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邦見張良

劉邦見張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4 18:13:42

劉邦見張良?張良畫像《資治通鑒》記載,陳勝義軍失敗之後,景駒被擁立為楚王,駐紮在陳留這個時候的張良也拉起一支百十來人的隊伍,準備去投奔景駒,結果在去陳留的路上遇到了劉邦,于是就歸屬了他,劉邦授予張良掌廄将之職一心為韓國複仇的張良為什麼會歸屬劉邦?《資治通鑒》記載說,張良多次用《太公兵法》的道理向劉邦獻策,劉邦很賞識他,常常采用他的計策張良向其他人講述《太公兵法》,那些人都不能領悟張良因此說道:沛公大概就是所謂的天賦之才吧于是便留下來不再他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劉邦見張良?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劉邦見張良(劉邦為何格外重用張良)1

劉邦見張良

張良畫像

《資治通鑒》記載,陳勝義軍失敗之後,景駒被擁立為楚王,駐紮在陳留。這個時候的張良也拉起一支百十來人的隊伍,準備去投奔景駒,結果在去陳留的路上遇到了劉邦,于是就歸屬了他,劉邦授予張良掌廄将之職。一心為韓國複仇的張良為什麼會歸屬劉邦?《資治通鑒》記載說,張良多次用《太公兵法》的道理向劉邦獻策,劉邦很賞識他,常常采用他的計策。張良向其他人講述《太公兵法》,那些人都不能領悟。張良因此說道:沛公大概就是所謂的天賦之才吧!于是便留下來不再他往。

張良容貌俊美,但身體卻像林黛玉一樣體弱多病,未曾獨自領兵打仗,而是經常以出謀劃策的謀臣身份,時時跟随在劉邦身邊。那麼,在劉邦與項羽的楚漢相争過程中,張良都做了哪些貢獻呢?

運籌帷幄,明确戰略

張良的運籌帷幄,表現在他為劉邦所做的戰略規劃上。

下邑畫策。劉邦統率56萬諸侯軍,被項羽3萬精兵突襲大敗,劉邦一路狼狽奔逃,一直到下邑才安定下來。劉邦問群臣說他想舍棄函谷關以東地區作為封賞,你們看有誰可以與我共同建功立業呀?張良道:九江王英布,是楚國的一員猛将,他同項王之間有些隔閡;另外彭越正聯合齊王田榮在梁地起兵反楚。這兩個人可以立即使用。再就是漢王您的将領中,唯有韓信可以托付大事,獨當一面。如果您要把關東的地方作為賞地,賞給這三個人,楚國即可以打敗了!這就是下邑畫策的核心内容。下邑畫策是一次戰略總體規劃決策,這一戰略建立在對敵、我、友三方力量分析的基礎上,強調運用間敵與統戰策略,四方合力,使項羽四面受敵,最終徹底殲滅項羽。張良提出,第一步要策反英布,這樣既削弱了項氏集團,又建立起漢軍的南翼戰線,使項羽的大後方受到威脅。第二步要拉攏彭越,彭越是搖擺不定的中間勢力,彭越所處的梁地是項羽的心髒地帶,彭越歸漢,可以破壞項羽的後勤保障,使項羽腹背受敵,疲于奔命。第三步要放手重用韓信,開辟北翼第二戰場,韓信有獨當一面的統帥之才,這樣既是人盡其才,更主要的是北翼戰場才是決定雙方實力此消彼長的關鍵所在。第四步,劉邦自己正面阻敵,牽制項羽,隻要守住荥陽、成臯一線,項羽就不能踏入函谷關半步,最終項羽必然力竭兵疲,走投無路。事實證明,楚漢相争正是完全按照張良的下邑畫策進行的,顯示了張良的遠見卓識。

定都長安。劉邦稱帝之後,一開始定都洛陽。結果齊人婁敬面見劉邦,婁敬告訴劉邦,關中才是定都的形勝之地。但是包括劉邦在内的功臣集團都是關東人氏,他們都想離家近些。劉邦和項羽一樣,也搞不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所以他對婁敬的說辭将信将疑。關鍵時候,他又問計張良。張良說:洛陽雖然有這樣穩固的地勢,但它的中心地區狹小,方圓不過幾百裡,田地貧瘠,四面受敵,因此這裡不是用武之地。而關中地區東有崤山、函谷關,西有隴山、蜀地的岷山,沃野千裡,南有巴、蜀的富饒資源,北有胡地草場畜牧的地利。倚仗三面險要的地形防守,隻用東方一面來控制諸侯。倘若諸侯安定,即可通過黃河、渭河水路轉運天下的糧食,西上供給京都;如若諸侯發生變故,也可順流而下,足夠用以轉運物資。這就是所謂的堅固的城牆千裡之長,富庶的天然府庫之國啊。婁敬的建議是對的。聽了張良的話,劉邦當即決定定都關中,營建長安。

盡管張良不喜歡功名利祿,劉邦分封功臣,卻給了張良超越其他所有功臣的待遇,讓他自己選擇齊地三萬戶作為封地。張良說:我希望封得留地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的封地。劉邦于是便封張良為留侯。③10

摘編自《學習時報》

關鍵時刻,出謀劃策

作為劉邦的高級參謀,張良總能在關鍵時候給劉邦指點迷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但在一心一意為劉邦服務的同時,他首先解決了一個兩難的問題。

張良雖然願意為劉邦效力,但是他的心中還存着複興韓國的故國情懷。項梁在薛地擁立楚懷王之後,張良趁機勸說項梁同意立韓成為韓王。項梁接受了張良的建議,派張良去尋找韓成并立為韓王,項梁還任命張良為韓國的司徒。張良讓韓王成與劉邦結為盟友關系,這樣張良就兩頭兼顧了。此後随着戰争的深化,韓王成逐漸成了劉邦的附庸。張良圓了複國夢,從此一心一意為劉邦服務。

張良為劉邦順利進入關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楚懷王确立了“先入關中者為王”的政策後,劉邦被委以入關的重任。但是其他各路人馬也虎視眈眈。為了避開重兵把守的函谷關,劉邦決定繞道南陽從武關進入關中。南陽郡守堅守宛城,劉邦就想繞過宛城快速通過。張良趕緊勸止,說:您雖然想要盡快入關,但是目前秦軍尚兵多勢衆,且又據險頑抗,倘若現在不攻下宛城,一旦宛城守敵從背後夾擊,前面又有強大的秦軍阻擋,将是很危險的!建議劉邦佯裝撤軍,然後又連夜率軍抄小道返回,将宛城重重圍住。大軍撤而複回,宛城郡守失去鬥志,他的舍人陳恢面見劉邦,劉邦接受了陳恢的建議,南陽郡守舉城投降,被劉邦封為殷侯。此後劉邦率軍西進,所過城邑望風而降,劉邦命令軍隊所過之處不得擄掠,秦民皆喜。

劉邦入關中的最後一個障礙就是峣關。劉邦就想強攻。張良說:秦軍還挺強大的,不可輕視。希望您先派人上山去多多張挂旗幟,作為疑兵,再命郦食其、陸賈前往遊說秦朝将領,對他們加以利誘。秦将果然想與劉邦的軍隊聯合。劉邦打算準許他們聯合的請求。張良又說:這還隻是那些将領想要反叛秦朝,恐怕他們的士兵還不會服從。不如就乘着秦軍麻痹大意時攻擊他們。劉邦于是領兵襲擊秦軍,在藍田的南面大敗秦軍。接連兩戰,秦軍土崩瓦解。劉邦得以最先入關中。

進入鹹陽後劉邦想留在鹹陽秦宮享受。樊哙勸他不聽。張良說,秦朝因為不施行仁政,所以您才能夠來到這裡。而為天下人鏟除殘民之賊,應如同喪服在身,把撫慰人民作為根本。現在剛剛進入秦的都城,就要安享其樂,這即是人們所說的“助桀為虐”了。況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望您能聽取樊哙的勸告!劉邦于是率軍返回霸上。說明這個時候的劉邦對張良确實是言聽計從。

鴻溝議和之後,張良和陳平力主劉邦乘勝追擊,這才加速了項羽的敗亡,這也可以說是在關鍵時刻為劉邦指點迷津。

舉重若輕,化險為夷

劉邦入關之後聽信别人的意見,封鎖函谷關,等于和項羽公開亮劍了。項羽一怒之下要攻打劉邦。危難時刻,張良的人脈救了劉邦。項伯連夜給張良通風報信,然後張良陪着劉邦赴鴻門宴。鴻門宴的具體情節大家都知道。這裡要強調的是,張良才是鴻門宴整個進程的掌控者。沒有張良,就沒有鴻門宴這一出,劉邦連向項羽申訴的機會也沒有;鴻門宴陷入僵局,是張良讓樊哙闖進去,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說得項羽啞口無言,局面就此緩和;劉邦從鴻門宴借口逃脫,又是張良善後,他告訴項羽:“沛公禁不起酒力,無法來告辭,謹派臣張良捧上白璧一雙,以連拜兩次的隆重禮節敬獻給将軍您。”項羽說:“沛公現在哪裡呀?”張良道:“他聽說您有要責備他的意思,便抽身獨自離去,現在已經回到軍中了。”項羽就接受了白璧。劉邦就此躲過一劫。

鴻門宴固然驚心動魄。但勸劉邦及時加封韓信也可以說是又一次力挽狂瀾。韓信讨封,劉邦覺得韓信有乘人之危之嫌,剛要拒絕,張良和陳平趕緊暗踩劉邦的腳,劉邦馬上醒悟,同意加封韓信為齊王。加封韓信為齊王,避免了韓信倒戈的最壞情況的發生,化險為夷。隻不過,這次可謂于無聲處聽驚雷。

項羽戲亭分封,張良又積極聯絡賄賂項伯,為劉邦要到漢中的封地,使劉邦再入關中有了跳闆。劉邦去南鄭就封,張良又建議劉邦燒掉子午棧道,以此迷惑項羽。這都是張良的功勞。

劉邦重入關中,張良寫信給項羽說:漢王失去應得的封職,想要得到關中,一實現先前的約定就會停止作戰,不敢東進了。接着又把齊國田榮、梁地彭越反叛楚國的文書送給項王,說:齊國想要同趙國一起滅掉楚國。項羽于是因此無西進之意,而向北去攻打齊國。

這裡有一個問題我們要說明一下,項羽為什麼對張良的話深信不疑?我們要知道,項羽出身于楚國将軍世家,張良出身于韓國相國世家,他們都是六國貴族後裔,都有共同的出身背景;項羽和張良一樣身負國恨家仇,都有為先人複仇的共同願望;此外,項羽和張良一樣,都是有血性之人,張良博浪沙刺秦舉世皆知,項羽對張良自然是惺惺相惜。所以張良的話項羽自然深信不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