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底線》海報。
盛伯骥
在大力普法尊法的今天,一部以普及我國現行司法制度及服務為主題的電視劇《底線》悄然走進觀衆眼簾。《底線》以當代人民法官為創作原型,通過三代法官師徒關系展開,主要講述了三代法院人發揚法院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在一樁樁紛繁複雜關乎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的司法案件中,踐行初心使命、堅持司法為民的故事。
《底線》采用全景深描手法,聚焦基層法院,涵蓋高院法助、中院刑庭法官、基層法院立案庭法官、律師等群像人物圖譜,通過展現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層級的法官和律師形象,生動刻畫中國法院全景和中國法官風貌。從民事到刑事、從“小案”到“大案”,從“老案”到“新案”,《底線》讓觀衆們看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上,基層法官司法為民、守護底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形象,全方位、多維度展現中國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
綜觀全劇,其思想境界和主題意境匡守在“堅守底線,捍衛公正”之上,引發的思考與作用不可估量,這不僅是新時代法官形象的一次理性诠釋,更是新時期影視創新的一次感性傳達。比如說,該劇展示的各類刑事和民事案例近百,出場人物更多,其中有位大爺雖出場不多,但讓人難忘。他叫齊大爺,為家事而結識了法庭和法官,于是他三天兩頭,都要到法院坐一坐,和法官聊一聊,有時發洩下情緒,有時又給法官帶上幾個溫暖的雞蛋。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我國基層法院的真實寫照。
衆所周知,在我國傳統教育裡,法官們的形象是嚴肅莊重的,連人人敬慕的包公,也是一個大黑臉,不怒自威。然而,在《底線》這部電視劇中,法官們不僅是國法的執行者,也是人間煙火中的普通一員,他們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可以這麼說,電視劇《底線》對社會,對受衆,甚至對我國司法制度,最有力的貢獻就是更新了人民大衆對司法機關的認知,也是我國司法制度普及與教育的重大轉折點,更是近年來我國司法影視節目創新的最大亮點。
國徽下的法官,也食人間煙火,這是電視劇《底線》亮點之一。由靳東飾演的劇中人物方遠,是一名基層法院立案庭法官。他一方面是國家法律的踐行者,同時也是社會生活的居家者;他一方面要天天與衆多的當事人、證人和律師接觸,另一方面也要日日與妻子、女兒和親朋生活。正是這種職業和生活的交織,責任和情感的交織,讓他的信仰有了更重的考驗,也讓他對權利有了更多的理解。如他為堅持法律公正被妻妹報複傷害,因卷入女兒學校欺淩同學事件被衆人責難,這些事故和事件都讓他作為親曆者,更加堅定了對執法的嚴明與公正。該劇的創作者正是以此為切入點,加大對新時期法官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的篇幅,加強對新時期法院工作創優和普法創新的描寫,使這部司法題材的影視作品有了更多的受衆。
随着新時代的來臨,社會生活的高科技化、人民生活的強網絡化,導緻新型案件高發,如《底線》劇中所描寫的“餐飲網絡平台強制二選一,不正當競争案”等案件,将新時代遇到的新問題一一呈現。正是由于這些新的社會矛盾與糾紛是對現實社會的深度折射,這些社會新型疑難雜症也就成為新時期法官面臨的新挑戰。作為一部影視文藝作品,《底線》以文化的敏銳,迅速觸及了這個領域,雖不能完全透徹地解析某一社會事件或解答某一社會問題,但隻要它的鋒芒涉及了這個領域,那麼對這個領域的社會認知和社會輿論的影響和輻射極大,何況是一部優質作品。
對于司法教育的普及,有時會生動,有時會枯燥。枯燥的原因是在于過度宣講與教條,生動的原因是在案例講述中教育普及。看過電視劇《底線》後,還有一個真摯的感受,該劇好似一部法律百科書,好多法律問題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如婚姻問題是民事審判遇到最多的案件類型之一,劇中數例不同類型離婚案例,不僅讓該劇呈現了紛繁世界的人間悲歡,而且将受衆帶入婚姻關系全景思考。來自于社會各階層人群的真實案例的再現,不僅讓受衆感受到人間百态和悲歡離合,同時也通過媒體傳播給予了真情援助與法律指導。
近年來,由職場引發的各類案件頻發,這些在電視劇《底線》中也得到了足夠體現。如“奶茶店加盟案”等案例故事,不但較好地塑造了法官們的公正與真誠,而且告訴人們如何維護自身利益和職場權益。這對人民群衆而言,尤為重要,既是在觀劇,又是在普法。
法律有底線,法律更有公正,一部司法題材電視劇,不僅寫出了人間真情,也寫出了人間百态。
回望法治中國在黨的偉大旗幟引領下與時代同頻共振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承繼了一代又一代法律人夙興夜寐、艱苦奮鬥的紅色司法基因,電視劇《底線》正是在中國法治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一宗宗案件背後所蘊含的人生百态,注定了其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行業劇,而是一部折射整個中國司法改革進程的時代劇。
(作者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藝術評論專業委員會主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