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飼養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而不少地區随着封山禁牧、稭稈還田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廣,草料資源變得匮乏,這種情況下養牛戶自然而然的會想到種草養牛。
1、種草成本。我們種草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養牛所需的草料,但同時不得不考慮種草成本的問題,若種草養牛的成本高于購買草料則沒有必要進行種草。例如我們這邊(山東)去年新鮮玉米稭稈售價基本在0.08元/斤(送到家的價格),購買15噸新鮮玉米稭稈共需要2400元,而土地租金卻要在1000元/畝左右,種植墨西哥玉米的情況下,每畝3斤種子共需要60元,播種費用20元,肥料300元,灌溉300元,以收割4茬計算,每茬收割人工費150元,算下來共需要2280元的成本,還有一些人工成本沒有計算在内,所以綜合來看購買草料和種草成本相差不大,但種草要承擔一定風險和付出較多的體力、精力。荒地、山區或水田等土地租金低,種草成本要比良田種草成本低一些,但是這些地區多不方面機械作業,人工成本較良田種草會有所增加
2、飼料搭配。新鮮牧草含水量可達70%以上,若牛采食大量新鮮牧草便可能出現“水瀉”問題,進而則會影響到牛的正常生長及生産,因此必須對草料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新鮮牧草充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60%的新鮮牧草和40%的幹草搭配到一些,這樣便可以降低草料含水量,然後再将搭配好的草料與精料進行搭配,以為牛的生長及生産提供充足的營養。
3、牧草存放。一般高産牧草年可收割5~8次,趕上牧草生長旺盛期牧草吃不了,而到了冬季牧草又不夠吃,因此牧草的收割規劃及存放便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牧草生長旺盛期,我們可以對牧草進行劃區域收割,以保證牧草可以源源不斷的供應,同時對于多出的牧草進行收割後加工存放,常用的存放方法有兩種,第一便是晾幹存放,适合天氣較好且有足夠晾曬場地的情況下進行,第二便是青貯存放,新鮮牧草鍘短後放入密封池或袋内進行發酵。
4、牧草産量。這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有人說一畝地可以産5噸牧草,有人說一畝地可以産15噸牧草,還有人說一畝地可以産30噸牧草,究竟一畝地可以産多少噸牧草呢?牧草産量與土壤、水肥及牧草品種等因素有較大的關系,一般養牛多選擇皇竹草、甜象草、墨西哥玉米及高丹草等高産牧草品種,總的來說就是牧草植株越高、分蘖能力越強其産量一般越高,在土壤良好、水肥得當的情況下一畝牧草可産15~20噸新鮮牧草,若土壤質量差、水肥跟不上或者管理不到位等牧草産量則會大大降低。大家不要以為15噸新鮮牧草很多,其實根本養不了幾頭牛,新鮮牧草的含水量一般多在70%以上,15噸新鮮牧草曬幹後隻剩4.5噸幹草,而一頭1000斤的牛一天便要吃掉至少28斤日糧(幹物質量),假若日糧中精料和草料的比例為3:7 話,一天就要吃掉19.6斤草料才可以,一年則要吃掉3.6噸幹草,由此可見一畝地的草連2頭大牛都養不了。
以上便是種草養牛的一些問題,希望對廣大養牛戶朋友能夠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