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标準化需要怎麼做

标準化需要怎麼做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1 12:16:50

标準化需要怎麼做?圖片源于網絡,侵權必删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伴随着科技以及工業化大生産的發展,人們逐漸适應用一種統一的,數據化、規則化的語言來規範我們的一切活動、描述我們的世界,甚至我們也漸漸用這種方式來思考,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标準化需要怎麼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标準化需要怎麼做(怎麼看待标準化)1

标準化需要怎麼做

圖片源于網絡,侵權必删

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伴随着科技以及工業化大生産的發展,人們逐漸适應用一種統一的,數據化、規則化的語言來規範我們的一切活動、描述我們的世界,甚至我們也漸漸用這種方式來思考。

起初,标準化主要體現在工業生産當中,其目的是規範生産中的重複性勞動,使得不同時間、不同地域的相同産品生産能達到同樣的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這其中也包含了成本降低和規模效應的附加好處。後來這種方式逐漸拓展到生活、學習、管理等各個方面,甚至連考試都一定有“标準答案”。标準化逐漸深入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各方面。

一、标準化的内涵是什麼?

标準化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是必不可少的,其積極作用不言而喻,我們的産品生産、物資交換、商品和服務貿易,如果沒有标準化根本都不可能在太大的範圍内進行,更别談跨國貿易、國際貿易。就以工業産品為例,試想如果沒有标準化,大家的産品外觀、功能、技術參數全都不一緻,你産的不是我要的,我要的你産不了,大規模的生産和交換根本就不可能實現。那标準化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呢?

1.“标準化”中的标準是最大限度上的客觀标準(通常是數量化或者數字化的标準),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人的主觀影響,使産品的生産流程、工藝環節、技術性能參數、合格率、成本控制等達到統一、可控,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生産的高效率和規模效應。

2.标準化的實施依賴于社會化分工。基于“比較優勢理論”,小到具體的個人,大到公司、機構、組織乃至國家,從經濟角度而言,最優的選擇是隻從事(生産)自己在商品、産品、服務或者某項活動中自己最擅長的那一部分或者是環節,中間通過協作、交換、貿易,最終通過“優勢互補”完成産品或者活動。标準化在整個協作、交換和貿易的過程中起到統一接口标準的關鍵作用,使得産品、服務或者活動的銜接能做到無縫和高效。

3.标準化依賴于“物理切割”。就商品生産而言,基于前述的社會化分工,标準化意味着需要對商品生産的整個流程作物理上的切割,這種切割通常需要與生産效率和成本控制最優相匹配。在商品社會中,比較典型的現象是,通常一件商品從原材料開采(采摘)、中間品加工生産、最終産品的組合、組裝是由幾個甚至很多個不同的廠商、機構或者組織完成的,這也是工業生産與傳統的手工業或者說農耕文明在産品生産上最大的不同。

标準化的“物理切割”,其前提在于被切割的對象(産品生産或者其他社會活動)具備多環節特征,且每一環節之間的物理邊界相對清晰。

如今标準化的這種“物理視角”被推而廣之,運用在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受教育時,被切割為小學、中學、大學;就醫時,我們的身體被分為五官科、内科、耳鼻喉科、腦科等。

4.标準化背後的“因果論”。中國傳統諺語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類慣于探尋事務背後的因果關系,把導緻事務結果的原因進行梳理和總結,形成經驗,記錄和傳承,這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其中一種模式。從标準化而言,這種因果論在産品生産中的邏輯在于,用同樣的原材料、同樣的技術規範、同樣的生産線和生産流程,應當得到同樣的産品(包括外觀、質量和技術參數)。

二、标準化存在什麼問題?

1.标準化意味着流程環節增多、鍊條加長。雖然從“比較優勢”的角度看,隻要社會分工合理,這個問題似乎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這種分工往往是各環節之間環環相扣,不可替代,所以這同時也意味着控制風險的增加,一旦某個環節、某段鍊條出現問題,将會導緻整個商品生産的遲滞甚至組織的垮塌、工廠的倒閉。

2.标準化的模式被運用于商品或者服務當中既算有些問題,但總體而言還是利大于弊。但其被運用于除此之外的其他社會生活領域,則弊端往往更為突出。

如前所述,标準化背後有“因果論”的邏輯,在商品生産領域,這種因果關系往往是單因一果或者多因一果,因果關系清楚明了,不确定性因素較少,但在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這種因果關系往往更具複雜性,存在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的情況,甚至有些因果關系是否成立也還有待樣本量的積累及甄别,再加上某些情況下其中還會夾雜偶然性因素。這就使得标準化在這些非生産領域的運用呈現出更多的弊端來。

3.标準化與差異性(多樣性)的矛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标準化意味着要抹殺或者忽略差異性(多樣性)。标準化除了要避免歸因謬誤,同時還因其所要求的外觀、規格、技術參數、流程的統一,必然要消滅差異性和多樣性,因為在生産領域,差異性就意味着産品同一性和合格率的低下,其不經濟也不可持續。

但這種思維模式被帶入其他領域,帶來了不少的問題,比較突出的是在文化和審美相關的領域。這些領域天然的要求差異性、多樣性,這與标準化的要求是天然矛盾的。我們一定都有一個相同的感受,就是全國各地的大城市,其建築風格基本相似,遠看的話根本無法作區分,這就是标準化造成的審美同一化帶來的問題。

此外在具備環節特征的非生産領域的社會活動中,往往各環節之間缺乏物理邊界或者物理邊界不清晰,其邊界往往更具無形或者主觀性的特點,在這些社會活動中運用所謂的标準化,往往會因為邊界模糊帶來權責不清、糾紛扯皮的問題,從而影響效率。

三、怎麼辦?

1.标準化的使用範圍應當受到更為嚴格的控制,在非生産領域,标準化的使用應當少提倡,在可用的領域其使用也應當慎之又慎。

2.糾正标準化在非生産領域的過度使用。關鍵在于改變人的思維模式,抓手在于教育。要改變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标準化的應試教育模式,真正地逐步回歸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

教育應當重“育”而不是“教”,育在于引導,而不是強制和灌輸。就像種花,你要做的隻是給種子合适的土壤、陽光和水分,必要時除一除病蟲害,剩下的怎樣發芽、怎樣開花,都交給花自己。

3.鼓勵多樣化和差異性。獨木不成林,一花不是春。工業文明往大了說隻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小部分,人類文明的美和生命力正在于其差異性和多樣化。我們應當給予差異性和多樣化更多的包容、理解和支持、鼓勵,哪怕在工業生産領域,我們也應當适當的鼓勵非标準化的産品,比如那些承載非遺價值的産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