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指标将作為“成績”上報,意義不容小觑
王營(特約評論員)
2019年10月15日至11月8日,北京市5萬2千名中小學生将進行體質健康監測。此次測試内容根據不同年齡學生設置不同分組。視力指标将首次作為“成績”采集上報。
北京市這一舉措表明,除其他身體指标外,視力“成績”也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标。學生視力“成績”不過關,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中高考。此舉有助于學校、家庭重視學生的健康教育,保護學生的視力。
近年來,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大,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日益普及,學生容易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青少年的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呈現低齡化、重度化趨勢。
為改變這一現狀,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首次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北京市這一舉措将《方案》的要求落到實處。
近視重在預防。研究表明,喜歡戶外運動的青少年的近視率較低。因此,學校和家庭如果能引導青少年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多多參與戶外運動,就能有效改善學生的視力狀況。
就學校而言,應該秉持為學生終生發展負責的态度,保護好學生的視力。首先,學校要進一步改善學生的用眼環境,确保教室和各類活動室照明衛生完全達标。其次,學校要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按照規定嚴格控制學生的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再次,學校要按照課程标準,開足、開好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課,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以上的體育活動時間。最後,學校要保證學生每天做三次眼保健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教育部門要将學生的視力水平作為評價學校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标,對不達标的學校黃牌警告,并責令其限期整改。
就家庭而言,家長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家長要切實糾正“近視不是病,大不了戴眼鏡”的認識誤區,了解和掌握科學用眼、護眼知識,為孩子創造一個光照充足、溫馨安全的用眼環境,并随時監督和糾正孩子不良的讀書和書寫姿勢。嚴格控制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和用電腦的時間,引導孩子不在走路、吃飯、卧床、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的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産品。家長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培養孩子參與戶外運動的習慣,使其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此外,家長要切實減輕孩子的學業壓力和精神壓力,不盲目報班,增加課業負擔。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健康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标。從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來說,視力不佳會限制職業的選擇和發展。為了孩子的未來,學校和家庭需共同發力,保護好孩子的眼睛。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标注來源,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