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自制宮廷禦膳

自制宮廷禦膳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13:42:23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1

滿漢全席 圖源 | 浙江在線

如今,不少飯館都打出清朝“宮廷菜”的牌子招攬客人。那五花八門的“宮廷菜”中,首推所謂的“滿漢全席”,一家飯館一個“菜譜”、一家飯館一個“規模”,倒把我這個地地道道的滿族人給忽悠得“暈頭轉向”!

再看那五花八門的“宮廷菜”及年歲參差不齊的“禦廚”傳人,更需要你要有孫悟空辨妖的火眼金睛,否則你免不了上當!

曾幾何時,那家以“宮廷菜”起家的飯館,當時頗有“宮廷菜”氣派,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那“牌子”卻悄然改成“傳統老北京菜”啦!所以奉告那些喜歡美食的朋友,應“但求解饞,莫問真僞”!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2

驢打滾 圖源 | 搜狐@幸鵬

從小到現在,所受教育中都強調指出“封建統治者生活上的窮奢極欲、揮霍無度”。具體到“吃”上,就是靡費浮誇、醉生夢死,大概除了“鳳肝龍腦”等,幾乎吃遍了天下美味。至于清朝的慈禧太後每頓飯要上128道菜,她跟前兒的大太監李蓮英每頓飯也要有48道菜以擺譜兒,是否如此,如果要按照“眼見為實”的老話兒,最好甭琢磨這些問題為好。

提到曆朝,特别是清朝的皇親國戚及官宦人家的生活,雖不及皇帝和太後的排場,但起碼也在“窮奢極欲”之列。所以,這些已經在腦子裡打上深刻烙印。不過有時候面對生活條件大幅度改善的國人的大吃大喝,我在琢磨:那吸盡民脂民膏的大清朝慈禧老佛爺,是否也吃過果子狸、穿山甲、鳄魚、澳大利亞袋鼠等奇珍動物肉和各種美味海鮮?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3

八寶釀熊掌 圖源 | 搜狐@幸鵬

那“宮廷菜”菜譜裡是不是也有現在的“宮廷菜”中的鮑魚等海鮮類菜肴?滿清皇親國戚既不是“青島人”,更不是“沿海民族”,會不會對“海鮮”情有獨鐘?現在的諸多“宮廷菜”究竟……?想着、想着,我不禁笑了!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4

福壽肘子,據說老佛爺愛的一塌糊塗。圖源 | 搜狐@幸鵬

六十多年來,從接觸的一些清朝皇親國戚及貴族後人的飲食情況看、聽他們談到其先人的飲食習慣,感到不解的是,他們中不少人怎麼也喜歡一些民間菜呀?及至看過一些皇家後人所寫的回憶錄中列舉的“宮廷膳食”菜譜;列舉的其家庭成員的飲食所好,才發現那清宮膳食中亦有諸多的“民間菜”。

如果列舉我看過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一個侄子寫的回憶錄中,提到他祖父、晚清攝政王家的夥食每頓飯頂多兩三個菜,而且常吃炒窩頭、糊塌子、餃子、面條兒等民間的普通吃食;提到末代皇帝在上世紀60年代初被特赦後,也喜歡吃老北京小吃等飲食情況,人們可能會說,那是因為滿清皇朝早被推翻,所以末代皇帝及皇親國戚失去了享樂的天堂的話,那麼我看過一位清朝皇親寫的回憶錄中,談到慈禧太後和晚清皇帝的禦膳菜譜時,就足以說明清宮膳食中有諸多“民間菜”啦!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5

窩頭 圖源網絡

書中記載,在同治年間已是“母儀天下”、執掌朝廷大權的慈禧太後,在她壽誕之日的晚膳菜譜中,除雞鴨外,竟有“雞泥蘿蔔醬”、“鹹菜炒茭白”、“肉絲炒雞蛋”、“野味酸菜”、“豬肉絲炒菠菜”等菜。

書中還列出故宮剛開放不久,永壽宮陳列的一張溥儀未出宮時的早膳菜譜,有“三鮮鴨子”、“五绺雞絲”、“炖肉”、“肉片炖白菜”、“羊肉炖菠菜豆腐”、“爐肉炖白菜”、“羊肉片汆小蘿蔔”、“韭黃炒肉絲”、“羊肉絲焖疙瘩絲”等。

上述這些菜譜所列的菜,有不少也是平民百姓家庭,尤其是普通旗人家庭吃的民間菜。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6

糊塌子 圖源網絡

我曾發表過一篇博文,談到“宮廷小吃”與“民間小吃”之間的“雙向流動”問題。我認為那所謂的“宮廷膳食”與“民間菜肴”之間也存在“雙向流動”問題。

就拿那昔日普通的“爐肉丸子”來說,在上世紀50年代初,隻要花5分錢就能買兩個爐肉丸子,可以熬一大鍋“爐肉丸子熬白菜”。可見這丸子價格非常便宜。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7

在昔日不少豬肉鋪和食品店都賣爐肉丸子時,普通旗人家庭買、昔日的清朝王宮貴族家庭也買,一般買回家都是做“爐肉丸子熬白菜”吃。可見起碼這是一道宮廷、民間共有的菜!

提到“爐肉丸子”,就必須提到“爐肉”,因為爐肉丸子就是用爐肉的渣滓做成的。昔日的老北京爐肉,應該算“盒子鋪”的制品,在一些豬肉鋪子裡也賣。那爐肉分“挂爐烤”和“叉子烤”兩種,熱爐肉可以是下酒菜,也可以作為一道菜吃,更可以用來熬白菜、炖白菜等,那味道口感極佳,特别是爐肉熬白菜與爐肉丸子熬白菜一樣,可謂湯鮮味美!所以爐肉菜肴,既出現在宮廷膳食食譜上,也出現在平民百姓餐桌上。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8

老北京人都知道昔日的清王府是每日5餐。就拿末代皇帝的親叔叔載濤來講,那可是有名的吃主,據說他吃羊肉餡餃子時,嘗一口就知道所用的羊肉是羊身上哪個部位的。就是這樣一位在吃上講究的皇叔,其5餐的主食除米飯和面食外,也夾雜一些馬蹄燒餅、粳米粥、油炸果子、螺絲轉等老北京小吃。那午、晚餐的菜肴也有“木須肉”、“雞絲燴豌豆”、“燴三鮮”等民間菜。

昔日遇到的一些清朝王爺的後人,如果與他們談及吃食,這些人也喜歡吃老北京人喜歡的普通菜,如“炒麻豆腐”、“熘鉻渣”、“醋烹豆芽菜”、“炒面倭瓜”等;喜歡吃餃子、面條兒、螺絲轉火燒等主食;也喜歡喝豆汁兒、面茶、茶湯等,吃焦圈兒、炸三角、炸糕、糖耳朵等小吃。從他們口中經常提到其先人也喜歡這些食品。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9

現在一些飯館或小吃店,尤其是經營老北京風味菜的飯館,一些老闆動不動就打出某位清朝皇帝給一些菜的“評價”或喜歡吃某種菜,不管他們說的是否真實,起碼也說明昔日皇親國戚喜歡吃一些民間菜。所以一些保留至今、仍受老北京人歡迎的菜肴,既為廣大平民百姓喜食,也為昔日清朝的皇親國戚後人喜食。當然,昔日那些皇親國戚家庭在挑選廚師上,可能更在意些,因為廚師的技術高低決定菜的滋味和口感。

既然昔日宮廷膳食中也有民間菜,那菜名兒倒是必須經過反複斟酌才敲定,因為哪道民間菜進入宮廷膳食,那菜名兒起碼要帶“吉祥”色彩。這倒使我想到現在某些經營“宮廷菜”的“菜名兒”,這裡就不舉例了,免得與“店家”傷和氣,是不是“宮廷菜”,他們心裡比誰都明白。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10

萬福蒸羊羔 圖源 | 搜狐@幸鵬

不過有些現在的宮廷菜“菜名兒”,要是真的列入昔日的“宮廷菜”菜譜,估計那位“起名兒的人”,大概不是被慈禧太後老佛爺“發配”,就是被“炒家問斬”!


關于清宮禦膳,您又有哪些故事?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 end ·

緻謝和聲明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網絡,侵删。

本文原題《清宮膳食也有民間菜》,作者老骥伏枥。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11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12

五百年前,新文化街還叫石驸馬大街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13

實驗二小 奮鬥小學 鮑家街小學 新文化街的這些學校您還記得嗎?

自制宮廷禦膳(原來也有民間菜)14

實驗二小 北京四中 中央音樂學院,新文化街原來這麼有名校緣

(更多内容,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北京傳統文化聯盟”了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