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梨白,一枚曆史、寫作萌新愛好者,歡迎關注~本文為原創,盜文必究!
上個周,華商儲備中心發布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競價交易通知,本次出庫投放競價交易的凍豬肉為2萬噸。消息一出,多地媒體發出消息,為确保國慶、中秋消費市場需求,充分發揮政府保供穩價和惠民生作用,做好“兩節”豬肉市場供應保障,啟動政府儲備凍豬肉投放。
這下喜歡吃豬肉又覺得有一丢小貴的你“心肝脾胃腎”是不是都放心地歸位了,咱們國家絕對都會讓大家在2020年的秋天成功“貼秋膘”的,愛吃肉的梨白表示這可比“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要香!
關于豬肉在我們國家的烹調曆史那可是時間太久遠了,曆史沉澱的美味佳肴中怎麼都會有那麼幾道關于豬肉的美食令我們垂涎三尺。然待我們穿梭回以美食影響千年中國的宋朝時,大家會發現豬肉不“香”,即便是有國民男神蘇轼“東坡肉”的加持,小豬豬也還是不香!
不愛吃豬肉是宋朝政府節奏帶歪了衆所周知,宋朝政府是一個特别喜歡帶節奏的政府,比如為了增加稅收,“鼓勵”大家喝酒;再比如,住在皇宮裡的官家們真的太愛吃羊肉了,于是全民對“羊羊羊”們産生了一種狂熱,甚至官員們的工資和羊肉挂鈎,百姓教育孩子也是,做官能吃羊肉哦;關于今天咱們的主角“豬肉”他們也帶節奏了,不過卻不是好節奏!
《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便不喜豬肉,受唐朝的影響,他認為豬肉是“賤肉”,由此還規定了宋王室的廚房裡烹饪隻用羊肉。皇帝都這麼說了,下面的人必定得和皇家保持一定的步調,對豬肉說“不”,可是到底為什麼不吃豬肉,大家還是沒給出一個原因,但大家确實對此身體力行的照做了。
趙匡胤在宮中招待貴賓們的時候都會用羊肉來解決,像是招待吳越王錢俶就是一道“旋鮓”,水煮羊肉搗碎輔以佐料,就是宋太祖認為最好的味道了,哪還記得什麼豬肉啊。
煮羊肉
宋朝不吃豬肉是“追随”唐朝,那唐朝到底為什麼不吃豬肉呢?梨白認為這個唐朝的民族大融合也有一定的關系,特别是李氏王族就是有鮮卑血統的漢人,所以他們對于羊肉情有獨鐘。其次,自古便注重養生的祖先們認為豬肉裡面藏有劇毒能令人緻病,唐朝的醫學家孫思邈就曾經說過,“凡豬肉久食,令人少子精,發宿病。豚肉久食,令人遍體筋肉碎痛乏氣”。就這一句話,就足夠勸聽注重養生且希望自己長命百歲的貴族們。
《妖貓傳》中的盛唐宴會
梨白認為孫思邈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受到當時環境對的限制,且豬不像吃草的羊一樣,它是雜食動物,所以控制不好豬瘟、豬疫會發生,不及時發現又加上衛生條件有限,難免有人會因為吃了不衛生的豬肉生病。不管怎麼樣這足以勸聽想吃豬肉的貴族,且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王朝中,貴族們有羊肉吃就絕對不會選擇和平民一樣選擇食用風險的豬肉。
《清平樂》中張氏為宋仁宗烹煮羊肉湯
總而言之,在宋王室眼裡豬肉就是“賤肉”,就是不吃,這也就自上而下改變了宋朝的飲食結構,不吃豬肉。無論是記錄北宋末年汴梁風俗習慣的書籍《東京夢華錄》還是南宋臨安風物的書籍《武林舊事》中,正店、食店甚至小攤上流行的美食皆以羊肉為主!
《清明上河圖》中的孫羊正店
豬肉不香嗎?蘇轼用“東坡肉”啪啪打你臉不知道從去年到今年一直身價倍增的“小豬豬們”知道自己在唐宋的時候這麼這麼被嫌棄作何感想啊?
在我們國家吃豬肉的曆史還是很悠久的,不然我們馴服野豬幹嘛,難不成是來消耗糧食的嗎?早在宋朝之前,很多史籍資料中就記載了古人吃豬肉的情況,比如著名的千古一宴“鴻門宴”中,項羽就曾下令賞給樊哙的“生彘肩”,說白了就是大豬腿(是不是生的還有待考證)。這裡不管項羽出于什麼目的,賞賜大豬腿肯定是想壓一壓對方的氣焰,那賞賜的豬腿肯定也是當時比較珍貴的東西,所以“豬豬”是無罪的。
鴻門宴
豬肉之所以一直在古代不怎麼流行,還因為古時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肉,孟子不就說過,人啊活了七十歲才有吃肉的資格,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大家對豬肉的各種誤解!
當然不是,羊肉當官的都吃不起,更何況平民百姓,這時候他們改善生活的時候就需要吃豬肉,隻不過美食達人蘇東坡說得好,窮人他不知道怎麼吃才美味啊!
影視劇中的蘇轼
蘇轼是北宋的“國民男神”,官雖說越做越小,去的地方越來越偏遠,可是無奈大家就是喜歡他,人家更是樂觀,走到哪就開發哪兒的風土人情,美味佳肴,就地取材,用美食療愈自己“太難”的人生。
被貶到黃州(今隸屬湖北省黃岡市)的蘇轼認為工資縮水的自己不能降低生活标準,沒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于是他就瞄上了當地的“豬肉”,還做了一首《豬肉頌》。
“淨洗铛,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貧者不是不會做嗎?蘇轼來教你啊,沒有别的秘訣,食材新鮮,就讓時間給你交答卷吧,至于好不好吃呢?早晨起來都吃了兩碗了,大家自己品吧。
東坡肉
等到了蘇轼去杭州的時候,因為和當地的百姓修築河堤,百姓們因為聽說他愛吃豬肉,感謝他的時候就給他送了豬肉和酒,廚師沒聽明白蘇轼的烹調方法,于是在黃州豬肉的基礎上,一到由酒作為佐料烹饪的“東坡肉”就誕生了!至于香不香嗎,各位小夥伴們都應該知道了。
梨白叨叨叨又到了一年貼“秋膘”的時候,梨白友情提示各位小夥伴,豬肉雖好吃,也要營養均衡哦!今天宋人為啥不愛吃豬肉的那些事就和大家分享到這,其實主要就是曆史的傳承和認知問題,知道了怎麼做又怎麼會放過好吃的小豬豬呢?!
《清平樂》中的蘇轼、蘇轍兩兄弟
關于宋朝的美食大家可以在評論區交流分享哦~
(文中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删除,萬分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