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華為mate50和蘋果14選擇

華為mate50和蘋果14選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5:14:04

華為mate50和蘋果14選擇?9月的智能手機市場向來熱鬧,今年尤甚:先是9月6日華為最新旗艦手機 Mate 50 系列正式露面,緊接着是9月8日的蘋果iPhone14系列、9月15日的榮耀X40……各品牌不僅發布智能手機,還有其他消費電子産品及全新的軟硬件成果而往前追溯,8月底的OPPO2022開發者大會,發布了新一代操作系統ColorOS 13以及首個自研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往後展望,則有被稱為“國産最強折疊機”的vivo X Fold ,有望9月底亮相,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華為mate50和蘋果14選擇?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華為mate50和蘋果14選擇(華為Mate50捅破天正面硬剛蘋果iPhone14)1

華為mate50和蘋果14選擇

9月的智能手機市場向來熱鬧,今年尤甚:先是9月6日華為最新旗艦手機 Mate 50 系列正式露面,緊接着是9月8日的蘋果iPhone14系列、9月15日的榮耀X40……各品牌不僅發布智能手機,還有其他消費電子産品及全新的軟硬件成果。而往前追溯,8月底的OPPO2022開發者大會,發布了新一代操作系統ColorOS 13以及首個自研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往後展望,則有被稱為“國産最強折疊機”的vivo X Fold ,有望9月底亮相。

從公開報道看,各品牌新品的市場反響似乎都很不錯,尤其在9月16日iPhone14系列發售首日,再次出現了“一機難求”“黃牛加價”等現象。

對品牌而言,自然不會給自己的新品銷售“潑冷水”,公開介紹也是“王婆賣瓜”。但對消費者而言,那些充滿專業術語、參數指标的介紹,靠譜嗎?比如,類似華為的“捅破天”衛星通信功能、蘋果的仿生芯片等賣點,到底是噱頭還是名副其實?

這些功能經得起檢驗

随着國産智能手機的發展,類似“華為正面硬剛蘋果”等标題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公衆視野。但從第三方機構的分析看,國産手機在高端市場的占比仍低于蘋果,部分技術與蘋果仍有差距。

那麼,包括華為在内的國産手機,到底有哪些技術可圈可點?比對消費者評價和業界分析,國産中高端智能手機的以下功能已經經過了市場檢驗,且基本實現“蘋果無,國産有”

其一是續航與快充。總體而言,國産智能手機的續航能力要優于蘋果,同時,大部分中高端國産手機均支持“快充”,有助于緩解用戶的“電池焦慮”。

在國産手機中,OPPO是最早進入快充領域的品牌,在2014年就推出了支持VOOC閃充的Find 7。如今, 65W已經成為手機快充功率的主流,能支持國産手機在10分鐘左右從剩餘電量不足10%達到電池容量超過50%。眼下,部分品牌的旗艦款甚至支持100W以上的超級快充,如iQOO 10 Pro的手機快充功率已經提升至200W,10分鐘就能充滿一部手機。

相比之下,蘋果手機的續航和充電仍延續傳統技術,曆經數代都未有創新突破。

其二是攝影效果的優化。智能手機的拍攝效果來自軟硬件配合。其中,硬件包括攝像頭本身,有感光度、像素等硬件指标。在這方面,國内外手機品牌各有所長,除了品牌自研,徕卡、蔡司等知名鏡頭生産企業均已成為手機品牌的合作方。而在軟件方面,往往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由手機系統對拍攝環境、對象作出準确評估,繼而自動調整,優化拍攝效果。

從實際拍攝效果看,國産品牌更舍得為硬件砸錢,也更願意通過軟件投消費者所好,最終呈現的攝影攝像效果往往更符合消費者期待。

不過也有消費者提出,部分國産手機的軟件自動調整存在“用力過猛”的情況,與蘋果手機的拍攝效果相比,部分國産手機“太過美化”,而蘋果手機“比較真實”。

這些功能值得期待

除了以上兩項特點外,國産手機的硬件和軟件發展還有不少新成果。但由于是新成果,最終的市場表現有待觀察,目前隻能說前景可期。

一是新材料的應用。典型案例是華為新款Mate 50系列中部分型号采用的“昆侖玻璃”。“昆侖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中注入複合粒子,使得其面闆中含有大量高強度納米晶體,因此獲得了業界首個瑞士SGS五星抗跌耐摔認證。根據華為提供的官方數據,Mate 50 Pro昆侖玻璃款産品的整機耐摔抗跌落能力是普通玻璃款的10倍。

“抗摔”是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重要期待,蘋果等海外巨頭也不斷強化面闆堅固度。不過從目前成果看,華為的“昆侖玻璃”略勝一籌。

在新材料的研發中,國産手機還紛紛聚焦折疊屏,折疊屏手機的屏幕需要兼顧堅固度與柔韌性。對此,華為、vivo等都給出了不錯的解決方案。相比之下,蘋果手機的外觀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也沒有折疊款産品。所以,對喜歡折疊屏的消費者而言,國産智能手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不過,折疊屏産品的定價普遍較高。

二是衛星通信能否落地民用。此次華為Mate 50系列被稱為“捅破天”,是因為該系列手機成為全球首款接入衛星通信的大衆智能手機,沒信号也能發消息。目前,華為手機僅支持單向衛星通信,也隻能發送文字消息。有業界人士據此評論:“啟發意義更大”。

蘋果新品同樣支持衛星通信,而且是雙向通信,但也有短闆:一來該技術隻支持部分地區(并不包括中國),而且為收費服務。二來目前蘋果也僅支持發送文字消息。

所以,綜合國内外研發成果,隻能說:“智能手機 衛星通信”的新賽道已經展開,但赢家尚未誕生。

三是打通全場景與全生态。這是蘋果系列産品的重要優勢之一。蘋果基于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統,構建了一個囊括智能手機、平闆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表、智能電視等各種消費電子産品的生态系統,打通不同的應用場景,且可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任意切換,所以很受“果粉”喜歡,也由此積累了相當忠實的消費群體。

相比之下,國内品牌此前均聚焦單品研發,所以在場景和生态營造上,要比蘋果慢幾拍。但積極的信号是,國内品牌加大了全品類、全場景和全生态的研發,并且主動破除“門戶之見”,不僅打通自有品牌的不同産品,而且打破不同品牌間的隔閡,實現無線互聯。

例如,榮耀在發布X40系列手機的同時,也發布了MagicBook X系列筆記本、榮耀平闆X8等全場景産品,以及預告了将于今年四季度亮相的MagieOS7.0系統,該系統已與安卓及Windows系統打通。也就是說,榮耀的産品不僅内部互聯,而且能與使用其他操作系統的智能産品互聯,既方便用戶協同作業,又能降低用戶的換新成本。

同樣地,OPPO在今年的開發者大會上,也發布了旨在打通不同設備和場景的新一代操作系統ColorOS 13以及首個自研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旨在連接不同設備、系統和服務。OPPO的“野心”似乎更大一些,表示要借此“構建以人為中心的泛在服務”,在物聯網、互聯網服務以及智慧健康等方面加速生态布局。

應當說,這些創新成果已經觸手可及,不過它們到底能連接哪些設備、為消費者提供哪些便捷,仍舊有待市場檢驗。

這些方向有待加強

不難發現,國産手機或者說消費電子品牌的創新成果可圈可點,而且有許多已經邁入世界一流行列,能與蘋果等老牌巨頭平分秋色。

但多個第三方機構的銷售數據顯示,在高端智能産品市場,蘋果的優勢仍舊明顯。究其原因,國産品牌的“底層基礎”還有待加強。

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是,國産品牌還無法為手機的核心性能“做主”。大部分國産中高端智能手機的芯片均為高通骁龍,操作系統均基于安卓設計。這意味着高通和安卓掌握了這些手機品牌的“命門”。

然而,蘋果的自研芯片A16、自研操作系統IOS在系統穩定性和操作流暢性上,仍有明顯的優勢。而且,這些自研硬件和軟件的結合,還能彌補了蘋果産品的部分短闆。例如,雖然蘋果手機的電池容量比很多國産手機都小,但基于蘋果的A系列芯片及LTPO屏幕技術,使得蘋果手機用更少的電量實現更好的顯示,變相提高手機續航。有第三方機構測評發現,去年上市的iPhone13 Pro Max的電池容量雖然隻有4350mAh,但續航能力超過了擁有5000mAh電池容量的安卓手機。

其實,國内品牌也意識到這些短闆,正在奮起直追。例如,小米推出了ISP芯片澎湃C1,電源控制芯片澎湃G1;vivo推出了首款ISP芯片V1;OPPO推出了自研的NPU(AI)芯片“馬裡亞納 MariSilicon X”,等等。這些芯片的誕生,都試圖在畫質、聲效、成像等方面形成和蘋果的差異化競争。

不過,國内品牌自研芯片的探索方向還要更深一步,觸及處理器這一核心部件,才可能對蘋果産生更有力的沖擊,也為國産智能手機乃至其餘智能産品構建更加穩固的發展基礎。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任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