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我國的冬至。冬至節氣到來,預示着進入最寒冷的時候。從這天開始,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
在我國廣大地區,流傳着“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習俗,特别是在北方地區,這一習俗傳承千百年至今未變。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和他的《傷寒論》。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他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張仲景曾在長沙做官,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複,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嬌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話,如今,冬至吃餃子雖然不是為了治凍耳朵,不過餃子裡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蔔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
在我國不少地區,還有着冬至吃狗肉的習俗。“吃狗肉”為什麼成為中華民族的冬至風俗之一?各種版本的傳說都有。其中的一種,是說此風俗乃是漢高祖劉邦帶動的。
據說劉邦還在沛縣做亭長時,秦始皇滅了六國後也取消了“冬至假”。劉邦帶着兄弟收保護費被冷得發抖,就既罵老天又罵秦始皇。這時候,劉邦的一個死黨樊哙靈機一動,就給劉邦弄來一盆“狗肉火鍋”,一來讓劉邦暖暖身;二來要劉邦解解氣(他把秦朝的皇帝比喻狗)。劉邦真的“吃了”秦朝江山後,仍然沒忘那個寒冷的冬至和一盆暖身的狗肉。于是,他頒旨恢複了“冬至假”并且每年在冬至那天都吃狗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康鵬,圖片來自網絡)
下載齊魯壹點客戶端,關注本壹點号——說古談今,就能查閱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時間看到更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