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方言其實不隻是讀音變化,東北話的特點裡面還有多民族融合的特點,比如滿族、朝鮮族、俄羅斯族、蒙古族的語言融入到了東北話裡,我們說起來很正常,但卻不知道它的來曆。東北方言受滿族文化影響極深,其中大部分詞彙來自滿語。
下面這些都是正宗的滿語:
【甩劑子】做面食時,離不開擀面揪劑子。俗言,七分揪手,三分擀手,劑子大小決定面食大小。哄不好揪劑子的大工,一甩手跑了,那事就大了。那就是甩劑子。引申為因不滿意而撂挑子。
是因為某種原因,扔下正在幹的事情,甩手不幹了了,而且直接表現出來很不開心的樣子。喜歡甩劑子的人一般情商不高,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緒。
是撂挑子、掉臉子的意思。東北話中的甩劑子一般用在兩個場合。一個是說某人正幹着的活,撂下不幹了,比如說“張三正幹着活呢,不知為啥甩劑子走了。”
意思是撂挑子走人了。
另一個場面是不滿意了掉小臉子,比如說:“剛剛還眉開眼笑,這會怎麼跟我甩劑子了?”
意思是怎麼不高興變臉了。
【吵吵把火】指大聲吵鬧或說話嗓門高又不住嘴。就是一直嚷嚷、叫喚,很煩人的意思。說這個話的人可能不想讓對方繼續說話,想安靜或者幹什麼别的事情。
【例句】他說起話來~,真像個長舌婦人一樣。
東北人自帶密碼,一讀就懂,南方人就隻能呵呵了;
1、在東北方言的日常用語中,有很多詞是從少數民族語言尤其是滿語中借來的。如:
(1)佩,原滿語。“譏诮人之辭也,”例:兩人發生口角,說“你也佩?”、“你佩不佩?”
(2)喇忽,原滿語。意為疏忽、馬虎。也作拉忽、拉乎。
(3)秃魯,原滿語。食言、爽約之意,也作秃噜、突撸、秃露。
2、東北很多的村莊、山名都是滿族等少數民族詞彙的音譯。
(1)林,滿語讀作girin,漢義為沿邊、沿江。吉林市義為沿江之市。
(2)珲春,滿語讀作huncun,漢義為冰爬犁。
(3)圖們(江),滿語讀作tumenula,漢義為萬水之源。
3、還有一些東北方言詞語包含的語素是滿語的音譯,如“笨笨拉拉”中的“拉拉”滿語是“末尾”的意思;“有一搭無一搭”中的“搭”是滿語中“首領、頭目”的意思;“公子哥”中的“哥”是滿語“少爺”的意思;“藏貓”中的“貓”是滿語“樹叢”的意思;“壓馬路”中的“壓”是滿語在“行、走”的意思等等。
4、受漢族文化影響形成的方言仍保留自己的特點,
滿族入主中原後,關内漢族沖破封禁出關,到東北地區謀生,居住在東北地區的漢族人,也開始學習漢語。随着滿漢的合居、交融,很多滿族入學習漢文、漢語。到清朝末年,使用滿文、滿語越來越少。現在,隻有黑龍江愛輝縣、富裕縣等地少部分老年滿族人還能講簡單的滿語。即一般這類方言不用翻譯,通過方言本身,差不多就知道了方言所表達的内容。
如:
1、光棍兒——單身
2、裝蒜——裝相
3、勒大脖子——勒索
4、大估景——大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