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構建和諧正能量?作者:趙建永(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員),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構建和諧正能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作者:趙建永(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二十大報告中,萬衆矚目的高頻詞——中國式現代化,可謂内涵豐富、思想深邃、意義重大。這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其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方面。
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典範,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綱領。“天人合一”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綠色發展觀念的源頭活水,關乎人民的健康幸福、社會的持續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态興則文明興,生态衰則文明衰”“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新發展觀,借鑒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傳統智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并以此為基礎描繪出“美麗中國”“綠色發展”的藍圖。這種新發展觀把準了時代潮流的主脈,指明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由此,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視角,探索對“天人合一”等傳統文化資源加以創造性诠釋和轉化,是推動中國特色生态文明建設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内容。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設,推動我國生态環境保護取得曆史性成就,“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傳統文化追求正不斷成為現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态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态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梳理好從“天人合一”到綠色發展的曆史脈絡,從中汲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智慧,将有益于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向更高質量邁進,讓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早日實現。
“天”與“人”是中國傳統思想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概念,“天”泛指天地,人的活動要遵循和效法天地之道。“天人合一”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它與“道法自然”在思維模式上是相通的。人文科學家卡普拉(Capra)的經典名著《物理學之道》指出,中國智慧與現代科學在本質上是和諧的,而能否充分吸收天人合一思想、突破西方機械世界觀的框架,關系到文明能否存在下去。
改善自然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高度重視生态文明,“兩山”理論深入人心,全社會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黨的十九大報告就已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隻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内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報告用“尊重、順應、保護”三個漸進式詞語表明了人類對待大自然的應有态度。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順應規律就是把握命運,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未來,為綠色環境而戰,我們責無旁貸!
深化認識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規律,對于生态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全球生态危機十分嚴峻的形勢下,人類應從自然生态與人文生态、社會生态相統一的角度反思對待自然的态度。“天人合一”觀視自然、社會為有機統一的生命共同體,認為人與自然是普遍聯系、彼此依存、融合共生的,這對啟發和豐富現代人的生态整體意識和綠色發展觀念至關重要。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擡頭,對全球經濟和生态保護造成不利影響。我國面對的困難和挑戰越大,越要加強生态文明建設、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理論和實踐是對中國傳統天人觀的繼承,也是對馬克思主義整體觀的發展。新征程中,讓我們大力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并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攜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