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向右依次為吱吱、希行、蕭鼎、天下霸唱。閱文集團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聰
20年前,網文作者如何更新小說?蕭鼎回憶,2003年他在網上發布《誅仙》時家裡還沒電腦,“白天先用筆把文字寫在紙上,晚上再去網吧把文字輸入網站。”
20年前的稿費是多少?作為第一批在網絡領到稿費的作家,“流浪的蛤蟆”曾收到過1296.08元巨款,這讓他意識到原來寫書真的能賺錢。
……
以上有關網絡文學的記憶,出自于昨日“起點讀書”發布的20周年紀念短片。當天,《誅仙》作者蕭鼎、《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庶女攻略》作者吱吱、《君九齡》作者希行等20位網文作家接受采訪集合而成的這則短片,在網絡引發懷舊潮。
經典編織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2002年,26歲的蕭鼎被剛創立的起點中文網邀請為首批創作者,“當時還處于網絡文學萌芽階段,專業的網絡文學網站少之又少。”蕭鼎回憶說。
此後20年,蕭鼎創作了大量熱門作品,其中《誅仙》成為一代人的青春記憶。蕭鼎說,其實《誅仙》也是他的青春,當時在創作這本小說時,他們家還沒有電腦,“白天先用筆寫在紙上,晚上再找時間去網吧把文字輸入上去,貼上網給大家看。”而當時讀者寥寥幾句留言和鼓勵,就是支撐他繼續寫作的最大動力。
2005年,剛上大一的“我吃西紅柿”把高三時開始創作的小說《星峰傳說》放到網上發表,沒想到閱讀者衆。随後,他在大二時開啟《星辰變》連載,兩年後又憑借《吞噬星空》開啟科幻網文新潮流。“我覺得寫小說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因為你的精神會沉浸在一個不同于現實世界的幻想世界,那種感覺挺美妙的。”他說。
2006年,經朋友推薦,天下霸唱的《鬼吹燈》開始在起點中文網連載,他用了大概不到兩年寫完了八本。他收獲了網友的很多鼓勵,但他回憶,“當時最大的創作動力其實是來自于網友的批評。”
堅持讓熱愛變成一種本能
創作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動辄百萬字、想象力超群的網文,因此,堅持和耐心成為大神作家的成功心得。
許多大神在短片中分享了成功秘訣。“宅豬”提到,一個成功的網絡文學作者必須要有耐心,“有可能你寫的文字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無人問津,但持之以恒地去做,将來可能會有回報。”他也提到,寫作其實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多看其他人的創作,多想自己的不足,多把你想的東西寫下來,然後不斷重複。”
女作家“莞爾wr”表示她也不屬于天賦型作者,“我以前也有過寫得很糟糕的時期,會遭受很多批評,但越是這個時候就越要堅持。我也不敢保證說堅持一定會成功,但是成功的機會肯定比半途而廢要大。”
19年專注足球小說創作的作家“林海聽濤”從一個少年足球夢開始,寫成了網文界的足球“百科全書”。
“橫掃天涯”在13年前兼職創作《拳皇異界縱橫》時生活在海拔3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八九平米的出租屋裡,他最終也熬過了早期的創作艱難。
讀者傳遞需要的力量
“讀者定義了我的存在。”作家“骷髅精靈”這樣描述自己和讀者的關系,“他們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被人需求的感覺真的很特别。”
“會說話的肘子”依然記得很多讀者提到,他們是因為他的書才決定努力生活、工作、考學。
“聖騎士的傳說”感覺“讀者就像萬能的一樣”,“你無論想要什麼東西他們好像都能給你。”
而資深讀者“飛升”成作家的故事也不在少數。2021年,起點讀書數據顯示,平台新增作家中69%是由讀者身份加入創作者隊伍。
我省網文大神吱吱提到,自己開始寫小說就是因為在讨論區被人怼“你這麼會說怎麼不自己寫文”。她笑稱自己寫文本來是為了“追星”,“要把第一部作品發布在偶像發稿的網站上”,結果一不小心追星追成了愛豆,“有一天,我曾經追過的偶像也成了我評論區裡的讀者!”
一代又一代的寫作者用他們極具熱情的創作和不懈的堅持沉澱下一本本好書,2021年,網文用戶規模也增長到5億之多。吱吱說,“作為寫文的人,我們可能會消失,但這個行業不會。隻有精品的創作才能在曆史的長河中被人記住。”
而在創作、閱讀和好書三者的循環流轉之間,中國網絡文學産業也将邁入一個又一個新的起點。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