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一入土木深似海
兩耳不聞窗外事,埋頭隻知工程事
朝九晚六都是夢,夢裡還是單身狗
這就是工程人所謂的詩和遠方?
辛辛苦苦一年了,面對每天重複的工作,平凡的我們,撐起了建築的脊梁,你還記得曾經自己也有“詩和遠方”嗎?
今天就要跟大家來讨論一個非常現實的熱門話題:“土木工程現在真的走下坡路了嗎?”
來看看廣大工友們的回答?
網友别再說:
我這個回答其實跟下不下坡沒關系,我就勸你千萬别學土木。當然你有權有錢當我沒說。 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給你看看我比較不是那麼慘的工作照吧,太慘的根本沒時間拍。
拍這些照片的時候島上溫度基本38度及以上,海島 烈日,去海邊玩過的人肯定知道這種酸爽。
工作時間嘛 早上 6點-晚上7點,這是名頭上的,開始打混凝土時候就是沒日沒夜的倒班。
我們是炸山填海的,整個島及周圍都是粉塵,舍不得買5塊一個的口罩,而且這麼熱戴上去就跟毛巾吸水一樣,粉塵太大了就用袖口捂住。
安徽來的啞巴農民工,跟我們一樣,不過就80一天。天天鏟石頭,工頭說她可開心了,之前的地方背沙子,累死累活50一天。還有一個跟老公來的,腎病,這樣天天大太陽下的幹活,不能吃鹽。食堂裡沒有能吃的,自己回去煮粥。了解更多請關注建設工程之家
網友知識就是力量:
放些生活照你體會吧!(多圖多字預警)
放線手從來沒白過,最慘就是下雨天,别以為下雨不用做事,總能找到事情做,除非封頂竣工了,不過那時候也要趕人了。
晚上是不存在休息的,哈哈,最慘的時候,趕工一天都沒睡。冬天的晚上自己想想,别人睡覺在外頭吹風,在此學會了抽煙。
我這放線都是晚上放,所以一般很少接觸太陽,爽歪歪,不過晝夜颠倒也挺傷的。
工地的早晨很美,每次天亮都意味着我們要下班啦,哈哈~
最後給你們看看夏天曬得怎麼樣,哈哈,相比做市政的同學,我還算是幸運的了。每天最羨慕的就是監理、資料員、預算員了,他們基本都在辦公室吹空調呢。
拿着微薄的工資,幹着危險的活,月入過萬的都是領導,基本都是在辦公室吹空調,有我們解決不了的事或者需要批準的事情才會出來。
網友吳操:
2007年中國勘察設計技術人員80萬人,工程設計和勘察收入1450億。人均産值(非收入)計算參考值約18萬。
2016年勘察設計技術人員140萬人,工程設計和勘察3180億。人均産值計算參考值約22萬,增長幅度約25%。
同期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4萬,增加到3.4萬,增長幅度約140%。
同期GDP從27萬億增加到74萬億,增長幅度約170%。
這樣一比較,你會發現,土木工程不是在走下坡路,是在像球一樣滾着下山。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評價都是消極的,下面兩個評價就比較客觀了~
網友杜奇衍:
本人同濟土木的本科 小碩,也算是看到了些行業的發展。談談我的看法。
我覺得對于這個問題來說,先要搞明白,怎麼樣就算走下坡路。
一個行業中,一部分人的經曆,或者一部分工程一部分項目的進展過程,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行業的狀态,隻能說是在某些角度反映了這個行業的情況。搞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從更全面的角度來探讨。
首先不看土木行業中的人過得如何,單單看這個行業的發展。
先看規模,2017年,全國建築業總産值213954億元,是我國第四大産業,前五大産業分别是:制造業、批發零售業、金融業、建築業、房地産,分别占據GDP的29.32%、9.4%、7.95%、6.73%、6.5%。考慮到房地産也是土木專業對口就業領域,建築 房地産這兩項合計占到GDP的13.23%,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二大動力,妥妥的體量巨大。
反觀近年來大熱的計算機專業對口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大概在5萬億左右,總量上和建築 房地産差距巨大。
再看增速,2017年建築行業GDP同比增長10.5%,我在網上找到了17年之前的圖,近年來增速下降較快,但是除了2015年增速跳水低于GDP平均增速,其餘時間還是跑赢了總的GDP增速。
▲2003到2016年建築業GDP和總GDP增速對比
最後看未來,在國内,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建設規模在短期内不會明顯放緩;在國外,中國的工程建設已經走出國門,在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地承建了大規模工程,随着一帶一路政策,中國國際化融合會進一步推進,中國基建隊伍還隻會更多地走出國門,承接國外更多工程。
允許我再扯遠一點,不妨再想想更遠的未來,人類的一定是不會隻限于生存在地球上的,甚至埃隆·馬斯克立志于在短期内把一百萬人送到火星。地球上的基礎建設做的差不多的時候,誰又能保證未來土木人不會把工程做到其它星球上去呢。
總結來看,在中國搞土木,面對的是一個體量巨大,增速很快,前途光明的行業。從這個角度來看,土木行業不僅沒有走下坡路,相反未來大有可為。
看完行業,再看看土木行業中作為個體的人過得怎麼樣。
結論很明顯:過得不好,至少是大部分底層的做施工和設計的土木人過得不好。
從收入、工作環境、工作壓力、工作内容四個角度,大部分土木人都不滿足自己的工作。收入不高,現場偏遠遠離家庭,工作強度大,機械重複沒有樂趣,還有猝死風險,施工單位和設計院大體上都是這種情況。
由此可見,從人的角度上看,土木行業的确是在走下坡路。
現在的土木行業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土木行業的潛力依然巨大。技術突破雖然困難,但同時也意味着,一旦某些人或者某些企業突破以後,技術壁壘非常高,有利于保持自己的優勢。了解更多請關注建設工程之家
所以我希望在這個行業中,可以有更多的去改變行業現狀的有志者們。與各位共勉。
網友丘比特之箭:
看了半天評論,我也想說說了。如果放到一年前我肯定會說建築行業太差了。但現在我認為是那時候的我太差了。現在中國還在大興土木,房建相對少了一些,但是市政,公路,鐵路工程真的不少。
首先每個人的起點是有差别的,具體說土木行業差别分兩點,第一學曆差别,第二點是平台差距,平台的差别讓你工資有差别,也會讓你的眼界有差别,比如大公司一個項目幾億幾十億,那你接觸的施工内容肯定要更多,而小公司或許才幾百萬的活,同樣幹了幾年經驗也可能差很多。
說完起點說說自身的問題,同樣一個項目同樣是工長有的人幹完真的會了懂了記住了,有的人就是當了個傳話筒。有的人幹完一個工程規範都記得差不多了,有的人幹完圖紙都看不太懂,差距總在一點點的拉大。很多人在辛苦中充實自己,有的人卻在偷懶中抱怨。
說完大衆來說說我吧,本人2012年畢業于普通三本院校,可以說起點并不高,但是我去的公司基本都是專科以下學曆,本科生就我一個,顯的我比較突出了。
第一個項目也還可以,2億房建項目,幾乎把房建的各個專業都接觸了,由于是群樓建築,各類基礎主體形式,幕牆鋼結構,裝飾裝修都有涉及,再加上單位沒人會用CAD (其實很多人是懶得畫),全公司的圖基本都是我畫的,那時候我就是來着不懼,年輕不怕吃苦,問工資一個月2000。住宿條件闆房,在北方沒有取暖和降溫設備,冬天晚上睡覺零下2度,夏天40度左右。
直到2017年我覺得這個工資配不上我了,毅然決然辭職,但是辭職以後我發現,你說你會的很多懂的很多,沒人相信,找到的工作工資依然不滿意,直到去年六月底,我報名參加一建,用兩個多月時間複習,一次性通過四門考試,用成績單跳槽到現在單位,一個月相當于之前半年多了。工資雖然在很多大佬看來還是很低,但是對于很多還在迷茫中的同僚或許也是一種激勵吧。
最後我想說行業再差,也有優秀者脫穎而出,行業再好也有墊底的低收入人群,想要不被别人指手畫腳那就充實自己去領導别人,想偷懶就要适應社會。不要總一行看着一行高,行行有本難念的經。
在幹土木工程這條道路上,每個人都背負着自己的十字架忍痛前行。也許,你的眼前正是一片迷茫;也許,你感覺肩上的擔子太重;也許,你感覺很累很苦。
但正是這些責任和壓力才成就了我們存在于這個世界的價值,難道不是嗎?
這些年,
在這個行業裡你都經曆了什麼?
是槽點滿滿還是收獲頗豐?
歡迎來跟大家分享!
說不定,
你的故事就在下一篇文中出現啦!
本文綜合整理自知乎、上海工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