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獸與兇獸自古在各種古籍記載中多不勝數,有的能預示田埂豐收、有的能預測吉兇禍福......這些瑞獸與兇獸似乎是吉兇的“預報員”,在《山海經》記載的有兩種鳥獸能預測天下太平與兵禍叢生!
引語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山海經作為一部神怪古籍來說,書上有多種不可思議之物,早在西漢《史記》就有記載,書籍的創作時間已經難以确認,其作者更是不詳,年代太過久遠,衆說紛纭之下難辨誰是真作者。
正文
在《山海經:西次二經》中有兩種鳥獸生活距離極近,隻隔了一座山的距離!書中對于這兩種鳥獸這樣記載:(女床山)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鸾鳥,見則天下安甯。
(鹿台山)有鳥焉,其狀如雄雞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鳴自叫也,見則有兵。
如原文所講鸾鳥長着長長的五彩尾巴,而凫徯長着雄雞的身體卻有着一張人的臉!兩者的作用也是一正一反,一個是能天下太平,一個是能兵禍叢生。
但是凫徯的名頭顯然沒有鸾鳥響亮!鸾鳥有人說是鸾鳳,是鳳凰的一種雛鳥,也有人說鸾鳥是鸾鳥,鳳凰是鳳凰。但是它預兆的作用是與鳳凰一模一樣的。
在《山海經:南次三經》中這樣寫道:(禱過山)又東五百裡,曰丹陽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南流于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紋,名曰鳳皇。
可見鸾鳳的說法是有依據的,但是個人認為還是兩種東西,雖然都是五彩紋。但是在《山海經》中記載的事物應該是指一個群體,而不是單單一個鳥!應該是古人看鸾鳥記載中與鳳凰相似而稱為鸾鳳!
而凫徯長得就沒有鸾鳥清秀了,有着雞的身體但是上面還有着一張人的臉!可見長相是極為凄慘!講到這裡小編想起一個故事,是我一個高中老師講的,那時候跟老師走得比較近。老師閑了就去我們宿舍找我們談天談地,而所講的衆多故事中唯有這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下面就給大家絮叨絮叨。
民間故事傳聞那是在漢末時期,天下大亂、兵馬四起、諸侯四起。有一夥流民組團避開兵災之禍,這天走到山腳碰到七八個敗兵,那夥賊兵看他們手無寸鐵,拉着流民中的大姑娘、小媳婦就要做禽獸不如的事情!
但是流民們拼死相抗,賊兵們也沒能如願,看打不過也趕緊跑了!而這夥流民中有一個王姓半吊子書生,自認為讀過幾天聖賢書于是建議流民們去山中躲避。等世道太平了再出來!
那時候讀過書的能有幾個,這夥流民當然以這個書生為首,紛紛同意。就這樣這夥流民上山,但是幸運的是在山中有許多野果、動物,這夥流民靠山吃飯,人倒是沒死幾個。
所幸在王書生的帶領下又是造屋,又是開埂......一段時間之後這夥流民奇迹般的在山中固定了下來!漸漸在山中形成一片小村落,靠着大山,隻要不是閑人懶漢一般都餓不死!
過了又有幾年有餘,書生也是娶妻生子。這日書生上山抓野物,走着走着忽然聽見鳥鳴悅耳,這書生便忍不住上前打探,經過叢林密集處,看到一五彩斑斓的鳥獸!書生大喜,連忙回家!
回到家中跟妻子說了這件事,說那是鸾鳥,現在天下已經太平,要帶妻子兒子出山尋求富貴之路,書生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能謀個一官半職,也不用在山裡受罪了!
書生妻子一聽也是大喜,連忙讓丈夫通知大家!村民聽信而來,聽過前應後果也是高興不已,畢竟鄉土難離,這裡的日子雖然快活,但也沒有那片埋葬着祖先的祖地好。于是各家都回去收拾,準備明早裡山!
第二天一早天剛剛亮,王書生帶領着一幫村民一起踏上尋鄉之旅。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終于走到一片殘垣斷壁之前,看着曾經的家園被毀成這樣,村民的都是傷心不已!但是人是活的,在王書生建議下大家準備明天開工,再次建設家園!
不過不巧的是,第二日一早有人聽到陣陣怪聲,書生一驚連忙前去查看,隻見一雄雞獨腳在斷壁上揚天長鳴!這可把書生吓的一身冷汗,二話沒說帶着衆人又回去了!
一衆人匆匆趕路,意外而發現有鳥獸都是死死跟着他們,村民們不解問書生怎麼回事,書生也是疑惑哪能回答得了他人的問題,自顧自的逃命也不說話。不過好在順利到達山中,從此以後書生再也沒有升起過出山的念頭!
這個民間傳說故事線雜亂,當時小編聽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不過傳說中的兩個鳥獸像極了《山海經:西次二經》中說的兩種鳥獸!當然這種不切實際的民間傳說,也做不得真,看官們還在秉着着理性的态度看待!
具體的其他最後怎麼樣了,小編實在是記不住了!不過有想象力的小夥伴可以下方評論留言,給這個故事續個結尾。最後呢感謝大家觀看,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關注、點贊、轉發,主頁更有衆多民間故事等着你哦!
------------------------------
小柯百味屋/雜談《山海經》,十二
(溫馨提示:民間故事純屬虛構,望理性看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