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春秋和戰國為何以公元前476年為界

春秋和戰國為何以公元前476年為界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1 16:08:34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閑聊話今古,繼續跟各位按照年份聊曆史,該說到公元前751年了,由于這段時間,隻能算是廣義上的春秋初始階段,可以影響到春秋時代的那些風雲人物,要麼還年輕,要麼還沒出生,所以在這個諸侯國積蓄力量,周天子勉強維持面子的時代裡,大衆意義上的精彩春秋故事,在公元前751年似乎沒什麼,如果一定要找,也許鄭國有名的公叔段,按照《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來說,是這一年出生的,但這件事的意義,遠不如杞國有了準确信史記錄,更值得介紹。

春秋和戰國為何以公元前476年為界(杞國從此有了信史)1

史載杞武公在這一年接替了父親的君位,當然,按照當時的習慣,杞武公元年要從新的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50年算起,但是不管怎麼說,杞國從此終于有了連貫的世系。否則的話,按照《史記》的推算,杞武公的父親杞謀娶公,竟然是西周厲王時期即位的,就算以厲王出逃,準确的紀年,公元前841年計算,距離杞武公也有整整90了,一個諸侯君主在位90年,這符合正常邏輯嗎?再往前推算,數百年的杞國,在西周二百年左右的時間段裡,史料隻記載了三任國君,他們也太長壽了吧?因此,這說明了,杞國的史料是有缺失的,記載也不夠連貫,直到杞武公開始,杞國才有迹可循。

春秋和戰國為何以公元前476年為界(杞國從此有了信史)2

那麼,杞國看似如此不起眼,為什麼要介紹他們呢?因為杞國的祖先絕對是來頭巨大的偉大人物。他們正是大禹的子孫,是夏朝的後代。盡管在考古學界,夏朝是不被公認的王朝,但在史書中,西周王朝是認可夏的,所以在周武王立國初期,分封前代賢君聖主的後裔做諸侯,為的就是保證那些先祖們的祭祀不被中斷。杞東樓公,作為大禹的傳人,得到了諸侯的身份。當然,對于我們後人來說,對杞國的記憶并非是他們的資深背景,反而是那個著名的成語,杞人憂天。

春秋和戰國為何以公元前476年為界(杞國從此有了信史)3

提起杞人憂天的故事,大家幾乎沒有不知道的,而這個典故出自《列子》,對于列子,史書語焉不詳,根據後世學者的考證,基本可以判定為,他是鄭國人。因此,我們可以說,讓杞國出名的并非杞國自己,而是這個鄭國人。然而,老樂之所以提到這個典故,其實最想跟大家交流的是,我們如今對“杞人憂天”的誤讀。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杞人憂天就是說一個人對未來沒必要的事兒擔心過度,有些不太聰明,甚至略含嘲諷意味。

春秋和戰國為何以公元前476年為界(杞國從此有了信史)4

不可否認的是,嘲諷杞人憂天的确是《列子》中展現出來的,可話說回來,真正懂得如何“嘲諷”的人,又有多少呢?因為《列子》記錄的這個故事,不單單是杞國人單純的擔憂那麼簡單,後來還有一個人,自信滿滿地對這個杞國人普及“知識”,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告訴他,根本不用擔心天會塌下來。于是乎,在故事的最後,列子對二人的行為作出了點評,他認為,擔心天塌下來是沒有必要的,但是相信天不會塌下來,也是不明智的。列子的觀點是,天可能會有崩塌的時候,可絕不是眼下,因此,單純嘲諷憂天的杞人,其實是跟“杞人”本身犯了同樣的錯誤。按照老樂的理解,簡單說來,列子想要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春秋和戰國為何以公元前476年為界(杞國從此有了信史)5

因此,故事講到這裡,老樂的觀點也很明确了,杞人憂天固然沒必要,但是在今天的我們,是用一個什麼樣的眼光去看杞人憂天這個事兒呢?是像《列子》中提到的那個堅信天不會塌的人,還是理解了列子本人真正的意圖?理清這樣一個,看似有些繞彎的邏輯,才是認識“杞人憂天”典故的關鍵。如今有多少人,不都像那個自信滿滿告訴杞人的天不會出問題的人一樣?自己一知半解,卻隻想着盲目嘲諷别人,進而為自己找到些“優越感”。從這個角度上看,老樂認為,杞人憂天的反義詞,也許用“坐井觀天”比較合适。

春秋和戰國為何以公元前476年為界(杞國從此有了信史)6

以上内容,就是老樂對公元前751年的曆史,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并以杞國為基礎,擴展聊了些《列子》的相關内容。然而,如果單純從紀年的角度上看,公元前751年最有意義的事兒,就是杞國有了準确的世系信史。但即便如此,讓杞國名傳後世的,卻是一個鄭國人,這不也證明了曆史的有趣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