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裡社區全名?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清晨,派出所點名結束,四十八歲的劉偉穿戴好裝備,走到他管轄的天津市永安道200号慶榮裡社區年輕的輔警楊亮跟在身後,有時還要小跑幾步,才能追上劉偉的腳步,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金台裡社區全名?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清晨,派出所點名結束,四十八歲的劉偉穿戴好裝備,走到他管轄的天津市永安道200号慶榮裡社區。年輕的輔警楊亮跟在身後,有時還要小跑幾步,才能追上劉偉的腳步。
劉偉對這裡像家一樣熟悉。自從十四年前來到這裡工作,他就再沒有離開過。
警務室設在小區入口,雖被風吹日曬得稍顯暗淡,但藏藍色的标識依然醒目。隻有八平方米的警務室,兩個文件櫃、兩張小電腦桌和三把椅子,占去了大部分空間。劉偉和楊亮抽取檔案或接待群衆時,隻能側身通過。
那些檔案,記錄着居民的遷入遷出、外來人口的租房退房、消防安全的檢查結果、居民的養犬情況、防電信詐騙的宣傳記錄……每一頁都有劉偉的筆迹,一筆一畫,整整齊齊。
成為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桃園派出所慶榮裡社區民警時,劉偉還算是年輕人。現在,社區的年輕人都叫他劉叔叔。他幾乎張口能說出轄區裡一千七百餘戶居民每一戶的情況,閉眼能畫出每個樓号的戶型圖,孤老等特殊居民的電話和近況,他更是牢牢地記在心裡。
八十多歲的卞奶奶,這幾天有點兒心神不甯。每天清晨,她都會蹒跚地挪到窗前,看一眼對面的警務室裡有沒有劉偉的身影,她擔心的是劉偉會調離這個社區。卞奶奶的老伴已去世,又無兒無女,獨自生活的她,一直是劉偉的牽挂。每次下社區,劉偉都會提着蔬菜水果來卞奶奶的家裡看看;疫情防控期間,保姆無法登門,劉偉和楊亮就按時送菜送藥,保障老人的正常生活。
那年重陽節,劉偉配合居委會幹部和志願者,租來大巴車,陪着社區的老人們遊覽城市新貌。多年不逛街的卞奶奶,望着車窗外的城市街景,高興了好一陣子。
雖然腿腳不便,卞奶奶的頭腦卻很靈活。她讓劉偉幫忙買來智能手機,問劉偉:“你能教我用微信嗎?”
“好嘞!”劉偉坐在卞奶奶身邊,逐一示範,教老人如何在手機上打字、發語音。陽光透過窗棂灑到兩人身上。他們就像是一對母子,那般尋常,又如此溫暖。
從此以後,每天清晨,劉偉都會收到卞奶奶的微信語音問候:“劉偉啊,早上好!我好着呢,你放心。”那一刻,劉偉覺得,踏實的日子是這麼美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慶榮裡社區不大,從南門走到北門,大約五分鐘。可劉偉走完這段路,卻要十到二十分鐘。居民們的熱情招呼或者苦悶訴說,都會攔住他的腳步。
這天下午,劉偉正在社區裡,雯雯媽媽十分着急地攔住他:“雯雯說在小花園裡,但找不到了!”
劉偉立即打電話給派出所值班室,查監控,找雯雯。
二十歲的雯雯因智力缺陷,生活不能自理。雯雯的父母花費了所有的錢給她看病,卻毫無起色。後來父母離異,她歸媽媽撫養。
劉偉特别關注這個家庭。他經常打電話提醒雯雯的媽媽,記得按時讓孩子吃藥,還将給雯雯買藥的日子存進備忘錄。但是雯雯長時間外出要坐輪椅,媽媽帶她去醫院很吃力。于是,劉偉攬下了這個辛苦活兒。休息時,他就開上自己的車,帶雯雯去醫院取藥。他熟練地推着輪椅上的雯雯,挂号、就診、繳費、取藥。一天,醫生偶然得知這位推輪椅的“爸爸”竟是社區民警,不禁向他豎起大拇指。
劉偉沿着監控顯示的雯雯出走方向一路尋找。終于,他在距離小區幾公裡的廣場找到雯雯。雯雯蹲在角落裡,看見劉偉,委屈地哭了起來。她說,自己腦子裡有個聲音告訴她要一直走。實在走不動了,她就對腦子裡的聲音說:“我不走了,我要等劉叔叔。”“好,劉叔叔送你回家。”劉偉說。雯雯使勁點了點頭。
劉偉的手機裡,存着社區上千名居民的電話。微信裡有社區群、黨員群、樓長群等各個群,轄區情況盡在心中。
這天晚上,吳爺爺給劉偉打電話:“劉警官啊,我有事情找你商量,你明天能來我家嗎?”
“沒問題,吳爺爺,我一早到。是急事嗎?要不我現在去?”
“不急,不急。”
第二天一早,劉偉敲開了吳爺爺的家門。
吳爺爺八十多歲了,雖說老伴已去世,也沒有子女,但他是一位愛生活、會生活的老人。劉偉想,吳爺爺點名找我,到底是遇到什麼難題了呢?
原來,吳爺爺要立遺囑。
前幾天,吳爺爺突覺天旋地轉,他強撐到衛生間,吐得不輕。他堅信自己生了重病,趕緊給外甥女小琪打電話。小琪迅速趕來将舅舅送到醫院。病床上的吳爺爺說:“小琪啊,等我走了,我的财産都留給你。”
一番檢查顯示,吳爺爺隻是頸椎病引發的眩暈,并無大礙。回家後,吳爺爺想,自己一天天老去,口頭上說把财産留給小琪,這樣能行嗎?這個決定事關重大,他想到和劉偉商量。
劉偉告訴吳爺爺:“您有意願,趁現在身體硬朗,腦子明白,可以立遺囑。咱們街道就提供法律援助,定期有律師來做咨詢。到時候我陪您去。”
在永安道200号慶榮裡社區,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3日 08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