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峽有多少人移民廣東

三峽有多少人移民廣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8:40:58

來源:中工網

臘月,位于廣東省肇慶四會市城中街道河西村委的西合村,沉浸在節前的喜慶節氛中。

村民劉廷雄已開始忙碌起來了,他采購了一批重慶特色年貨,等着兒孫回來一起過在廣東的第21個春節。

20年前,劉廷雄等703名來自重慶巫山縣大昌鎮的三峽移民離别故土,乘坐專列直抵肇慶四會大沙火車站,開始了新廣東人的生活。20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移民們用勤勞的雙手、辛勞的付出,重建起新的美麗家園。

三峽有多少人移民廣東(他們在廣東還好嗎)1

20年前三峽移民進入西合村場景 許接英翻拍

最好的回憶都在故土

臘肉、臘豬腳、紅薯粉、幹土豆……農曆臘月二十二(1月24日),肇慶四會市西河村,劉廷雄趕在“小年”前到集市上的重慶特産店采購了一批年貨。中午時分,在家門口和兒子貼着新對聯的劉廷雄聞到了廚房裡飄出的熟悉香味,那是妻子在為過年準備炸酥肉、臘腸、抄手等家鄉傳統小吃。

移民廣東二十載,劉廷雄一家依舊保留着巴山鄉民傳統的過年習俗。

從2001年8月開始,來自重慶市巫山縣的683戶、共2400多位三峽移民,分三批先後落戶肇慶市大旺、高要、四會三地的移民新村。其中四會市接收的703名移民,一批次集中遷入了東城街道、城中街道、貞山街道、大沙鎮等四個鎮(街道)六個安置點。

40歲的劉廷雄連同整個家族共10口人遷徙到西合村,從此在嶺南水鄉紮根。

三峽有多少人移民廣東(他們在廣東還好嗎)2

劉廷雄夫婦 許接英/攝

20年過去了,無論對于60後劉廷雄,還是對于80後何勇來說,最好的回憶都在故土。

在當年肇慶四會市接納的三峽移民中,中小學生有111名。為了讓他們盡快适應新的學習環境,當地政府采取了“到就近學校插班”的方法,并指定素質較高的老師和優秀學生對移民學生進行幫助。時年14歲的何勇就是其中之一。移民到四會時,他剛讀初一。

因家庭困難,何勇讀完初中後曾想過出來打工,沒想到政府得知情況後,資助他就讀肇慶技校學習計算機。中專畢業後,他又自學成人大專、參加技能培訓,先後考取國家理财規劃師、安全主任等證書。

當年懵懂的孩子,如今已經是廣東寶冠闆材科技有限公司總助。四會給了何勇成長的平台,但濃濃的鄉情始終牽絆着他。

由于親人都在重慶,老家有紅白事何勇都會駕車回去;老鄉來廣東打工,也會先來何勇這裡走親戚。“這是一種說不說道不明的感覺,年紀越大對家鄉越懷念”。

新生活遠比想象中順利

移民前,劉廷雄有過多番顧慮,也做好了放下村支書的“身段”去工廠看大門的準備。但來到四會後,他發現新生活開展得比想象中順利。

落戶西合村不久,劉廷雄被介紹到城中街道水管站工作,這一幹就是20年。他的妻子也沒閑着,看準周邊工廠林立、務工人員多的好商機,在家門口開起了麻将館、士多店。一家人有了不錯的收入,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移民前,許志栖曾在惠州闖蕩多年,拖家帶口搬遷到四會和興村後,有了地利之便,他掙錢養家的勁頭更足了。

這些年,他做過廚師、賣過廢品、搞過運輸,碰過不少壁吃了不少苦,也在一次次創業中積累下不少經驗,最終他組建起一個裝修施工隊,還在這邊買房置業。回憶這20年打拼經曆,已到知命之年的許志栖用一句話概括,“都是為了生活。”

三峽有多少人移民廣東(他們在廣東還好嗎)3

許志栖采購糧油準備過年 受訪者供圖

20年來,為了保證三峽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緻富”,四會市政府專門制定了一系列經濟幫扶措施和優惠政策。如今他們已漸漸融入當地生活,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住新昌村的王後豔和李忠春和大多數移民一樣,在政府的就業幫扶下進廠打工。

“找工作更容易了,上班也方便很多。”移民前,王後豔曾在深圳觀瀾打過工,隻有逢年過節才回重慶老家與親人團聚,從沒想過能在打工地安家落戶。移民後,王後豔打工攢了錢,将政府提供的一層平房加蓋至兩層,多餘的房間用來出租,實現了從打工妹到房東的角色轉換。

同樣衣食無憂的李忠春,在家門口的皮具廠工作。對于現在的生活,她感到很滿足,在當地出生的小女兒不用做留守兒童更是讓她倍感欣慰,“女兒從小就帶在身邊,很懂事,和我的感情很好。”

三峽有多少人移民廣東(他們在廣東還好嗎)4

李忠春(右)在離家不遠的工廠上班 許接英/攝

四會市水利局副局長杜智剛介紹,四會各移民村已經實現了進村道路、村中巷道硬底化,道路旁綠化,村村通自來水,有線電視數字化,通訊線路、供電線路到村到戶。人均宅基地面積、房屋面積、土地資源均與當地居民生活水平基本持平。目前當地正在有序開展原三峽移民房屋重建工程,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标準,為移民打造新家園,預計2023年可建成入住。

融入,是在不知不覺中不分彼此

20年光陰轉瞬即逝,對于老家的印象,劉廷雄已逐漸模糊。他喜歡稱自己為半個“老廣”——辣椒吃得越來越少,“老豆”二字脫口而出,小兒子娶的也是四會本地姑娘。“孩子現在在肇慶一家企業做技術員,入職沒幾個月就當了班長,基本工資有8000元。”說起兒子,他一臉笑容。

移民後,劉廷雄隻在2008年回過一趟老家,那是為了給去世多年的父親立碑。大兒子結婚時,他也曾擺下80桌酒席,宴請四會、高要、江門等周邊的三峽老鄉一起熱鬧熱鬧。如今,劉廷雄計劃退休後回老家仔細走走,看看三峽大壩。

随父母遷徙到昌輝村時,李俊傑隻有六歲,那時他聽不懂廣東話。後來,學校發書讓大家學習,不到三個月,他就說出了一口流利的廣東話。

每年清明節,李俊傑一家會和當地人一樣祭拜祖先;春節時,李俊傑也會和本地好友組團“逗”利是……如今已26歲的他視自己為新四會人,他的父母也和當地村民融成一片,有空一起去跳廣場舞。

三峽有多少人移民廣東(他們在廣東還好嗎)5

李俊傑大學畢業後回到四會當老師 受訪者供圖

大學畢業後,心存感恩的李俊傑回到四會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這是他從小就立下的志願,“我愛這座城,政府對我們這麼關照,我們也要為這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回報自己的力量。”

(據廣東省總工會微信公衆号消息 南方工報全媒體記者 許接英 通訊員 楊福元 黃小鳳)

責任編輯:朱一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