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作為北京的生态涵養區,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态資源和生态優勢。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如何既保護好生态環境,又促進農民增收緻富,顯然是密雲要完成的一篇大文章。1月5日,密雲區委副書記、區長馬新明做客新京報千龍網兩會訪談間,暢談如何實現“生态富民”的問題。
1月5日,密雲區區長馬新明做客新京報千龍網兩會訪談間。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談保水富民
依托良好生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密雲作為首都重要的生态涵養區和水源保護區,保水保生态是密雲首要政治任務。
近年來,密雲區探索構建了“5 2”保水護山的體系,實現了全域、全鍊、全民、全時、全要素的保水。2021年,密雲水庫的蓄水量創曆史最高,“值得欣慰的是,密雲水庫的水質一直保持地表飲用水Ⅱ類水以上,這是多少年來密雲人民保護生态取得的成果。”馬新明說。
馬新明介紹,通過幾年保水保生态的工作,密雲森林的覆蓋率達到68%,林木覆蓋達到75%,濕地面積為1.6萬公頃,密雲的生态價值在全市占比最高。
既要保水也要富民,馬新明表示,“保護生态環境和促進農民增收之間并不是對立的關系,關鍵是找到結合點和平衡點。”按照生态優先、保水富民、綠色發展、特色一流的思路,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态富民”的密雲樣闆,努力實現農民增收緻富。
密雲發揮好山好水好生态的優勢,重點發展有機生态農業。同時,培育電商産業,讓農産品能賣得出去、賣得出好的價格。密雲規模以上農業電商增至17家,農業電商影響力全市第一。另外,發展林下經濟,比如林下藥、林下菌、林下蜂、林下花等,也是帶動老百姓增收的重要渠道。
馬新明介紹,密雲依托良好的生态,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目前有古北水鎮、雲蒙山等42家景區,旅遊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2021年全區旅遊綜合收入60億元,接待人次850萬;鄉村旅遊收入8.74億元,接待人次663萬,密雲區鄉村旅遊收入連續9年位居生态涵養區首位。”
談特色農業
形成蜂産業、水庫魚等五大特色農業
在農業方面,密雲有好山、好水、好生态,目前基本上形成了“蜂産業、水庫魚、環湖糧、山區果、平原菜”五大特色農業,并且這些農産品在市場上受到了消費者的一緻好評。
馬新明介紹,密雲有300多年養蜂的曆史,現在的蜂群有12.35萬群,每年銷售額超過一億。“現在我們成立了26家合作社,帶動2144戶老百姓來養蜂。過去一年,我們獲得了‘中華優秀蜜蜂之鄉’的稱号,建設了國家級的蜂産業标準、示範基地。”
談到做精水庫魚,馬新明說,“我們主要通過漁業淨水、生物保水的方式來保護密雲水庫的水。同時關于怎麼在密雲水庫通過組織化、科學的方式進行科學放植、科學捕撈。”他介紹,過去密雲老百姓有200多條漁船,每年9月至次年4月為捕魚期。漁民自己捕撈後,雖然每天都有人購買,但售價比較低,品牌價值無法體現。2021年開始,密雲成立了5個合作社,把漁民、漁船組織起來,建立了“漁民 合作社 公司”的模式,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标準、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現在産品銷售的價格比原有提高了30%左右,而且,産品的質量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證,帶動群衆增收緻富。”
密雲的“山區果”現有45萬畝果樹種植,果品年産量7500萬公斤,産值近5億元。通過實施示範園和提升園改造提升,推動林果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産業化發展。目前,形成了以闆栗為主導産業,以蘋果、梨、葡萄、櫻桃等樹種為特色的産業布局,品種多樣、各具特色。
談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
深入探索“生态 ”發展模式
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的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一項重要的戰略部署,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密雲區從2019年開始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産業園既得有示範引領作用,還得有經濟效益,特别是能夠帶動農民的增收緻富和經濟的發展。”馬新明說。
現代農業要有先進的設施。新建、改建現代化設施溫室8000畝。比如,極星農業科技園,引進全自動化技術,溫室種植生長條件均由計算機控制,同時還采用了國際最先進的水培技術,實施規模化無土栽培,大大增加了空間利用率。
科技賦能是現代農業産業園的核心。構建智慧農業系統,通過國家農業科技園評估,培育國家高新農業企業21家、星創天地9家,47個農業新品種獲得國家和地方級審定,6萬畝蔬果獲得有機綠色認證。
接下來,密雲将聚焦生态、融合、數字、品質,深入探索“生态 ”發展模式,推動産業融合發展,構建數字農業體系,形成高品質的産業園,将園區逐漸打造成服務首都、輻射京津冀的都市生态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樣闆區。
談鄉村建設
已完成1.36萬個戶廁改造
馬新明表示,近年來,密雲區始終把鄉村建設作為全區重點工作來抓,圍繞“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以美麗鄉村為抓手,圍繞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等重點内容,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持續推進“清髒、治亂、增綠、控污、改廁”,完成75個村供水污水治理、564座農村公廁提升、1.36萬個戶廁改造、57個村綠化美化工程、10萬戶“煤改電”清潔取暖等,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提升。以“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為抓手,全域推進327個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13個市級“百村示範”村已達标,全區45%的村莊通過市級美麗鄉村考核驗收。成功創建“基本無違建區”,榮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地區”稱号。
馬新明最後表示,密雲将聚焦聚力“生态富民”,全力推動實現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繼續守護好密雲水庫,為建設美麗北京做出新的貢獻。
■聲音
保水保生态是我們首要任務,怎麼樣通過鄉村振興,怎麼樣通過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我們也希望得到全市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密雲實現保水富民的工作,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姜慧梓 攝影記者 李木易
編輯 白爽 校對 付春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