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退休前三年提高繳費基數有用麼

退休前三年提高繳費基數有用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2:20:34

退休以後想領取較高的養老金,一般隻有兩個方式,長時間繳費和高基數繳費,既滿足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就可以了。但是僅憑字面意思,很少有人能理解透養老保險制度設置的規律。對于個人來講,提高繳費基數就一定劃算嗎?

今天有位網友,表示人在長春距離退休還有5~6年,用人單位是按60%基數繳納社保的。如果說自己要求繳納300%社保,把所有單位提高繳費基數承擔的差額個人承擔了,劃不劃算呢?

退休前三年提高繳費基數有用麼(退休前将繳費基數提到300)1

首先,看一下社保多繳納多少錢。

目前養老保險都已經實現了省級統籌。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吉林省繳費基數上下限為18015元和3360元。實際上最低基數并不是60%。這屬于臨時性照顧政策了,未來會統一到60%。

退休前三年提高繳費基數有用麼(退休前将繳費基數提到300)2

用人單位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職工本人承擔繳費基數的8%,用人單位承擔16%。但是,由于社會保險是五項保險,如果我們提高繳費基數,相應的還會影響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的繳費錢數。長春市的醫保繳費比例網上查到的貌似是個人2%、單位7%,生育保險已經并入了醫保,工傷和失業假設繳費比例是1%。這樣合計繳費比例是34%。

如果用人單位按照3360元的基數繳費,每月單位和個人的社保繳費為1142.4元。可是用人單位如果按照18015元的繳費基數繳費,每月需要繳納6125.1元。每月社會保險繳費相差4982.9元。

一年需要多繳納近6萬元,5年就是30萬元。實際上,随着繳費基數上限的提升,繳納的錢數還會更多。

退休養老金多長時間能回本?

吉林省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

退休前三年提高繳費基數有用麼(退休前将繳費基數提到300)3

我們的養老保險繳費,實際上是一部分進入個人賬戶,一部分進入統籌賬戶。進入個人賬戶的錢,大家放心好了。如果領取不完,個人賬戶的餘額可以繼承。如果領取完了,國家會補貼等額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确保退休待遇不降低。由于企業職工本人繳納的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實際上對于企業職工來說,隻要繳費基數高,肯定是劃算的。但是,自己承擔企業繳費部分的情況不算。

說實話,自己承擔企業繳費部分的差額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企業職工的繳費基數應當是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均值。如果用人單位擅自繳納60%基數或者300%基數,這就是違法行為。另外,如果企業将職工承擔的社會保險費差額入賬,本身也是一種違背稅法的行為。而且,通過提高繳費基數多領取養老金的行為,依據今年3月18日實施的《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屬于通過“以欺詐、僞造證明材料等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行為”。

退休前三年提高繳費基數有用麼(退休前将繳費基數提到300)4

實際上,即使這樣做了回本時間也非常非常長。提高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多産生的養老金待遇,除了一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還有基礎養老金。

如果僅僅看基礎養老金的回本,時間究竟是多少呢?

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或者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如果是300%,一年可以領取2%的養老金激發基數。

吉林省2021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各個地方是不一樣的。長春市是吉林省最高的,是87573元,平均每月7297.75元。這裡邊牽扯到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在長春市按照300%基數繳費,一個月可以領取基礎養老金145.95元。如果在其他地方也是以300%基數繳費呢,隻能領取120多元嗎?畢竟現在繳費基數已經全省統一,一般會有一定的轉化來保障公平。

退休前三年提高繳費基數有用麼(退休前将繳費基數提到300)5

在長春市按60%基數繳費,基礎養老金是43.78元。兩種基數繳費,每月産生的養老金差額是102元左右。

社保按最高和最低基數繳費一年,兩者繳費錢數差額是6萬元左右。其中繳費基數的8%進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2%進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總體繳費比例是34%,這樣算起來真正進入統籌賬戶和其他保險基金的錢大約是70%,4.2萬元左右。

4.2萬元,如果僅僅靠基礎養老金,每月102元回本。回本時間是411個月大約是34.3年左右。

實際上,由于社會平均工資會不斷提高,退休以後養老金還會不斷增加,再加上提高繳費基數,能夠間接影響過渡性養老金的平均繳費指數計算,我們的回本時間會不斷縮短。但總體來說怎麼也得25~30年以上,這還沒有計算利息的。

所以,自己承擔單位社保繳費的差額提高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這樣做并不劃算。這還是違法行為,不建議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