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庭院夏黑葡萄種植技術?浙江省夏黑葡萄密植園間伐及豐産栽培技術,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自家庭院夏黑葡萄種植技術?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浙江省夏黑葡萄密植園間伐及豐産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江蘇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JATS [2019] 422)
陳紅星等
‘夏黑’葡萄原産日本,是‘巨峰’和‘無核白’雜交育成的歐美品種,1997年8月獲得品種登記,1998年引入我國 。二十餘年來,‘夏黑’葡萄在我國獲得大面積推廣,不僅成為我國主要的鮮食葡萄品種之一,也為推動我國葡萄産業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該品種性狀優良,果肉硬脆,汁多,可溶性固形物高達21%,具有草莓香味,無核,易豐産,極早熟,挂樹期長,是一個綜合性狀良好的早熟葡萄品種 。
傳統‘夏黑’葡萄園一般每667 m 2 種植110~150株。由于該品種生長勢旺,投産1~2年後,果園容易郁蔽,通風透光不良,病蟲害多發,管理難度增加,從而影響品質及效益等。而采用“一”字形大樹冠栽培模式,通過1~2年的間伐,大幅度減少植株密度,每667 m 2 保留15~30株,不但産量和品質沒有下降,而且果園通風透光狀況良好,省工三分之一以上,病害顯著減少,管理更簡便,容易實施标準化栽培,提早成熟,着色更好,品質更優,樹下可以套種其它農作物,增收顯著。将結合實踐操作經驗,對‘夏黑’葡萄密植園間伐技術進行總結。
1 永久樹的選留
采用“一”字形模式。冬季修剪時,按5~11株變成1株,也即将株距變成8~18 m。選擇時盡量以中間位置的植株(如5株的選第3株)作為目标永久樹,并按行向選留2個靠近主幹且生長良好的結果母枝,留6~8個芽修剪,其餘的枝條全部從基部剪除。永久樹相鄰的臨時樹适當多留結果母枝,以充分利用空間,彌補當年的産量。以後根據保留植株的生長情況,分1~2年挖除多餘葡萄樹(每年果實采收後盡早挖除),将原來的5~11株變成1株永久樹。按留下的永久樹直徑2~3 m,分1~2年就地增加20~30 cm土層厚度或就地采用控根器圍起來(控根器高度30~40 cm)。
2 栽培管理
2.1 新梢管理
第一年的永久樹,兩端頂芽新梢生長至1.3 m左右時進行第一次摘心,每20 cm左右留一個副梢并留5~6片葉摘心;頂芽下的新梢留5~6片葉摘心,并摘除花序;以後主梢頂芽萌發後的處理同前;副梢頂芽萌發後,留3~4片葉摘心。一般情況下,一年主蔓可長至6 m以上。第二年的永久樹可正常投産,其結果母枝萌芽後,同側每20 cm左右留1個新梢結果(盡量留靠近主蔓),多餘的抹除。第二年主蔓需繼續延長的,其延長的新梢管理與上一年相同。間伐後從第二年起,在萌芽前35 d左右用50%單氰胺25倍液點芽,促使其萌芽整齊 。
2.2 肥料施用
第一年永久樹基肥每株施生物有機肥50~100 kg,萌芽後根據生長情況,上半年以高氮複合肥為主,施肥2~3次,下半年則施氮磷鉀含量相近的複合肥2~3次;臨時樹則按常規施肥,但永久樹相鄰的适當多施。第二年,5~7株留1株的永久樹一般可正常投産,基肥每株施生物有機肥70~100 kg,複合肥1~1.5 kg,鈣鎂磷肥5~10 kg;壯果肥每株施高鉀複合肥1.5~2 kg;着色肥每株施硫酸鉀0.8~1 kg,分二次施入,每次各一半;葡萄采收後,每株施高氮複合肥0.5~1 kg。9~11株留1株的永久樹的葡萄園,基肥每株施生物有機肥150~200 kg,複合肥2~2.5 kg,鈣鎂磷肥15~20 kg;壯果肥每株施高鉀複合肥2~3 kg;着色肥每株施硫酸鉀1~1.5 kg,分二次施入,每次各一半;采果肥每株施高氮複合肥1~1.5 kg。臨時樹按常規方法施肥,果實采收後,盡早挖除。
2.3 水分管理
使用微噴供水,直徑25 mm的主管沿架安裝,每株葡萄一個或多個噴頭,也可使用滴灌供水,重點确保植株周邊直徑2~3 m範圍的土壤水分供應。‘夏黑’葡萄不耐澇,南方地區3月—6月多雨,要注意開溝排水、深築高畦,園内環溝、中溝、行溝配套 ,按照“由深到淺”原則分布;夏季高溫幹旱時節,注意土壤水分供應,防止葡萄早期落葉 。植株發芽後至氣溫達30 ℃以前,每2~3 d滴灌1次,每次1~2 h。氣溫超過35 ℃時,每天滴灌1次,每次1~3 h。植株進入結果期後,花前1周灌水1次;坐果後至漿果種子硬化末期灌水次數視墒情而定;漿果着色至成熟期控制灌水,保持适當幹旱,以控制營養生長,促進枝條成熟,提高漿果品質;采收後結合施肥及時灌水恢複樹勢 。
2.4 花果管理
永久樹根據不同需求選留花序,并進行花序整型及膨大處理等 。一般而言,開花前2~3 d整理花穗,剪除影響穗型的分支和穗肩部的1~2個小穗,留4~7 cm的穗尖,使果穗呈圓柱形。一般每個結果新梢留1穗,弱梢不留穗。為提高坐果率和增大果粒可用赤黴素處理兩次。第1次在盛花末期(80%~100%花帽脫落),用30~50 mg/kg的赤黴素浸蘸整個花序1~3 s;第2次在間隔8~12 d後用50 mg/kg赤黴素浸蘸幼穗2~3 s 。落花落果穩定後要進行疏果或疏穗,根據不同市場需要,每穗保留70~120粒。生産精品果時每米蔓挂8~10穗果(每穗500~600 g),常規栽培則每米蔓挂5~6穗(每穗800~1000 g),以控制産量,确保果實質量。
2.5 病蟲害防治
通過間伐後,果園通風透光良好,發病更少,防治更簡單。重點防治葡萄霜黴病、灰黴病、炭疽病及螨類、葉蟬、蚜蟲等。霜黴病藥劑可選用抑快淨、阿米西達、烯酰碼啉等;灰黴病在葡萄開花前及花後各防治一次,可以選擇嘧黴胺、凱澤、露娜森等藥劑交替防治;炭疽病可選擇健達、苯醚甲環唑、凱潤等農藥。在蟲害發生初期選用綠穎、阿立卡、螨危、康寬等農藥進行防治,同時要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 。
2.6 冬季整形修剪
通常情況下,在12月下旬以及1月進行冬季修剪。臨時樹枝蔓留4~6個飽滿芽修剪,弱枝疏除或留1~2芽重剪更新,每株留結果母枝12~15個 。永久樹每年冬季修剪時,結果母枝留1芽或2芽超短枝修剪,同側相鄰結果母枝間距20 cm左右;間距較大時,則根據實際情況對結果母枝多留芽,以補空缺。
3 結語
在‘夏黑’密植園的基礎上進行間伐改造,移除多餘葡萄植株并将“X”形改為“一”字形。改造後的葡萄園通風和透光條件更好,果實發病率少,品質高。若是新建果園,則可參考采用“一”字架形構建‘夏黑’葡萄園的相關技術操作過程 。近年來,這種大樹冠栽培技術在多數葡萄種植區有了顯著成效,受到廣大果農的青睐。
與早期‘夏黑’葡萄種植架式相比,“一”字形架式栽培技術具有以下明顯優勢:減少了種植密度,增強果園通風透光性,便于着色,促進成熟,提高産量及品質;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頻率,并且方便修剪、摘心、施肥等管理;可套種其他農作物,增加土地利用率,促進果農增收。這種省工省時又省肥的新型栽植模式,操作簡單,易學易做,有效彌補傳統栽培方式勞動力密集缺陷,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會更受歡迎,成為葡萄生産的主要發展方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