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哲學的故事名人名言

哲學的故事名人名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1 10:15:15

哲學的故事名人名言?偉人哲學名篇《實踐論》的33句精華,您值得收藏,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哲學的故事名人名言?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哲學的故事名人名言(偉人哲學名篇實踐論的33句精華)1

哲學的故事名人名言

偉人哲學名篇《實踐論》的33句精華,您值得收藏!

1.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曆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因此不能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即認識對生産和階級鬥争的依賴關系。

2.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産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它一切活動的東西。

3.人的社會實踐,不限于生産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它的形式,階級鬥争,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的人所參加的。

4.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社會的生産活動,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因此,人們的認識,不論對于自然界方面,對于社會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5.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隻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标準。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隻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産過程中,階級鬥争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

6.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排斥一切否認實踐重要性、使認識離開實踐的錯誤理論。

7.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論有兩個最顯着的特點:一個是它的階級性,公然申明辯證唯物論是為無産階級服務的;再一個是它的實踐性,強調理論對于實踐的依賴關系,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

8.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準隻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9.原來人在實踐過程中,開始隻是看到過程中各個事物的現象方面,看到各個事物的片面,看到各個事物之間的外部聯系。……就是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各個片面以及這些事物的外部聯系。這叫做認識的感性階段,就是感覺和印象的階段。……這是認識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們還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論理(即合乎邏輯)的結論。

10.社會實踐的繼續,使人們在實踐中引起感覺和印象的東西反複了多次,于是在人們的腦子裡生起了一個認識過程中的突變(即飛躍),産生了概念。概念這種東西已經不是事物的現象,不是事物的各個片面,不是它們的外部聯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事物的内部聯系了。概念同感覺,不但是數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質上的差别。循此繼進,使用判斷和推理的方法,就可産生出合乎論理的結論來。就是……人在腦子中運用概念以作判斷和推理的工夫。這是認識的第二個階段。……這個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在人們對于一個事物的整個認識過程中是更重要的階段,也就是理性認識的階段。

11.認識的真正任務在于經過感覺而到達于思維,到達于逐步了解客觀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規律性,了解這一過程和那一過程間的内部聯系,即到達于論理的認識。重複地說,論理的認識所以和感性的認識不同,是因為感性的認識是屬于事物之片面的、現象的、外部聯系的東西,論理的認識則推進了一大步,到達了事物的全體的、本質的、内部聯系的東西,到達了暴露周圍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圍世界的總體上,在周圍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聯系上去把握周圍世界的發展。

12.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第一次正确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唯物地而且辯證地指出了認識的深化的運動,指出了社會的人在他們的生産和階級鬥争的複雜的、經常反複的實踐中,由感性認識到論理認識的推移的運動。

13.馬克思列甯主義認為:認識過程中兩個階段的特性,在低級階段,認識表現為感性的,在高級階段,認識表現為論理的,但任何階段,都是統一的認識過程中的階段。

14.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質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離的,它們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隻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感覺隻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

15.如果要直接地認識某種或某些事物,便隻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實、變革某種或某些事物的實踐的鬥争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象,也隻有在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的鬥争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本質而理解它們。

16.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僞和驕傲,決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态度。

17.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一個人的知識,不外直接經驗的和間接經驗的兩部分。而且在我為間接經驗者,在人則仍為直接經驗。因此,就知識的總體說來,無論何種知識都是不能離開直接經驗的。

18.認識的過程,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情,屬于感覺的階段。第二步,是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屬于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隻有感覺的材料十分豐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實際(不是錯覺),才能根據這樣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論理來。

19.理性的東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來源于感性,否則理性的東西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隻是主觀自生的靠不住的東西了。……認識開始于經驗——這就是認識論的唯物論。

20.第二是認識有待于深化,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于發展到理性階段——這就是認識論的辯證法。如果以為認識可以停頓在低級的感性階段,以為隻有感性認識可靠,而理性認識是靠不住的,這便是重複了曆史上的“經驗論”的錯誤。

21.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内部規律性,就必須經過思考作用,将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論的系統,就必須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

22.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

23.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

24.認識從實踐始,經過實踐得到了理論的認識,還須再回到實踐去。認識的能動作用,不但表現于從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能動的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于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抓着了世界的規律性的認識,必須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實踐中去,再用到生産的實踐、革命的階級鬥争和民族鬥争的實踐以及科學實驗的實踐中去。這就是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的過程,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繼續。

25.辯證唯物論之所以為普遍真理,在于經過無論什麼人的實踐都不能逃出它的範圍。

26.所謂實踐是真理的标準,所謂“生活、實踐底觀點,應該是認識論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觀點”,理由就在這個地方。

27.任何過程,不論是屬于自然界的和屬于社會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鬥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發展的,人們的認識運動也應跟着推移和發展。

28.唯心論和機械唯物論,機會主義和冒險主義,都是以主觀和客觀相分裂,以認識和實踐相脫離為特征的。以科學的社會實踐為特征的馬克思列甯主義的認識論,不能不堅決反對這些錯誤思想。

29.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在絕對的總的宇宙發展過程中,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因而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人們對于在各個一定發展階段上的具體過程的認識隻具有相對的真理性。無數相對的真理之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

30.客觀過程的發展是充滿着矛盾和鬥争的發展,人的認識運動的發展也是充滿着矛盾和鬥争的發展。一切客觀世界的辯證法的運動,都或先或後地能夠反映到人的認識中來。社會實踐中的發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是無窮的,人的認識的發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也是無窮的。

31.無産階級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鬥争,包括實現下述的任務: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系。

32.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33.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内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