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中說: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火車,途中會遇到很多人上下車,有的人會陪你走到最後,有的人會半路下車,即使不舍也要揮手說再見。”
感情也是如此,從戀愛到婚姻,能夠初戀即結婚,兩人白頭到老的婚姻也不是沒有,隻是存在的比例很少。
大多數的感情,在相處一段時間,會出現感情變化,還有人總結出了“千年之癢”這個規律。
趙坤就是如此,他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婚姻,但自從公司來了一個叫王玲的女孩就改變了。
王玲來到他部門後,人很活潑,遇到問題一口一個趙哥,讓趙坤感到很高興。
他一改原來工作頹廢的模樣,每天上班會給王玲帶早飯,也會在下班時“順路”送王玲回家。
要說順路是不可能的,王玲住在東環,趙坤家在西環,送王玲回家自己會在路上多40分鐘,這還不算堵車的時間。
很快,妻子發現了他的異常,剛開始以為是公司業務忙,後來看到他天天如此,就多了個心眼,去調出了行車記錄儀的記錄,發現趙坤每天很有規律地繞路。
02.
那天下班時間,妻子特意來到他公司樓下,看到趙坤和一個年輕女子有說有笑坐進車裡。
晚上,妻子問他到底咋回事,趙坤倒也不說謊,告訴妻子說女孩在這裡無親無故,就是捎帶送她回家,以後會注意,不再送了。
聽了這話,妻子也不再生氣,夫妻能坦誠相待就好。
《後來》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後來,終于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感情就是如此,擁有時不珍惜,等失去時後悔就晚了。
那天晚上,趙坤和妻子都準備休息了,接到王玲的來電,說她肚子痛得難受,想請她送自己去醫院。
趙坤想也沒想就答應了,穿上衣服就往外走,妻子攔住他,提醒要注意異性間的分寸感。
丈夫不聽,說人家都生病了,哪裡還顧得上這些。
妻子很生氣,說:“你要是不聽,離開這個家門,你就不要再回來了。”
“無理取鬧。”趙坤推開妻子,還是沖了出去。
在面對感情的糾結,趙坤選擇了王玲,在他心裡,王玲更需要自己,自己的存在感也更強。
03.
網上有人問:“真愛是什麼?”
下面有人回答:“經過歲月的洗禮仍能不離不棄,不受外在因素的幹擾,願意與伴侶不離不棄走下去,就是真愛。”
是啊,真愛往往是樸實的,而那些能讓你産生心動的感覺,不顧一切想要去保護對方的情感,說到底不過是激情。
激情來得快,去的也快。
很多人産生婚外情,并不是不愛伴侶,而是兩人在一起生活平淡,内心産生了“精神饑渴”,渴望得到情感的愉悅度,讓自己重新産生心動的感覺。
這種感情的本質是“愛無力”,跟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有關,就如趙坤,他童年時期父母離異,他内心渴望被關愛,就努力學習,希望能受到母親的誇獎。
當他長大後,遇到性格溫柔的妻子,獲得了穩定的情感需求,很快就走入婚姻。
時間長了,他對父愛的渴求讓他向往力量型的愛,就容易對弱者産生憐憫心,看到王玲對自己的依賴,情不自禁想要去保護,這就是想要彌補年幼時缺失的情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婚外情的本質是自己精神層面的饑渴,也是内心缺愛,渴望得到情感的滿足,跟婚姻的時間長短無關,“七年之癢”也不過是個借口罷了。
但建立在激情上的情感必然不會長久,也會将自己拖入婚姻的困境。
理智的人,會跟原生家庭缺失的情感和解,珍惜現有的感情,與家人深度溝通,達到情感的互動和理解。
你要相信,沒有完美的婚姻,隻有經營出來的幸福家庭,要想讓婚姻美滿,需要我們向内探尋,而非向外尋找。
今日話題:你覺得婚姻有“七年之癢”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