檩子:還記得5月底的“數學教材插畫事件麼?
看這幾張圖,估計你就想起來了。
這樣的插圖,肯定要改。這兩天,消息是終于改好了,新學年人教版1-6年級數學教材,從封面到插圖,都已重繪 。
據報道,新的插圖原則是:
新繪制的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在整體上力求體現出“中國風”“時代感”“精氣神”和“數學味”的風格特點,展現新時代中國少年兒童陽光、向上、愉悅的精神面貌,堅持大衆主流審美取向,遵循兒童認知與身心發展規律,清新雅正,簡潔大方,圖文相融。
看公布的部分插圖,的确“賞心悅目”了不少,尤其小朋友形象,很正。
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這個大問題,真的要為人教社點贊。
然而,熟悉小花生的朋友們會記得,當時我們針對數學教材的插圖還提出一個想法,那就是:
“把孩子的形象畫好,雖然很有必要,但并非咱們數學教材在插圖上的首要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時,我們寫了一篇文章,核心觀點是:這是數學教材,把數學“畫”清楚,才是最重要的。對此,大家的反響還是蠻正面的 ...
這篇文章有500 條留言
當時有網友建議,這篇文章可以給教育部看看。這點,我們還真沒去想。不過,我們還是很關心插圖修改的結果:這次,把數學“畫”清楚了嗎?
看看新版插圖 ...
放出的例圖,針對一年級的:建立數的概念,理解簡單加減法 ...
插圖以體現生活場景和可愛小動物居多,正能量滿滿。在農家小院數數 ...
看着樹上的小松鼠學5以内加減法 ...
跟着可愛的小兔子學加法 ...
在“愛集體、愛勞動”的環境下理解5以上數的概念 ...
在“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場景中接觸更大的“數”...
二年級,幫助學習“乘法”的插圖,意思是3排樹,每排4顆 ...
三年級,集體活動中,學習“百以内加減法口算” ...
四年級,通過“小賣部”場景,教孩子“小數乘法” ...
五年級,在擊鼓傳花遊戲中理解“随機概念” ...
六年級,小組學習場景,探讨和“圓周長”有關的問題 ...
什麼感覺?在我看來,有兩點:
首先,插圖真的好看很多:孩子形象正氣、用色和諧、典雅清新。
比如“過山車學乘法”這個插圖,原來是這樣的:
現在是這樣的:
是不是看上去舒服很多?
其次,這個例子同時也反映了一點:配圖原則并沒怎麼變。換句話講,怎麼給小學數學教材配圖,方法和思路與原來差不多:呈現數學應用場景,但不追求用圖表展示具體的數學概念。
比如三年級學習分數,插圖體現的是“分月餅”這個生活場景,圖畫設計的重點不是用視覺化圖片去體現“分數”這個數學概念。
這是四年級,學習循環小數,也是一樣的,體現一個應用場景-跑步,但不是概念本身 ...
有的場景,還富有“民族風” ... 用這張頂碗圖去體現乘法,也是蠻有意思的。
總之,插圖變美了,但插圖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沒怎麼變。
進步很大,但是不是還有空間“再進一步”?
我們覺得還是有的。在照顧美感、體現生活場景之外,如果能通過具象化的圖示把數學概念展現得更清晰、更容易理解,那就更好了!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插圖,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學數學呢?
所以,今天,還是把我們對數學插圖的看法和大家再次分享。在原文的基礎上,我們做了一些精簡,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文末,歡迎參加投票,你覺得這次數學教材插圖改到位了麼?
數學課本中的“插圖”,最重要的是準确體現數學概念、數學邏輯、數學運算過程,至于插畫是否好看、兒童形象是否可愛,并非關鍵因素。今天,我們就通過中美小學數學課本插圖的對比,來說明這個問題。(為了說明問題,我們用美國數學教材作為例子,本文并無意比較中美數學基礎教育之優劣。)
1
先看看美國小學數學教材 ...
為什麼是美國數學教材呢?直接的原因,我們手頭有樣本。
這張圖,大家很熟悉了,美國主流數學教科書 Go Math 的從幼兒園大班到初中畢業的“全家歡” ... (加起來有1萬頁)
美國小學數學,學的内容和我們的小學生差不多,但學習理念(注重概念理解)、學習方法(注重視覺化、模型化學習),和我們差異比較大。作為一個對照,更能說明問題。
先簡單“參觀”一下美國數學教材,請注意其中的插圖、圖表 ...
這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學簡單加法,用的是“格子 圓圈”,這個不用插畫師,感覺我也能畫 ...
引導小朋友用這種模型(Picture Graph)去理解數量關系,格子裡有“圖畫”了,秋千、滑梯、小人,這個我努力一把,也能畫 ...
難得有個小蜜蜂的動漫卡通形象,不過不是頁面重點 ...
講數學小故事的時候,也有大幅插圖,需要向“國家地理”這種機構買版權 ...好在,不多。
數學遊戲部分,也有一些需要特别繪制的插圖,感覺普通設計師就能搞定,其中也沒啥小朋友形象。
多數時候,插圖注重的是對數學概念的“具像化”表現。比如,這是二年級的幾何入門 ...
插圖用來精确地展現幾何概念 ...
還有數學邏輯關系 ...
2年級演示四則運算過程,重點是把“算式”展現清楚,精确體現計算帶來的數位變化。
3年級,學習“乘法” ... 插圖幫孩子理解為什麼 “六八四十八” ...
課本右下角難得出現一個小朋友形象,一張照片,也不用畫 ...
思維導圖畫的挺多,比如用簡單的氣泡圖,複習“分數”的概念 ...
五年級學習分數運算,用音樂音符做例子。插圖設計,先給出場景,一張錄音棚照片 ...
然後,用插圖體現2、4、8、16分音符,和分數(1/2,1/4,1/8,1/16)建立關系。
四五六年級,課本裡更是滿滿的圖表 ... 不容易設計,卻容易畫。
G4課本上冊6-7頁
G5課本上冊358-359頁
G6課本150-151頁
打開數學課本,整體上就是這樣的感受 ...
看了這些,什麼印象?我的感覺,至少有三點:
1、美國數學課本中,插圖很多,可以說到處都是圖表
2、插圖的作用,就是為了“學數學”,很硬核
3、輔助性的插圖比較少;為了拉近與孩子親近感的“兒童形象”,也很少。
接着,我們繼續走進美國小學數學課本,這次看得深一些,而且和人教版課本(插圖修改前版本)對比着一起看 ...
2
講解三個數學基本概念,
中美課本的“插圖”差異
這次社會上關于數學教材的争辯,主要側重于插圖中的“兒童形象”是否合适。但當今數學教材上的“插圖”問題,遠遠不止于此。
在我們看來,更大的問題在于,教材中的“插圖”,沒有起到“教數學”的作用。
還是從具體的例子出發。比如,小學數學中,孩子們有三個“老大難”問題:進位、乘法、面積 ...
小學數學第一關:進位 ...
什麼是“進位”,忘了吧,看看小朋友做的“糊塗賬” 這就是沒學明白“進位”。
給大家先看看 人教版小學1年級課本 ...
說到進位加法,一定要先有一個基礎知識:就是數位的概念;一年級課本的講解方式是這樣的 ...
我們大人看這樣的圖解,也得靜下心來,理解一下。對孩子們來說,就是“挑戰重重”了。
首先,從視覺上來說,并非“一個圖形精确對應一個概念”。
這張圖包含的知識點和信息過多:計數棒、計數器、寫法、讀法,還有好幾種顔色與圖案。要在這樣的一張圖中去理解數位的概念,對一年級孩子來說,真是有點難。
其次,需要不少文字幫忙解釋概念,不夠準确,也不容易理解。
“從右邊第一個是個位,第二個是十位……”,就不足夠準确。比如,這個圖上有三個例子,這個“左右”指的是什麼。
“有1個十在是十位上寫1,有兩個在十位上寫2,有幾個一在個位上寫幾”,這句話是不是有點繞口令?也很費解 ...
再者,帶孩子理解計算過程,插圖邏輯混亂 ...
講完數位,接着就是“進位加法”了。來算算兩個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吧!35 37=?
從小朋友的角度,這個插圖,看起來可能比較費勁:圖上并沒有把兩個班級的人數“畫”出來:左邊也是5個人,右邊也是5個人啊!
大概是考慮到課本頁面空間有限,畫不下那麼多人,于是用計數棒來體現算式。可是這些計數棒又堆在了一起,位置并沒有分别跟前面插圖中左位、右位兩個班對應起來:人物、算式是左右結構,而計數棒是上下結構。不嚴謹啊!
總之,圖不夠用了,畫不清楚了!
再看看美國課本 Go Math 怎麼帶孩子理解“滿十進一”這個概念的。一個明顯的觀感是:插圖少、模型多,其實要畫的主要就是模型。
從孩子認識數開始,就用這種表格模型(圖),讓孩子認識到“10”很重要,潛移默化地鋪墊“10”的概念。
在“認識11-20”的部分,用到了10個一組的表格模型 ... 圖形極為簡單。
嫌單調,頂多把圓圈換成彩色花朵,太不費力了 ...
不過,這些模型,和數的對應非常清楚。而且一種模型,稍作調整,就可以體現一個完整的從“具象”到“抽象”的學習過程。
比如,一開始,用孩子常玩的“樂高”積木,來理解10個為一組的概念。
之後,這個積木塊會抽象成綠色小方塊,但同樣是10個一組,配合散落的方塊,讓孩子體會“數位”概念。
搞懂數位後,開始學習“進位加法” ...
來算算25 48=?先用 “湊十大法”。從25借個“2”,給48湊個整,25 48=23 50,這樣不就好算了嗎?
然後,再進一步,引入加法豎式的概念:比如:37 25=?
三步走,第一步,将散落的單個方塊進行“湊十”(個位數相加)
第二步,把湊成一串的方塊,和其他方塊串放在一起(進位)
最後,數出有多少個方塊串,多少單個方塊……
這樣就通過模型進行了一次非常具象的豎式加法的演算。
接着,進一步從具象走向抽象,把方塊串(10),抽象成一個“豎線”,把方塊抽象成圓圈…
為了讓孩子理解十位上的“1”,是指1個“10”,我們可以看到教材循序漸進地從“樂高積木” 到 “方塊串” 到 “豎線” 再到 “1” ,完成了整個從具象到抽象的教學過程。
這個過程,讓孩子學會了加法。從此,孩子就可以開始直接用數字符号進行計算了。
小學數學第二關: 理解“乘”
再看看“乘”,孩子們當然會背“乘法表”,但理解“乘”這個概念,其實完全不是我們大人想象的那麼簡單。
先來看看人教版的數學書是怎麼用插圖展現“乘法”的吧!
看得有點暈,是不是?
更重要的是,還欠缺科學嚴謹性。比如,這張圖,你可以理解為7組2個人相加,14人。
但嚴格來講,隻有等同的事物相加才有意義。如果我們考慮孩子的性别問題,請問 2個男孩子 2個女孩子 = ?
所以說,用這些“小人圖”,本身就是不嚴謹的。
那麼,美國課本的“插圖”是怎麼體現“乘”的?
他們的基本思路是,用“組 groups of” 的概念,說明“乘”
比如,4組“2”,意思是,“2個”為一組,一共4組,表達的是乘法的含義。這個用模型,表現得很清楚。
加法和乘法的關系,模型表現,很清楚、也很簡單:
當數字變大、計算變複雜時,這種簡捷模型,表現力就更強。孩子看到4*3,眼前出現這樣“4組3”的場景 ...
相比之下,這比去數插圖中的小人要靈活、清晰的多。比如,人教版教材裡,要把5組15人放入一個場景,畫出那麼多神情各異的小人,說實話,也不容易啊!
還有個例子,特别能說明問題。
“乘法交換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交換兩個因數(factors)的位置,最終的乘積是不變的。但如果隻用這樣的一句話,或者簡單的圖示解釋,這個肯定很難讓小朋友清楚。
人教版課本,畫了三組小熊氣球,然後就寫了 3×5=15 和 5×3=15。小朋友在這幅圖中能感受“3組5個“,卻不太能感受出“5組3個”這樣的概念。
而美國數學課本用的“矩陣式”模型,就容易理解的多。
下面這張圖,2行5列,可以橫着數,那就是2組5,也可以豎着數,就是5組2;但不管是橫着還是豎着,都是這10個,非常清晰地表示出了 2×5=5×2 這個概念。
舉一反三,腦子裡有這樣的圖,就非常容易理解乘法交換律了。
小學數學第三關: 理解“面積”
插圖的問題,在講解“面積”的時候,表現的也比較突出。
人教版教材中,最初引出“面積”概念時,用了這種對話場景,人物很多,文字很多,卻不見最能體現“面積”這個數學概念的圖形。
對概念的定義,也用文字體現:
““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黑闆表面的大小就是黑闆面的面積,
課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
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
很抽象,是不是 ...
而美國課本,會首先引入面積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圖形—單位正方形(邊長為1的正方形)。
再用格子紙來度量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把“面積”這個抽象概念變成看得見摸得着的"單位正方形格子的集合"。
面積一旦這樣在腦海裡呈現,對于熟悉乘法的孩子來說,下面的”面積計算“就很容易了。
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簡單一個個數格子加:1 1 1 ... = 15
也可以按組加,5 5 5=15
然後,抽象到用乘法算出來,3*5=15
通過這個過程,把抽象的“面積”概念變為可以數出來的圖形,面積再也不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啦!小朋友不光理解,而且能通過各種方式算出來!
上面三個例子看下來,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美國數學課本用表格、用圓圈、用方塊、用豎線、用簡單物件,就是不用“人“來展示數量、計算。
為什麼?三個原因:
1、首先,用人物形象,不準确,無法表達“等物”概念。如前舉例,2個男孩 2個女孩,并不等于,“4個人”
2、人物形象需要設計,且審美不容易統一,繪制成本高
3、數字一大,計算過程一複雜,就沒法畫 ...
所以,展示數學概念,表現形式,也許是越簡單越好。
3
最後,還是再給人教社提點建議 ...
我們在研究各國數學教材、讀本的時候,看到一段非常精辟的總結。
Here’s what makes math books for kids so wonderful:
簡單來說,就是一本好的數學書:
後兩條,是數學讀物的作用。這方面,經典數學繪本 Math Start 就是一個“模範生”。
而第一條最重要,是數學課本的作用,也說明了為什麼“插圖”為什麼那麼重要。
這麼看來,數學課本中的“插圖”,最重要的是準确體現數學概念、數學邏輯、數學運算過程,至于插畫是否好看、兒童形象是否可愛,并非關鍵因素。
所以,最後,我們提3條小建議,希望以後的修改中可以适當考慮哦
1、可以适當借鑒美國數學課本“模型化“的方式去展現數學概念,更準确、更清晰、也更容易。這也是比較根本性的一條。
2、需要“數學教育專家”帶領插畫師去配圖。
插圖是“可視化學習”的重要工具(visualize),畫什麼,怎麼畫,都要嚴格符合所要表達的數學内容。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個沒有經過“數學教育專業訓練”的插畫師,怎麼可能為數學課本配出合适的插圖?
3、适當減少使用“人物形象”,降低繪制成本。
因為,沒太大必要。與其花很多錢去雇傭插畫師,不如把錢花在請 “用圖像模型展現數學概念” 的教育專家上。
因為這是數學教材,把數學“畫”清楚,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