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古稱湟水、循江、龍川江等,是珠江水系的幹流之一。東江長500多公裡,集水面積3.5萬餘平方公裡,平均年徑流量250餘億立方米。豐富的水資源不僅為當地人們的生産、生活帶來了方便,同時也孕育了豐富的水産資源,使得當地的垂釣之風盛行。
近日,廣東東莞的一名男子在東江野釣時,意外地收獲了一個小皮球,其模樣還非常地呆萌可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東莞的這名男子是一個釣魚愛好者,垂釣經驗豐富,釣技娴熟,男子平日裡最大的愛好就是垂釣,隻要是沒事就會去釣魚,有多少漁獲無所謂,主要還是喜歡垂釣的感覺。
這一天,閑來無事的他又出來釣魚了,選擇的水域是東江石排鎮磚窖附近,找到了理想的釣點,男子就開始拌料、打窩、穿餌、下鈎,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以後,就正式開啟了垂釣的模式。
不知道是資源好,還是天氣暖和魚兒開始活躍了,男子下竿沒有多久就有了魚口,很快,一條魚兒不出意料地被釣了起來,出人意料的是,這條魚轉瞬之間竟然變成了一個小皮球。
因為這魚隻分布于沿海附近,因此深處内陸的人們對它不是很熟悉。東江的這名男子一眼就認出它了,這魚正是被譽為“菜肴之冠”的河豚。
隻見這隻河豚圓滾滾得像個皮球,它背部有花紋,腹部白色,看起來萌萌的。不過它的嘴巴裡卻有着鋒利了牙齒,一直在不停地發出叽叽喳喳的聲音,似乎要咬掉嘴裡的魚線。
編者通過查詢資料得知,河豚,又叫河鲀、艇巴、臘頭、乖魚、雞抱、龜魚等,屬于江海洄遊習性的底栖魚類。全世界有河豚魚200餘種,我國有40餘種,主要分布于黃海、渤海、東海、南海以及近海江河中。
很多人就算沒有親眼見過河豚,應該也從其他渠道了解過河豚,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河豚有毒。的确,河豚不僅有毒而且還是劇毒,其廣泛地分布于其卵巢、肝髒、腎髒、眼睛和血液之中,一旦被誤食後果非常嚴重。
河豚雖然有毒,但卻是一道美味的食材。河豚肉味道鮮美、細嫩無刺、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的高檔水産品。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就已經将河豚作為美味珍品,民間甚至還有“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味皆無”的說法。
河豚肉好吃,不會做的人一定不要擅自烹饪,否則,雖然過足了嘴瘾,代價卻是不敢想象的。釣魚是一種興趣愛好,大家收獲垂釣的過程就好了,切勿拿安全當兒戲。
東江的這名男子,最終小心翼翼地把魚鈎從河豚嘴裡取了下來,把它重新放進了江裡。用男子的話說,一是河豚有毒,不懂烹饪方法,二是1條太少了,烹饪起來了麻煩。
喜歡垂釣嗎?在釣魚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記憶猶新的經曆,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和大家一起來共同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