适宜戶外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八段錦、騎自行車、慢跑、登山等,以調養肺氣,提高髒腑功能,有利于增強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以及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秋分起居應早睡早起,以防秋乏。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則順應陽氣的舒長。注意保暖,避免着涼。

秋分節氣養肺養胃(24節氣飲食養生秋分)2

秋分節氣養肺養胃(24節氣飲食養生秋分)3

飲食養生,每日踐行。秋分飲食養生:減辛增酸防傷肺,溫和清淡溫脾胃。

秋分仍需謹慎貼秋膘,忌食大熱進補之品,沒有必要過分滋補。

飲食宜“減辛增酸”,少吃蔥、姜、韭菜這類辛辣食物,多吃些秋梨、葡萄、醋等酸味食物,可生津潤燥,預防秋燥傷肺。

秋分後天氣轉涼,飲食應溫和清淡,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不吃肥甘厚味,過于油膩傷脾胃食物,避免暴飲暴食。

早晨喝粥最養胃,涼燥明顯,晨起可煮一些滋潤的粥類,選擇枸杞、百合、山藥、茯苓等容易消化的滋補食物。早晨喝上一碗熱粥,不但讓腸胃得到滋養,減少消化系統的負擔,還能補充營養,為一天的工作養精蓄銳。

脾胃虛寒者,應忌食生冷食物,可多吃些溫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藥、南瓜、藕粉、面條、馄饨,這些食物相對比較容易被腸道消化和吸收,不會增加腸胃的負擔。水果蔬菜可以選擇菠菜、白菜、蘋果、橙子等。

秋分時節食療、藥膳、代茶飲方

蓮子百合大棗枸杞粥

秋分節氣養肺養胃(24節氣飲食養生秋分)4

蓮子功效: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止帶,養心安神。

百合功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補肺陰清肺熱,止咳化痰,養心陰清心熱,甯心安神,養胃陰清胃熱等。

大棗功效: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養心補脾,保護胃氣。

枸杞子滋補肝腎,明目,益精血。

秋季此四物熬粥,可滋補五髒,滋陰潤燥。為秋季調補之佳品。尤宜于秋燥,心神不甯,脾胃不和,髒腑虛弱者。

冰糖川貝炖雪梨

川貝母3克,鴨梨1個,冰糖适量。将鴨梨清洗幹淨,從上部1/3處橫刀切開,挖去梨核,使梨呈内空的小碗梨盅形。

把梨盅放入蒸碗,川貝母粉倒入梨中,再把梨上部蓋好,用竹簽固定,蒸碗中加入冰糖和少許水,隔水蒸約40分鐘即可。

連梨肉、帶湯水一起食用。

川貝母功效可清肺熱、潤肺燥、化痰止咳。雪梨生津止咳,可緩解秋燥引起的咽喉腫痛、口幹舌燥、咳嗽痰多等症狀,尤宜于肺熱、肺燥,咳嗽、黃痰者。

雪梨銀耳紅棗蓮子湯

雪梨1個、銀耳30g、蓮子20g、紅棗5枚。雪梨去皮切成塊,銀耳一朵、蓮子若幹和紅棗10餘粒泡發洗淨。

秋分節氣養肺養胃(24節氣飲食養生秋分)5

雪梨、銀耳、紅棗、蓮子和冰糖适量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水量大約是所有食材的2-3倍),大火炖開後轉小火1小時即可。

此湯具有潤肺鎮咳、健脾滋陰之效,适宜于秋燥,脾虛不耐滋補者。

代茶飲方

秋分節氣養肺養胃(24節氣飲食養生秋分)6

選用合适的中藥材适量每日沖泡代茶飲,常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代茶飲的中藥,每次抓取5-10g,開水沖泡,每日飲用3-5杯即可。

秋季尤宜飲用以滋陰潤肺、健脾和胃為主的代茶飲方。秋季飲用烏龍茶最理想。烏龍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熱,溫熱适中,既能消除體内餘熱,又能恢複津液。有潤喉、生津、清熱作用。非常适合秋季幹燥的氣候裡飲用。

姜蘇茶

生姜3~5片、紫蘇葉3~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天喝3~5杯即可。

秋分後天氣轉涼,常見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均可服用此茶,可起到緩解作用,尤宜于涼燥傷肺、脾胃虛寒者。

蜂蜜柚子茶

柚子富含鈣和維生素C,其天然枸橼酸能夠促進腸胃的運動,行氣消食、清熱去火。蜂蜜補益脾肺、潤燥止咳、潤腸通便。制成蜂蜜柚子茶,清香滋潤,消食解膩。加入綠茶或紅茶,口感更佳,尤宜于秋季潤肺健脾和胃。

作者介紹:

李金輝、北京老年醫院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博士,主修心血管疾病。注重整體,專于辨證,古為今用,以中馭西,擅長中西醫結合診療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病等心腦血管病以及肝膽脾胃病等中老年病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