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高一,厭學,因為在學校發生了一些事再加上壓力大不适應,在家請假了一周了還是不想去學校咋辦?
管心營:
關于你的問題,我首先表示理解。
我們管心營處理過很多厭學症青少年的心理問題,非常清楚青少年在面對着什麼。
你不需要去打工,也不需要從什麼理性去思考未來。
我相信你作為一個高中生自然能想明白這其中的利弊,但是人不是邏輯機器,人是有感性的。
對于大多數青少年的厭學問題,歸結到底是感受的問題,【學習】是正确的選擇,但不是快樂的選擇。
我們管心營從組織狀态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關于厭學的問題。
首先厭學的人是子女,是孩子,是未成年人。
未成年的麻煩就在于沒有獨立能力,成年人幹得不爽了,可以辭職,可以把老闆炒掉。
而學生在學校中學得不爽了,學生沒辦法把老師炒掉,也沒辦法把校長炒掉,更加沒辦法改變學校中的規章制度。
如果是成年人,在一個公司幹得不爽了,選擇滾,也就是辭職是沒有問題的。
對于青少年來說,學不進去了,也沒辦法“辭職”,最多是換一個學校。
可是換一個學校問題就能解決嗎?其他的學校,隻要是以高考為目标,就不會有太多的區别。
所以,哪怕是休學,隻能短暫的逃避學校的環境,最後回到學校中,原本學校該出現的問題一個都不會少,什麼同學關系、師生關系、繁重的課業、高考的内卷等等。
這些壓力并不會随着休學而消失,甚至換學校也是如此,該有的問題也不會少。
心理遊戲:是的,但是
每一個陷入問題的學生幾乎都是在玩心理遊戲。
心理遊戲是一個陷阱,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陷入問題中,反複得到一個糟糕的結局,很痛苦卻又走不出去。
比如,大家都很讨厭的“客套”互動模式,就是一種心理遊戲。
小明去親戚家做客,親戚說給小明削一個蘋果,然後小明說不用不用。但是親戚還是會削這個蘋果,然後小明也會吃掉這個蘋果。
在這個事情中,親戚不是真的這麼熱情地想削蘋果,而小明就算不想吃蘋果也要吃掉。
每個人都這個故事中都身不由己。
實際上,親戚可以不用削蘋果,而小明也可以選擇不吃蘋果。
回到你的心理遊戲上,我想你這裡自己也清楚應該回去上學,但是你回去上學之後要面對一些問題。
可是你又不願意具體說出事情是什麼,“一些事再加上壓力大不适應”,自然不知道該怎麼辦幫助到你。
這裡我想了一下,你的提問讓我感受到了無助感,而我體驗到的無助感,或許正是你面對問題的感受。
也許,你面對問題時候的感受,也正如我現在面對你問題時候的感受——無助。
這讓我想起了我之前給一個學生做論文輔導。
他的論文需要做一個數據調查,他不知道怎麼調查。
我就回答他,可以先看看别人是怎麼調查的。
他接着提問,是的,老師你說得對,但是我不知道類似的調查有哪些。
然後我又推薦了幾篇相關的論文給這個學生。
他還是接着問,這幾篇文章我也看過了,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用量表……
說到這裡我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被動行為:沒有真正去解決問題
這個心理遊戲叫做:是的,但是。
看上去他很需要我給他論文的建議,但是我真的給他建議時,他又一直找理由拒絕,事實上他不是真的需要我的建議,因為他心理早就有了答案。
“是的,但是。”的心理遊戲,并不是真的希望解決問題,而是希望獲得關注,但是故事的結局很糟糕。
一方面是問題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一方面是體驗到了挫敗感和失望的感覺。
因為隻要問的問題足夠多,我就一定會回答不上來,或者失去耐心。
于是當初的求助者,内心就會說“沒人能幫得了我”,從而又體驗到一種無助感。
“是的,但是”這個心理遊戲,最終的結果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體驗到無助感。你現在的問題,就有點類似,很多人沒辦法回答你的問題,或者從認知方面回答你的問題(可你并不需要。)
這是當然了,自己的問題,無論再怎麼求助别人,還是要自己去解決,别人無法替自己解決問題。而且就算别人能解決,别人也未必有義務幫自己解決,一旦把解決問題的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這種行為就會很被動。
回家後,學校的問題就變成了心理問題,這時候要處理的不是真實的問題,而是自己内心的問題。
就比如,一個人遇到狗,害怕狗,這是一個正常反應;但是一個人沒有遇到狗,他還是内心不斷擔心遇到狗,這麼這種擔心會無休止,變成無時不刻、無孔不入的心魔。
即使沒有遇到狗,可是身邊處處是狗。
所以當你回到學校的時候,你的學業進度、人際關系問題,就變成了現實的問題,現實的問題會很痛苦,但是這種痛苦是可以解決或者接納的。
這裡最大的一個區别是主動和被動,你遇到狗之後,你選擇用棍子打狗還是遠遠的跑開,這都是你可以主動實施的行為;而你害怕狗的出現,狗出現不出現,不是你能掌握的,你隻能被動的慶幸不會遇到狗。
能主動解決的問題内心就會覺得安心,聽天由命内心就會覺得恐慌不安。
關于孩子厭學症,和本博士的提示:
十次管心厭學症,别讓厭學成抑郁。
孩子厭學的原因,隻管成績不管心。
孩子厭學怎麼辦?家庭管心是關鍵。
孩子厭學要管心,家庭管心管心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