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大暑的時間

關于大暑的時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06:05:41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關于大暑的時間(大暑怎一個熱)1

2020年7月22日,江蘇南通,海安市白甸鎮金百蓮農場的村民正在采摘菱角。視覺中國供圖

今年的7月23日是大暑。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于每年公曆7月22日至24日交節。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曰:“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相較于小暑而言,大暑天氣更為炎熱。“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所謂“大”者,“乃炎熱之極也”。

農作物于此時旺盛生長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研究”首席專家蕭放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大暑節氣最早記載于《逸周書·周月解》一書中,“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逸周書·時訓解》中又記載了大暑時節的氣象物候:“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意思是說,大暑時節,螢火蟲出生,土地濕熱,常有大雨出現。

蕭放解釋說,從氣象物候可以看出,大暑的節氣特點是高溫濕熱,而這樣的氣候對稻作農業豐收大有好處,因此大暑是農作物生長最為旺盛的時期。農諺曰:“稻在田裡熱了笑,人在屋裡熱了跳。”“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如果這些氣象物候不應節氣出現,就會對農事、環境與社會不利,所謂“腐草不化為螢,谷實鮮落。土潤不溽暑,物不應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

大暑時節也是伏旱、夏澇、風災出現得最為頻繁的時期,因此很多地區将搶收搶種和抗旱排澇防台風等工作提上了日程。對于我國種植雙季稻的地區來說,大暑是一年中最緊張、最艱苦的“雙搶”階段,俗話說:“早稻搶日,晚稻搶時。”“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适時收獲早稻,不僅可減少後期風雨造成的危害,确保豐産豐收,而且可使“雙晚”稻适時栽插,争取足夠的生長期。

“龌龊熱”,食飲喜清新

盛夏高溫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對人們的工作、生産與生活卻有着明顯的不良影響。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先生”宋英傑在《二十四節氣志》一書中介紹說,濕氣蒸騰的悶熱,是大暑最重要的特征。又濕又悶,感覺是髒氣彌漫,所以這種濕熱,也被稱為“龌龊熱”。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研究員、“我們的節日”北京工作室負責人張勃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大暑和小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在酷熱季節,人們一般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因此很多地方都會有相應的調理飲食的習尚,例如廣東人有在大暑吃仙草的習俗,台灣人會在大暑吃鳳梨,福建莆田人則習慣在大暑吃荔枝。而在清代京師地區,民間争相品嘗的時鮮佳肴更為繁多。據載,京師“盛暑食飲,最喜清新,是以公子調冰,佳人雪藕。京師蓮實種二:内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幹用。河藕亦種二:禦河者為果藕,外河者多菜藕。總以白蓮為上,不但果菜皆宜,曬粉尤為佳品也。且有鮮菱、芡實、茨菇、桃仁,冰湃下酒,鮮美無比。其蓮藕芡菱,涼水河最勝,有坊曰十裡荷香。”

蕭放介紹說,酷暑時節,人們很容易中暑,為了保證官員安全度夏,古代有伏日休假的民俗,朝廷給官員賜肉,讓他們放假回家,閉門避暑。宋代帝王為了表示對臣僚的體恤,三伏天給臣下賜冰解暑。歐陽修有幸受賜,将所得冰塊轉贈給好友梅堯臣,梅堯臣又将冰塊給了兒子。這一轶事被梅堯臣記入《中伏日永叔遺冰》中:“日色若炎火,正當三伏時。盤冰賜近臣,絡繹中使馳。瑩澈肖冰玉,凜氣侵入肌……天子厚於公,不使熾毒欺。公亦厚於我,将恐煎熬随。我有舐犢愛,自憐小子龜。”

明代朝廷頒冰的日子改在了立夏,可清代蘇州民間仍然在三伏天啟出窖冰發賣。據《清嘉錄》記載,“土人置窨冰,街坊擔賣,謂之涼冰。或雜以楊梅、桃子、花紅之屬,俗呼冰楊梅、冰桃子。”魚肆人們還用冰給魚保鮮,稱為“冰鮮”。蔡雲《吳歈》詩雲:“初庚梅斷忽三庚,九九難消暑氣蒸。何事伏天錢好賺,擔夫揮汗賣涼冰。”

送“大暑船”

張勃告訴記者,大暑日前後,浙江台州椒江區葭芷一帶還有獨特的送“大暑船”的習俗。據傳清同治年間,葭芷一帶有病疫流行,大暑日前後尤為嚴重,當地人認為是5位掌管瘟疫的神帶來的災禍,于是在葭芷的江邊建造五聖廟,祈求驅病消災。葭芷地處椒江口附近,沿江漁民居多,這裡的漁民們又商定在大暑日這一天集體供奉“五聖”,将滿載供品的“大暑船”送至椒江口外,以求送走瘟疫,保佑人們身體健康。漁民們會把一艘制作精美的“大暑船”(約漁船三分之一大小)送往江邊,再由漁輪一路護送至椒江出海口,在那裡把“大暑船”燒掉,意為“送暑、保平安”。

“荷月”消暑佳趣

張勃介紹說,大暑所在的農曆六月也稱“荷月”,這個時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荷是盛夏中最美的風景,古人有暑日賞荷的習俗,蘇州一帶的人們還将農曆六月二十四作為“荷花生日”,在這一天專門泛舟賞荷,消夏納涼。清人徐阆齋《竹枝詞》雲:“荷花風前暑氣收,荷花蕩口碧波流。荷花今日是生日,郎與妾船開并頭。”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六月·賞蓮》載:“帝京蓮花盛處,内則太液池金海;外則城西北隅之積水潭,植蓮極多,名蓮花池。或因水陽有淨業寺,名為淨業湖。三伏日,上驷苑官校于潭中浴馬。岸邊柳槐垂蔭,芳草為茵,都人結侶攜觞,酌酒賞花,遍集其下。”

沿湖賞荷花,也是古人消暑的佳趣。蕭放告訴記者,北京什刹海“荷花最盛”,每至農曆六月,仕女雲集。“花光人面,掩映迷離”,不知是看人還是看花。杭州西湖自唐以後,即種青蓮,文人雅士流連湖上。南京的莫愁湖、玄武湖是盛夏賞荷的勝地,金陵古有“水西門的鴨子,莫愁湖的蓮荷”之說。玄武湖的荷花六朝時已經著名,清代“夏荷”成為玄武湖三大勝景之一。

舊時南京人還有暑月遊船的雅興。在大暑時節,乘船夜遊秦淮,“呼茗清談”,賞月觀景,風光無限。

責任編輯:齊征,陳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