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魏征是怎樣勸自己的國君納谏除弊

魏征是怎樣勸自己的國君納谏除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00:36:01

魏征是怎樣勸自己的國君納谏除弊(教你官場如何使人人對你悅服)1

魏征(580年-643年)

字玄成,唐朝魏州曲城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宰相、封鄭國公,谥文貞,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千秋金谏”名垂古今

魏征作為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谏臣,進谏直言無隐,犯言切谏,高瞻遠矚,深謀周慮,忠心奉國,始終如一。

他輔佐唐太宗17年,拾遺補阙,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餘事,勸谏太宗施仁政、心懷天下、從谏如流、以民為貴,親賢臣遠小人等,保證了“偃武修文”治國方略的實施,取得“貞觀之治”的巨大成功。

魏征是怎樣勸自己的國君納谏除弊(教你官場如何使人人對你悅服)2

魏征去世後,唐太宗悲痛萬分,他感歎地對大臣們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内防己過。今魏征逝,一鑒亡矣。”

“崇廉尚儉”愛民恤民

魏征一生不僅直言敢谏,他還崇尚廉儉,反對鋪張浪費。他在向李世民谏言的二百餘事中,始終貫穿了“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思想。

貞觀三年,本域一些小國使者一道朝見唐太宗。唐太宗下令派使者遠迎。魏征反對說:沿途州縣條件差,不具備接待能力,如果必須接待,那麼朝延會消耗财力,百姓會受到騷擾。

唐太宗認為有道理,便下令停止遠迎。魏征認為,帝王追求享受是政治腐敗的開始,能否節制奢欲絕非小事,而是關系存亡的大問題。

魏征是怎樣勸自己的國君納谏除弊(教你官場如何使人人對你悅服)3

因此,他多次谏言李世民,要去奢省費,愛惜民力,不要做勞民傷财的事情,不要追求享受。

“明德慎罰”治國安邦

他把治理國家之需要有刑罰,比作駕車的人之需要有馬鞭,馬匹盡力跑時,馬鞭便沒有用處;如果人們的行為都合乎仁義,那麼刑罰也就沒有用了。

但法律或刑罰畢竟是不可少的,他認為法律是國家的權衡,時代的準繩,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輕重”、“正曲直”的作用。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執法時“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而決不可“申屈在乎好惡,輕重由乎喜怒”,否則便不可能求得“人和訟息”。

魏征是怎樣勸自己的國君納谏除弊(教你官場如何使人人對你悅服)4

這一點對君主來說尤其重要。所以在進谏時,他總是特别要求太宗率先嚴格遵守法制以督責臣下。在聽訟理獄方面,他特别強調“必本所犯之事以為主”,做到“求實”,而不“飾實”,嚴防獄吏舞文弄法,離開事實去嚴訊旁求,造成冤濫。

他自己每奉诏參與尚書省評理疑難案件,都按照這些思想,着眼于大體,公平執法,依情理處斷,做到“人人悅服”。

魏征直言敢谏,崇尚節儉,憂國忘家,公而忘私,終其一生為中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貞觀之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功績和英名更為世代人所敬仰和傳頌。

魏征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的心裡有一把衡量大是大非的“尺子”,以治國愛民為根本原則,以直言敢谏為根本方式,所以,他的官場生涯不僅讓高高在上的皇帝心悅誠服、還讓同僚挑不出任何毛病、更讓百姓對他的事迹歌功贊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