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專業還有補救嗎?這裡的“選錯”,是指大一新生真正走入大學之後,發現所選專業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如果不退學複讀,該怎麼辦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選錯專業還有補救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裡的“選錯”,是指大一新生真正走入大學之後,發現所選專業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如果不退學複讀,該怎麼辦呢?
——————————
大一萌新陸續入學了,邁入人生新階段。但不少大一新生會遇到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入學不久,發現自己“選錯”了專業。
高考報志願選專業是個複雜的事,每個人的興趣點、能力特征、性格特征都不同,加上專業的信息那麼多,作為高中生并不十分了解,可能憑着專業名稱的字面意思就選了,“選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這裡的“選錯”,是指大一新生真正走入大學之後,發現所選專業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不喜歡。那該怎麼辦呢?很多同學想到的是退學複讀,但是又覺得成本太高,不敢付諸實施。現在我們就來談談不退學的情況下,有哪些應對方法。
第一條路:考慮轉專業
通常而言,大學轉專業是越早越好,越到後面,學校給的機會越少,并且對學生本人來說時間成本也越高。所以每個大一新生都需要在第一學期完成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透徹了解你所學的專業。
其中包括未來都學什麼課程,哪一門課比較難,畢業之後有哪些就業方向,需要怎樣的專業證書等。通過這樣的了解過程,大部分學生都會建立起一定的專業認同感,要麼在這條路上繼續發展,要麼考慮轉專業。
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轉專業呢?每個學校的具體規定都有所不同。
大部分學校都會要求,你在目前的專業學習成績不錯,甚至是名列前茅。你可能覺得這是個悖論——不喜歡這個專業才想轉,為什麼還要求我在這個專業名列前茅呢?因為學校需要避免一種情況,那就是你不認真學習,由于逃避困難才想轉專業的。所以即使不要求你在原來的專業成績名列前茅,也至少會要求你不挂科,或者出現多門課低空飄過的情況。
不妨站在學校的角度想一想,眼前的學生已經足夠多了,為什麼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還要接收一個學習态度不夠好的學生呢?
站在個人發展的角度,因為偷懶或者逃避困難而轉專業,也是需要避免的。很多同學在高中時都被老師教育說“熬過三年,到了大學就好了”,就真的以為大學生活是風輕雲淡、信手拈來的。其實那樣的生活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非要過那樣的生活,在任何一個專業都是很難混下去的,挂科簡直不要太容易。真實的情況是,每個專業的學習過程都有相對難的地方,也正是這些相對難的地方,恰好是這個專業的門檻和競争力。尤其是當你想在某個專業學得好,成為同輩中的佼佼者,這些相對困難的科目剛好就是檢驗王者的試金石。
如果你是出于偷懶,不想面對困難而轉專業,最後的結局就是——未來可能有一個更大的困難等着你。比如你在畢業時,發現自己啥也沒學到,或是找工作的時候沒啥競争力,甚至未來在你工作之後,也沒有資格跟老闆要求升職加薪……所以提升實力才是王道。因為偷懶才轉專業,你最後會無處可逃。
當然,這裡并不是說“反正都挺困難,那就不要轉了”。每個人的優勢和長項、興趣還是有很大不同。所以關鍵不是逃避,而是要選擇那個自己熱愛的。
什麼是真正的熱愛?熱愛首先是你比較了解這個專業,知道這個專業也有它的難處和挑戰,但是你依然願意選擇承擔它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所謂锲而不舍,才是真愛。
要透徹了解想要轉去的專業,也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每年都參加心理系的轉專業面試,會問同學:“你知道學心理學将遇到什麼困難嗎?”“你對心理統計怎麼看?有沒有信心?”每年都會有同學吃驚地問:“心理學還要學統計呀?” 可見,這些同學對于想要轉的專業,跟當初高三報志願選專業是一個思路,還是憑想象,又跳進了同一個坑裡。
實際上,你已經來到大學,實地考察要轉換專業的實際情況,變得非常容易。可以去你喜歡的專業課旁聽,找這個專業的老師、學長了解情況,弄明白大學四年都有哪些課程,未來通往哪些職業,已經從事這些職業的真實感受是怎樣的,避免再一次誤會。
第二條路:輔修或跨專業考研
必須要面對的是,大學轉專業有一定門檻,也有一定的限制,不然大家低分考進某個冷門專業,進了大學之後再随意要求轉進某個熱門專業,豈不是亂套了?所以,那些沒有轉專業成功的同學可以考慮輔修的道路。也就是你可以在滿足本專業基本要求的情況下,選擇再修一門自己喜歡的專業。
有的學校還把輔修設置了兩種,一種是修夠學分就好,拿到輔修的證書。第二種是修夠學分的情況下,還能完成畢業論文,就可以拿到第二個專業的學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量力而行。
你需要知道,第二學位也是一個學位,等于要多出一倍的時間來學習。學校為了排課不沖突,輔修的課程往往會在周末上課,所以學業任務比較繁重。
當然,一分汗水一分收獲,如果能夠在輔修課程中認真鑽研,打下良好的學科基礎,未來在這個專業考研也是相對容易的,這樣就能徹底切換到另外一個專業領域了。當然,沒有輔修也是可以跨專業考研的,但是想考上,付出的努力也會很多。
第三條路:通過社會實踐或者旁聽
我遇到過這樣一個同學,本來在教育學專業,發現不喜歡,就轉到了财務管理,還是不喜歡。正在郁悶時,出于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學校的模特社,發現這才是自己喜歡的,于是課餘時間做了很多實踐,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後來畢業時就堅定地要走職業模特道路。
我還認識一位心理學系的同學,通過社團活動認識了很多服裝設計專業的同學,深入了解之後,發現自己更喜歡服裝設計專業,但是他不能轉專業,因為服裝設計專業需要學生在高中有美術基礎,而他并沒有。于是他有機會就去旁聽服裝設計專業的課程,平時也努力補上美術基礎,以至于他跟服裝設計專業的老師,比跟心理系的老師還熟悉。
當然,無論是通過社會實踐還是旁聽的方式切換職業道路,都需要在原來的專業正常畢業,否則沒有大學學曆,也會是未來職業道路上的障礙。
最後,如果前面三條路都行不通的話,就隻能努力培養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了。其實,很多同學不喜歡本專業,往往是由于對專業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不夠了解,所以動力不足。
大家都知道,專業并不等于職業,一個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可能多種多樣。大家可以從老師或者學長的從業經驗中,尋找可能的方向。還拿心理學專業來舉例子,如果你喜歡跟人打交道,就可以瞄準畢業之後去做心理教師、心理咨詢師。如果你喜歡跟數據打交道,可以做教育、心理統計、心理測量。如果喜歡跟動物打交道,也可以嘗試做心理學實驗,我有個同事根據實驗的需要嘗試設計和制作實驗設備。如果你喜歡跟藝術打交道,也可以在心理學藝術治療這個領域發展,嘗試音樂治療、舞動治療、繪畫治療等方向。其實,很多交叉學科都存在類似的情況,關鍵是要去尋找。
綜上所述,當我們發現“選錯”了專業,大緻有兩種策略,第一種就是換方向,也就是 “愛一行,幹一行”,前面說的三條路都是換方向的策略。
第二種策略 “幹一行,愛一行”,就是在當前的專業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
所以,是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呢?但是,還需要留意兩個前提:
第一,要知道你心裡的羅馬在哪裡。
第二,要自己走到羅馬去,而不是坐等羅馬來到你面前。那就是在大學期間,當你發現自己選錯了職業之後,積極去尋找、探索、實踐。面對“選錯”,最糟糕的策略就是得過且過,消極怠工。你會在畢業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雖然畢業了,但是我不喜歡這個專業,我該做什麼工作呢?”與其這個時候發問,還不如在大學階段就完成。這個問題越早解決,越不用承擔後面巨大的切換專業和職業的成本。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教育學院副教授)
高豔 來源: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