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花語: 相愛到永遠
生死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 邺風》
百科:迎春花别名迎春、黃素馨、金腰帶,落葉灌木叢生。花單生在去年生的枝條上,先于葉開放,有清香,金黃色,外染紅暈,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
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常見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氣質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适應性強的特點,曆來為人們所喜愛。迎春花栽培曆史1000餘年,唐代白居易詩《代迎春花召劉郎中》以及宋代韓琦《中書東廳迎春》和明代周文華撰《汝南圃史》均有記載。
《本草綱目》曰∶處處人家栽插之,叢生,高者二三尺,方莖濃葉。葉如初生小椒葉而無齒,面青背淡。對節生小枝,一枝三葉。正月初開小花,狀如瑞香, 花黃色,不結實。氣味苦、澀,平,無毒。主治腫毒惡瘡,陰幹研末,酒服二三錢,出汗便瘥(《衛生易簡方》)。
迎春 在乍暖還寒的時節,萬物還沒有開始複蘇的時候,枝頭上綻滿了氣質非凡的花朵,迎接每個新的春天,美好而又快樂。迎春花不懼寒冷,均有堅韌樸實的精神,同時也是活力的象征,花語是相愛到永遠。
因着迎春花的這美好寓意,迎春花也成為詩人的吟詠對象。
唐白居易《玩迎春花贈楊郎中》:“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恁君與向遊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金英翠萼”,将迎春花描寫的活靈活現。
另一首《代迎春花招劉郎中》:“ 幸與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時開。杏園豈敢妨君去,未有花時且看來。” 則描寫了迎春花早于百花之前“不随桃李一時開” 的高潔之風。
宋代曹彥約《迎春花》:“ 錦作薰籠越樣新,迎春猶及送還春。花時色與香如此,花後娟娟更可人 ” 。
韓琦《迎春》 “ 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兩首詩中“ 花後娟娟更可人 ” 、“百花千卉共芬芳 ” 兩句,異曲同工,同樣贊頌迎春花開在百花之前,卻又同百花共芬芳的美麗,也正是相愛到永遠的寓意。
明代王夫之《迎春》則直接寫下“ 願結青蘿好,亭亭寄遠思 ” 。 全詩句:“ 玉峰疑菡萏,绛佩讵辛夷。蝶醒初春裡,香尋未綻時。雲生仙袂重,月上素痕滋。願結青蘿好,亭亭寄遠思。”
冬盡春來,迎春花已開!
2022,願迎春花帶給你相愛到永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