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庚子年 七月廿三)
一生貢獻,兩袖清風
三寸之舌,四季耕耘
此生為師,終生不悔
千言萬語,唯有感恩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韓愈《師說》
老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并且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之中必不可少的人。三尺講台,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今天,我們迎來了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用最美的詩詞來緻敬恩師,讓我們大聲說一句:“老師,謝謝您!”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生長的時候。随着春風在夜裡悄悄落下,無聲地滋潤着春天萬物。
老師何嘗不是如這春雨一般,默默的奉獻着,将他全部的知識傾囊相授。而年幼的我們能夠理解幾分?調皮搗蛋的我們又辜負了多少恩師的良苦用心?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着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師何須将那庭前屋後種滿鮮花?您的學生已經遍布天下。他們就是您的收獲,他們是您辛苦耕耘的成果。
新竹
清代: 鄭燮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新生的竹子能夠超過舊有的竹子,完全是憑仗老竹的催生與滋養。
“長江後浪推前浪“,而新一代人的成長離不開老一輩人的支持與教誨。老師用畢生所學教育我們,用全部的生命來見證我們,我們又有什麼資格不去感恩?
無題
唐代:李商隐
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老師的辛勤付出是我們不能想象的,三尺高的講台上,他們揮灑了半生的心血,忙忙碌碌可曾有一日悠閑?春去秋來,白了多少青絲?父母之外,便是恩師。
師恩難報,唯有成材。
星辰鬥轉,師恩難忘。
“老師,您辛苦了,
祝您,節日快樂,幸福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