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賀蘭草原
最近外面吃飯地次數越來越多,固定地時間,電話響起,有時候一天之内竟然有三四個飯局,起初有些得意,認為自己人緣不錯,然而随着應酬的增多,内心充斥着莫名的煩躁,攪的自己心神恍惚,異常焦悶。可是,即使這樣,我依然要恪守“生存法則”讓自己“忙”起來。
忙這個字,似乎已經深入骨髓。
第一次聽到小青年喊我阿姨時,我并沒有因為這種尊敬的稱呼而感到喜悅。相反,有些傷感,仿佛就是刹那之間,芳華随着厚厚的霜色枯萎,指縫間,已至中年。
是啊,從小求學到四十不惑,為人子女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同事,為人友。日子變得瑣碎、繁雜,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大到待人接物,迎來送往。紅塵深處,活得并沒有預料之中的那樣潇灑自得,反而越來越抓不住自己了。為了憧憬中美好的生活,我沒有時間和精力讓自己停下來,除了奮力前行,别無選擇。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随天外雲卷雲舒”,讀着這樣的詩句,難免會向往桃花源似的一方淨土來平息欲求中的疲憊的軀體。
百忙之中,究竟埋藏着怎樣的困惑?
幹不完的工作、無休止的家務、吃不完的飯局、刷不完的朋友圈。三毛曾說:“人生一世,不過是一個又一個二十四小時的疊加,在這樣寶貴的光陰裡,必須明白自己的選擇”。面對自己的内心,自問:這樣的忙真的有意義嗎?
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 。大道至簡,忙,是需要“閑”來調劑,才能方得始終。
阿拉善生态公園一角——九孔橋
特别喜歡咱家附近的生态公園和圖書館。說實話,幾年前,初居此地,并沒有閑暇的時間去悠哉桃紅柳綠。那時候,心心念念的都是工作,曦出月返,縱使相逢,也是行之匆匆,無緣擁抱。圖書館亦如此,初衷真的是美好的,辦好了借書卡,對每一本都愛不釋手。可惜,借回去的書,卻不曾認真翻閱,每天一如既往地忙,卻不知自己在忙些什麼,到了還書的日子,才着急忙慌地翻一翻,原本讀書的清淨之心也變得黯然失色。
餘秋雨說:“慢下來,靜觀自己的内心”。人之一生,無常相伴,睜眼之間,已是塵埃落定。暇滿人身,我們沒有理由虛度光陰,忙裡偷閑就是生活最好的佳釀。
偶然翻開 2016年11月5号的随記:中午13:10分開始加班至晚上21:20分結束,我才享受到了自由的呼吸,雖然冷得夠嗆,但我還是貪戀這初冬的繁星點點,任性的由單位走回家,真的很冷……,看着幾年前的日記,心頭有些泛酸,終究我還是選擇了放棄這份努力,辭去了貌合神離備受煎熬的工作,且從忙碌煩悶中解脫出來,讓身心得以修養。
忙裡偷閑,我漸漸找回了自我。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再一次踏進圖書館,熟悉的清淨裹挾着微妙的書香,這一刻,我知道我正真想要的不過如此簡單,遵從自己的内心,開始了與書為伴的日子,惬意的心安理得。将内心安住在意樂之上,讓閑情逸緻的種子破土而出,來裝點夢中的家園。
從心而活的日子裡,我愛上了生态公園。喜歡一個人感受眼前的桃紅柳綠梨白,感悟四時美景,與她們在春日裡齊吟待嫁、夏日裡濃妝豔抹,秋日裡賞菊供月,冬日裡香茗熱捧。偶爾也會來一些呆萌的表情玩一下自拍,也會背靠翠生生的綠意,聽風、聽雨、看雲,凝神靜觀,參禅,悟道。
阿拉善定遠營
摩西奶奶說過: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很幸運的了。如今的我已經40歲了,在步入中年後,我選擇了跑步,懂得了珍惜,在寂寞的堅持中,學會了做自己的伴侶。我笃信堅持的力量,告訴自己:面向太陽吧,不問春暖花開,隻願身體和靈魂能擦出愛的火花,豐滿我的精神長相。
漸行漸遠的時光裡,父母也已到了古稀之年,閑暇的時間,靜靜地依偎在他們的身旁,看着滿頭銀發,卻不失調皮可愛的父母,慶幸他們健康的活着。偶爾也會意見不和發生沖突,但聽着他們中氣十足的高音,慶幸他們五根具足,幸甚至哉。
有事情忙碌是一件幸福的事,隻是不要“盲”其一生,将節奏慢下來,與自己靈魂互賴的人一起精緻地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